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要塞1980年代,中国短暂的文艺复兴

1980年代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虽然物质上依然清贫、匮乏,但人的精神世界却是充实而丰满的,虽然也不时会面临倒退、禁锢和反复,但青春在飞扬、热血在奔腾,总体上感觉社会在不断进步、环境在不断宽松、言论空间不断拓展,人们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
原标题:1980年代,中国短暂的文艺复兴1980年代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虽然物质上依然清贫、匮乏,但人的精神世界却是充实而丰满的,虽然也不时会面临倒退、禁锢和反复,但青春在飞扬、热血在奔腾,总体上感觉社会在不断进步、环境在不断宽松、言论空间不断拓展,人们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代表着1980年代的精神面貌今年暑假讲课时给学生讲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尤其欧洲的建筑史和绘画简史。昨天和别人聊天时突然意识到1980年代其实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只是这个时代持续的时间实在太短。如果不能像文艺复兴运动那样持续几百年,1980年代的文艺复兴那怕能持续个30年,中国在文化和政治上应该不是现在这种面貌。欧洲文艺复兴是对黑暗的中世纪的否定和摆脱。同样,1980年代的中国也是对于中世纪般黑暗的前十几年的否定与摆脱。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回归人性,是对希腊罗马时代人文主义的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1980年代的中国文艺复兴同样也是对个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是人文主义的再现,是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是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而之前的中国人是围绕神一般的领袖生活着,生活在计划经济之中,不仅物资匮乏,更要命的是个体和人性被压抑和泯灭,失去了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不信,读一读那个时代中国大诗人的诗吧:那个年代的诗,作者是郭沫若曾经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诗人郭诗人还写过《水调歌头•文革》:文革高潮到,不断触灵魂。触及灵魂深处,横扫几家村。保卫政权巩固,一切污泥浊水,荡涤不留痕。长剑倚天处,高举劈昆仑。铲封建,灭资本,读雄文。大鸣大放,大字报加大辩论。大破之中大立,破尽千年陈腐,私字去其根。一唱东方晓,红日照乾坤。这样的诗,不仅文学上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直白而恶心,它铿锵有力的内容还会带给人以恐惧感。这样的黑暗笼罩在神州大地上已经很久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们都是诗人,用诗歌来打破黑暗。诗歌,可能是最容易表达情感也最容易得到传播的文艺形式。1980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不读诗无以言的时代。而1980年代诗歌的兴起却可以追溯到1976年那些贴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诗作上: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请自行百度当时传播最广的一首诗是以下这首:《扬眉剑出鞘》作者:王立山1976年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骨沃中原土,魂入九垓舞;英灵在人间,长擂震妖鼓。讲真,这首诗依然带有文革的诗风,直白而暴力,现在读起来并不美。但它毕竟成为了当时对于黑暗现实的最强力的抨击,它的锐利被列为当年的“001号反革命案件”。我长大以后才意识到,黑暗并非铁板一块,高压其实无法压制人们的思想,高尚的灵魂是不会屈服的。带有文艺复兴色彩的诗作应该是1970年代末在中国兴起的朦胧诗。\"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这些朦胧诗点燃了诗歌在1980年代的火种,随之而来的是燎原之势。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1979年)这可能是我最喜欢那个年代的一句诗了,这首诗总共就两句。我喜欢它的内敛和隐喻,喜欢它表达的阳光、希望和内心的自由。某一个月夜在校园的绿荫下漫步的时候,我身边的女孩轻轻地读出了这一句诗,瞬间被感动。她的眼睛在黑夜中如此的明亮、清冷,构成了我对校园的美好记忆。这一句诗内涵、寓意实在太丰富,可以跨越年代,跨越国界、种族、性别、阶层,依然可以成为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1976)这是北岛《回答》一诗中的开头两句,是可以传世的名句。一个诗人有一句诗可以让人记住也就足够了。这又是一句可以跨越年代、跨越国界、种族、阶层的诗,至今依然可以活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作为清者自清的自我安慰,鹤立独行者的自我勉励,或者表达对于扭曲的现实世界的愤怒。爱情,当然是诗歌永远不变主题。1980年代曾经流传最广的女性爱情诗是这一首: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1977年)舒婷的《致橡树》是198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爱情宣言。它宣扬的是女性的独立,爱情相互性。有评论说: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在当下用物质衡量爱情的年代,在这个结婚神速、离婚率奇高的年代,有几个人还会相信舒婷这首诗里宣扬的平等爱情观。还有几个人知道舒婷这个女诗人?估计很多人只知道“舒婷卫生巾”。除了爱情,当然还有普通的生活。比如海子的名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还经常被提起,也只有这个八个字几乎成了新的成语,但我估计会说这八个字的人没有几个读过全诗。这八个字更像是房地产广告,表达了人们对于完美物质生活的憧憬,而且完全是沉醉于自我的。而海子这首充满了温暖的诗表达的是人间的大爱,普通却浪漫,还有清贫之中的淡定、坚守和美好。如果海子活到现在,以他的清贫,他肯定买不起这样的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的遗书中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海子的死几乎标志这一短暂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结束。在我的记忆中,后来的中国没有了有灵魂的诗歌。也许我的记忆根本就是错误的,因为我后来再也没有读过诗。最后还是摘录诗人食指在最黑暗的年代(1968年)写下的诗《相信未来》中的前三段吧: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即使是最黑暗的年代,也会有如此浪漫的诗句。--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2jkX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