唐诗雨和邢烈寒小说【夜读】唐诗里的成都生活|神童郑谷残酷曲折求名路

点击收听《唐诗里的成都生活》第十九期↑↑↑ 二月二日挑菜节(下) 郑谷自骑竹当马之年即颖悟绝伦,能作诗,亦能评诗,完全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神童。当时的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了郑谷,也啧啧称奇,甚至认为他今后“当为一代风骚主”,可以领袖
原标题:【夜读】唐诗里的成都生活|神童郑谷残酷曲折求名路点击收听《唐诗里的成都生活》第十九期↑↑↑二月二日挑菜节(下)郑谷自骑竹当马之年即颖悟绝伦,能作诗,亦能评诗,完全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神童。当时的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了郑谷,也啧啧称奇,甚至认为他今后“当为一代风骚主”,可以领袖文坛。然而,真实的前途既残酷又曲折。郑谷成年后,应进士举,连考了十六年,次次都名落孙山。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攻破潼关,逼近长安。翌年正月,唐僖宗仓皇奔蜀,郑谷也随之避难到了成都。二月二日,海棠花开,天气和暖,成都人民均在兴致勃勃地游春拾菜,只有郑谷这个外地士子倍感寂寥,借着绿蚁新醅酒而浇愁解忧。他在锦江之上,渔舟之中,越喝越愁,最后竟然泪落沾巾,和着傍晚微微的阵雨,一起打湿了蓑笠下襟袖间尚未抖尽的蜀尘。为何而愁?首先是离京之愁。唐人李淖《秦中岁时记》云:“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郑谷看见锦江两岸挑菜士民极为众多,便想起了有着类似情形的长安曲江。自己不仅流落异乡,并且染了一身病,前路难卜,怎能不愁?但这还不是主因。他由眼皮下的挑菜,想起了愿景中的探花,而自己应试多年之后,仍旧“未是探花人”,这才是愁之重者!探花人,又称“探花使”。《秦中岁时记》曰:“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它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唐时进士及第后,大家凑份子,在杏园聚餐游乐一个月,谓之探花宴。其间有个游戏,挑选同榜中最年少俊秀的两位进士游园采折名花,谓之探花使。如果被他人先折到花,两位探花使皆会被罚。罚什么?罚他俩现场赋诗。郑谷想当这个探花郎,都想出病来了,大约与大众迎富的心情同样迫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他也够执着,够努力,终于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登进士第,总算心想而事成。不单单蜀中、秦中有挑菜日,全国各地都流行过这个节。唐人刘梦得《淮阴行》诗云:“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无奈挑菜时,清淮春浪软。”这是在江苏淮阴。唐人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这是在河南洛阳。草初生的叶芽,就是草芽;菜初生的叶芽,就是菜甲。草芽菜甲正是二月二所挑之菜,它们在一场春雨之后破土而出,成为了唐人最时令最新鲜的盘中餐。十字津头,指的是洛阳城西南天津桥头的窈娘堤。窈娘是武则天时“左司郎中”乔知之的婢女,色艺双全,为当时第一。乔知之宠爱有加,为了她竟然不肯结婚。有一年挑菜节,窈娘与女伴们骑马到郊外春游时,被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看中,霸占而去。乔知之气愤痛苦,积压成疾,在白色细绢上写了一首怨诗,用重金买通武家守门人,转送给窈娘。诗曰: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昔日可怜君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好将歌舞借人看。富贵雄豪非分理,骄奢势力横相干。别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乔知之在诗中借石崇爱姬绿珠殉情坠楼的故事,以讽刺窈娘。窈娘看了此诗,悲痛怅恨不已。次年挑菜节,窈娘陪武承嗣在洛浦游春之时,将乔诗拴在裙带上,投洛河自尽。后人哀怜她,遂将那段河堤称为窈娘堤,很多人每年挑菜节都会到此凭吊一番。原来,欢乐的挑菜节也有过这么悲情的插曲啊!(未完待续)(每周周一、周五晚9点更新《唐诗里的成都生活》,敬请期待)更多精彩想要收听全部往期节目在成都晚报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菜单栏“唐诗成都”即可END文字:林赶秋音频播出、制作:叶微蓝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王小彬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1q0yw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