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建福宫溥仪时期紫禁城珍宝有多少?建福宫失火后,很多商人争着买灰烬

溥仪时期紫禁城珍宝有多少?建福宫失火后,很多商人争着买灰烬 提起太监,在我国历史上有特殊地位,他们在历朝历代都有左右时局发展的行为,尤其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往往是太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明清两代,太监的数量更是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动辄好几千,
原标题:溥仪时期紫禁城珍宝有多少?建福宫失火后,很多商人争着买灰烬溥仪时期紫禁城珍宝有多少?建福宫失火后,很多商人争着买灰烬提起太监,在我国历史上有特殊地位,他们在历朝历代都有左右时局发展的行为,尤其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往往是太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明清两代,太监的数量更是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动辄好几千,甚至上万。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有太监的王朝,由于时间不太久远,所以关于清朝的太监的一些事迹都传了下来,今天就讲一个太监纵火的故事。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西北部建福宫区的德日新殿敬胜斋两室突然起火。这个时候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末代皇帝溥仪还在紫禁城里住,一切都还是按照清朝的规矩。建福宫各种珍宝堆积如山,是当时宫中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这场大火,不仅将这一区域内的雄伟建筑化为灰烬,而且宫内收藏的无数奇珍异宝也全被烧毁。这场大火起的非常蹊跷,后来经过调查原来是源于太监偷盗宫内珍宝引起的。由于毕竟清朝已经灭亡,溥仪权威大降,很多太监胆子就大了起来,明火执仗的偷盗宫内的宝贝。溥仪决定清点珍宝,以杜绝盗患。太监为了阻止这一清点行为,居然纵火烧毁了珍宝重地建福宫。据当时救火的太监和其他人说,他们刚到火场时都曾闻到一股强烈的煤油气味,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焚毁活动。那烧毁的珍宝有多少呢?内务府在清理火场灰烬时,共捡到熔化佛像、经版、铜、锡等共五百零八袋,金铜板、残伤玉器等共四十三项,其中较为完整的只有四十九件。内务府以为这些灰烬里没有“大鱼”了,其实这些灰烬还是满含宝贝。很多商人争着买这些灰烬,后来,一个金店以50万元买下了火场灰烬的处理权,从中捡出熔化的金片、金块多达一万七千多两。之后内务府又把剩下的灰烬装了许多麻袋,分给府内的当差者,又有人用从中提炼出的黄金,铸成了四座直径和高度均在一尺左右的“坛城”。足见当时紫禁城的珍宝之多。显然,火灾就是监守自盗的太监们害怕溥仪清点失窃珍宝时罪行暴露,于是便故意纵火消灭证据。这些说明这些太监在这时期已经无法无天,居然敢放火烧紫禁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22Ma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