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华是什么人我们和徐克聊了聊,他问现在还有人看他二十年前的老片吗?

本文由徐克专访内容与相关资料汇编而成 年近七十的徐克没有“归隐江湖”,依然奋战在一线。他的新作《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在全国的影院里热映。 △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首映礼上的徐克 非常荣幸,得知我们是徐克老影迷之后,片方安排我们和徐老聊了
原标题:我们和徐克聊了聊,他问现在还有人看他二十年前的老片吗?本文由徐克专访内容与相关资料汇编而成年近七十的徐克没有“归隐江湖”,依然奋战在一线。他的新作《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在全国的影院里热映。△《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首映礼上的徐克非常荣幸,得知我们是徐克老影迷之后,片方安排我们和徐老聊了聊他的电影历程,并坐在一起看了这部电影。看上去,岁月只不过让他的额头多了几道皱纹,让他本就不多的黑发少了些许,但他的眼神依然犀利,他的气场依然凌厉。听到我谈起他最早的几部电影时,他嘴角上扬,笑着说:“连我的副导演都没看过。”随后他讲起当年拍电影时的种种想法,仿佛说起的不是三十多年前的事,而是昨天的事。为何对于电影的激情从未离开徐克?回顾他的人生经历,重看他的过往作品,你会发现无论是5岁的他,还是67岁的他,都能给你答案。徐克出生于1951年2月。对于名字里的“克”,他的解释是“攻无不克的克”。5岁那年,徐克跟着妈妈在戏院里看了一部迪士尼动画片:《小鹿斑比》,从此他开始疯狂地痴迷电影;△迪士尼于1942年制作的《小鹿斑比》成为徐克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的电影13岁那年,徐克想利用寒假拍一部电影。为此他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一笔钱,又喊来几个小伙伴“众筹”,最终租来一台8毫米摄影机。电影开机的那天,成为徐克童年里最难忘的时刻。虽然电影最后没拍成,但对于这事儿的执念,却早早就在徐克的心底扎下了根。1969年,身为医生的父亲掏出多年积蓄,送他去美国留学,学习现代医学。出发之前,父亲叮嘱他:“医学博大精深,你不好好学习是不可能有所造诣的。等你回来,我再进一步把我的经验教给你,我的医术也就后继有人了!”然而到了美国没多久,徐克就做出一个关乎人生命运的决定:不再学医,改学电影。这个决定,或许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但却让华语影坛拥有一位天马行空、名作无数的鬼才导演。1977年,28岁的徐克回到国内,要在“东方好莱坞”香港为他的导演梦奋斗。必须得说,徐克的运气好得惊人。那时的香港影视圈很讲究论资排辈,一般新人需要干30年以上才能独立当导演,但他却早早遇到欣赏自己的贵人,在1978年就得以导演武侠电视剧《金刀情侠》。1979年,他更是得到了导演电影的机会。机会面前,徐克马不停蹄,两年的时间里拍了三部电影:《蝶变》《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如果你不是徐克电影也不是老港片的资深爱好者,估计会对这些名字感到很陌生。这并不奇怪,这三部电影虽然主题不同、类型不同,但都情节诡异,充斥诸多血腥片段,是典型的“邪典”电影,不可能在CCTV6这样的电视台里看到,也很难在大众群体中流行。比如说《蝶变》,这是徐克的电影处子作,他一出手就拍了一部大狠片,颠覆了以往所有的香港武侠电影。在这部狠片里,徐克讲述了一个离奇而又残酷的“蝴蝶杀人案”:传说沈家堡蝴蝶杀人为患,前去探查的各路人马互相残杀,相继死去,只有一位专门记录武林逸事、不会武功的书生活了下来。△《蝶变》中蝴蝶杀人的镜头,灵感来源于希区柯克的《鸟》从《蝶变》的表象来看,片中角色造型十分前卫,带有东洋忍者与西洋枪手特色,甚至出现了牛仔打扮的侠客,以及全身盔甲的杀手。这些都是以往的香港武侠片电影中从未有过的画面,所以这片被称为“未来派武侠片”。△《蝶变》的人物造型借鉴好莱坞《星球大战》更具颠覆性的,是《蝶变》传达的价值观:整部电影里,徐克没有安排任何一个角色代表正义,也没有设置“正义胜利”的结局,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武侠片“正义必胜”的挑衅。所有人都在利益的驱使下你争我夺——徐克此后那些被大众熟知的作品不再像《蝶变》这般诡异,但这个思维却贯穿始终。△《地狱无门》的片头动画,相当Cult徐克的第二部作品《地狱无门》比《蝶变》还要任性。和我们谈起这部电影时,徐克说他借用了鲁迅《狂人日记》的“吃人”主题。电影的英文名就很吓人——We\'reGoingtoEatYou,讲述的剧情十分血腥荒诞:△“大家乡”中的屠宰场民国初年,中央特警组密探999在追捕通缉犯劳力士的途中,误入一个名为“大家乡”的小村子。表面看上去这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穷”,但村子隐藏的秘密要比穷可怕得多:这其实是一个血腥的“食人村”。在保安队长的高压统治下,村民专门伏击经过的路人,一旦逮到人,就拉到屠宰场进行肢解,然后全村人一起分食。