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时附加伤害包裹看MichaelWolf如何用镜头在裹附精良的都市文本中夺人共情

「无论去哪里,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在拍摄城市和建筑的 30 年创作生涯中,德国摄影师 Michael Wolf 拍摄过芝加哥、巴黎、香港等都市,在世界各大超级城市往来。 「但这种外来者的身份毫不影响我了解一座城市的真实性,相反正因为如
原标题:看MichaelWolf如何用镜头在裹附精良的都市文本中夺人共情「无论去哪里,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在拍摄城市和建筑的30年创作生涯中,德国摄影师MichaelWolf拍摄过芝加哥、巴黎、香港等都市,在世界各大超级城市往来。「但这种外来者的身份毫不影响我了解一座城市的真实性,相反正因为如此,我才可以看到那些被当地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如果以地域划分Wolf的作品,亚洲其实是他创作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包括展现上班高峰时段地铁乘客表情的《东京压缩》以及更多关于香港在地性的作品。这些亚洲图景生发于宏大的城市景观之中,同时又轻巧地钻入城市细部,对其进行微观呈现,或者说是窥探,「《建筑密度》与《香港-后巷临时方案》就是以宏观与微观结合记录城市的范例。」这样的叙事思路似乎颇为适合香港,在裹附精良的大篇幅都市文本中,尽是隐蔽而夺人共情的细末章回。1994年搬到香港时,Wolf所看中的正是这里视觉上的多元化及其邻近内地且资源优越的地理优势。当时Wolf正在为德国杂志《Stern》工作,需要不断地往返内地拍摄纪实摄影项目。而他真正开始拍摄香港是在2003年,更准确地说是非典恐慌在整座城市蔓延之时。Wolf一直视自己为局外人,「我喜欢做局外人,这让我有观看的距离。」随着长期在这座城市穿行和拍摄,他逐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看视角,这其中有他通过远观香港而制造的视觉隐喻,如作品《建筑密度》中大量的色彩和色块,你无法辨认建筑真实的大小和规模,那一个个建筑立面和一扇扇窗户里是引人遐想,但注定无法探其究竟的真实生活。当然,他也将镜头拉近,拍摄了《香港-后巷临时方案》和《100×100》。他走到高楼大厦之间的狭长后巷,拍摄与餐厅员工、搬运工人等普通人生活相关的物件。而对于《100×100》,他则选择了香港九龙石硖尾公共住宅区窗户里100户100平方英尺的住户。大概一年半前,曾经在尖沙咀、西贡、清水湾等地生活过的Wolf决定搬到香港离岛区的长洲岛居住。「住在长洲岛很舒服,因为晚上船离岸时,你能看到香港慢慢在夜幕里远去消失。到达这样一个没有车辆的小岛,像是回到了20年前的香港,我很享受长洲岛和香港岛之间的反差。」因为日常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Wolf开始不时地在个人Instagram账号上发布与之前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照片,如行驶的渡轮、海上日出、干鱼、港式餐厅里的各色圆桌面等,这也成了他新作品系列的一部分。「我每天早上5点45分起床,泡上一壶茶,坐在屋顶看太阳升起……我拍城市拍了差不多30年,现在想关注些更自由的东西,比如日出,这和《建筑密度》在主题上是截然不同的。」然而,Wolf的名字似乎过早地被人们同那些展示城市肌理的作品划上了视觉等号,继而在初看这些贴近生活趣味和细节的图像时,竟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但反观此时正在伦敦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Gallery)展出的他的早期黑白摄影作品《博特罗普-易北76》,其实内在自有关联。这一欧洲语境下的故事诞生于1976年的德国煤矿小镇,在这个位于德国西北部鲁尔区的地方,村民的公共生活在他的镜头中上演:他们在矿山和工厂工作,也在此举行夜间派对和庆祝活动;当地的年轻人喝酒、调情;村民们在自家剪头发,男人们会在厨房里用澡盆泡澡。这些完成于40多年前的照片似乎可以与他在香港石硖尾公共住宅区拍摄的《100×100》系列以及新作《香港干鱼》和《香港圆桌》形成对照。在《香港干鱼》系列中,干鱼被岛民倒挂,这就像《香港-后巷临时方案》里悬挂的雨伞、手套、衣架和雨靴,还有部分作品因为阳光和特写的缘故,干鱼的细节被放到最大,它们晶莹剔透,如同被放置在放大镜下等待检验的试验品。《香港圆桌》收集的则是香港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圆桌,尤其是在离岛区的海鲜酒楼内那些铺着塑料台布的圆桌。在酒楼打烊或休假的时候,这些圆桌面就被清洗拆卸下来置于路边。Wolf拍摄的香港系列作品是其所有作品中最丰富且繁复的部分,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的视觉档案,其中融入着建筑、空间、生活物件和城市的变迁,甚至难以将这些作品清晰地划分为独立的系列,它们早已生长在了一起。可以说,自始至终Wolf的作品都在实践他的一句话:「单一的图片并不能足够说明什么,但被作为一个系列和类别来观看,就会形成有意义的叙事。」在他拍摄的众多关于香港的系列作品里,极少将镜头对准人,即便是在有人物出镜的《100×100》,身居不足10平方米空间内的住户也早已被周围拥挤的生活用品所掩埋。Wolf真正关心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他所拍摄的干鱼和港式餐厅里的各色圆桌面,依旧是关于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以及生活留下的痕迹。摄影是Wolf创作的主要媒介,在他看来摄影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录,记录变化和现状,记录那些在城市建设中开始逐渐消失的东西,而自己便是一位「记录者」(chronicler)。拍摄完《100×100》没多久,那里的居民就在2006年5月被迫搬迁到了新的大楼;系列《街头街尾》中出现的香港深水和油麻地一带的角楼大多被香港政府要求拆建;《香港-后巷临时方案》中的后巷已经被整治,虽然变得整齐规范了,但在Wolf看来简直是死板乏味。而香港的离岛同样正在受到政府政策和规划建设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酒店、房地产建筑都在改变离岛的生态,那些属于原住民的生活痕迹和文化也在慢慢消失。「但我的摄影留下了,这些都是对未来而言无价的档案,」他如是说。Wolf的工作室位于柴湾,他现在依然习惯每日从工作室坐巴士出发,没有计划也没有目的地漫游。他通常在一个地方下车,然后走入隐藏在繁忙街道背后的巷弄。向来以外来者自居的Wolf始终保持着对这座城市的热情和兴奋感,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归属感与香港对等,如此陌生和熟悉交替并存,仿佛维系着一场历时23年的假期。-撰文:郭佳敏摄影:MichaelWolf微信编辑:AntoineYang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3xD6n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