尽管999最终干掉队长,救出与自己一见钟情的村女阿莲,带着同伴逃离了“大家乡”,但影片的结局却令人窒息:999与阿莲联手杀死尾随他们上船的村民,救回落水的同伴后999再度上船,却看到令自己崩溃的一幕:阿莲双手捧起一颗血淋淋、仍在跳动着的心脏,说:“你看,他的心!”《地狱无门》中的所有角色,都传递着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在社会制度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999的功夫再好,也只能选择逃离“大家乡”;一直维系着吃人制度的队长,最后也落得被人吃的结局;阿莲逃了出来,但还是不能摆脱吃人社会对她的影响。这两部电影加上一度遭禁的《第一类型危险》,令初出茅庐的徐克一跃成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旗帜性导演。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这三部作品,个个带劲,充满暗喻,与徐克经历的战乱与漂泊有着直接关系。但在当时徐克这步子迈得实在是太大、太超前了,香港观众们无法接受,“看不懂”是他们对这三部电影最普遍的评价,票房自然也是一部比一部惨。以至于业内将这徐克三部电影称之为——“混乱三部曲”。初入电影江湖的徐克,成了邪门歪道一般的存在。个个剑走偏锋、个个赔钱的“混乱三部曲”令徐克遭遇职业危机,一度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但“攻无不克”的他并未抱怨无人理解、才华无处施展,而是寻找着新的机会。很快,他遇到又一位贵人——吴宇森,在其推荐下得以导演喜剧《鬼马智多星》。此前的失败令徐克悟出一个道理:想要取得商业成功,必须得让观众看得爽。于是他参照美式喜剧的风格来拍《鬼马智多星》。整部电影再无血腥、再无死人,风格也走向城市化、现代化,与“混乱三部曲”比起来,画风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吴宇森看样片时,笑得前仰后合,连连叫好:从来没看过这样的香港喜剧!影片上映后,票房一路狂飙到700多万港币,徐克也获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导演——“邪门歪道”摇身一变,成了主流成功人士。《鬼马智多星》成功了,但徐克想的不是接着拍类似的喜剧,他想的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接着拍武侠片。于是他在1982年开始拍摄《新蜀山剑侠》。△《新蜀山剑侠》中的林青霞那时《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好莱坞大片,依靠先进特效在全球疯狂吸金。徐克也想拍出特效效果不输给它们的武侠片。本来《新蜀山剑侠》的预算是1000万港币,但徐克又多要了1000万——理由是他要请《星球大战》的特效团队来操刀。△《新蜀山剑侠》的特效效果徐克这么一搞,把走进影院的香港观众们全都看傻了,这是一部完全不一样的武侠电影:银幕上的角色上天入地,火焰满天飞,光柱冰柱交错,完全是一个奇幻的仙侠世界。现在看可能没啥,但搁那会儿这种体验可是“史无前例”的。《新蜀山剑侠》一炮而红,徐克在电影界彻底站稳脚跟,但他对香港电影传统的挑战与颠覆,才刚刚拉开序幕。在电影界成名后,徐克得到一个绰号:徐老怪。这个“怪”,是说他拍电影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做出的决定同行无法理解,但片子一出来,却总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震撼。△1986年新年,徐克还曾与几位同行组成“猛虎乐队”,痛快地摇滚了一把最能直接、简单地说清楚徐克到底有多怪的,当数他对角色的选择。1986年,他与吴宇森合作拍摄《英雄本色》。讨论谁来演小马哥时,徐克力荐的人选是周润发,这令吴宇森很吃惊。那时的周润发被视为“票房毒药”,他在80年代主演的几部电影:《胡越的故事》《等待黎明》《女人心》,无一例外地遭遇惨败。△《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最终徐克说服了吴宇森,而周润发塑造的小马哥谈吐优雅,风度翩翩,魅力十足的形象深入人心,无数男孩看了都想成为这样的男人。最终,《英雄本色》的票房突破3400万港币,打破了当时的记录,并在当年的金马奖中获得9项提名。周润发从此摘掉了“票房毒药”的帽子,吴宇森也一举获得最佳导演。徐克这种毒辣的、富有颠覆性的选角眼光,令他的作品接二连三地诞生难以被超越的经典形象:1987年他拍摄古装神怪片《倩女幽魂》。早在1960年,一代名导李翰祥就拍过这片,饰演聂小倩的是女影星乐蒂,气质文静,性格温柔,标准的古典美人。但徐克的选择却是王祖贤。△王祖贤曾是篮球运动员彼时的王祖贤,刚从台湾过来到香港打拼。在很多人看来,身高一米七二、篮球运动员出身、性格活泼开朗的她,与聂小倩的古典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结果呢?当然是徐克赢了。王祖贤版的聂小倩成为香港电影的骄傲,《倩女幽魂》在日本与韩国也大受欢迎。日本电影杂志《马路秀》回顾香港电影进军日本的历程时,将王祖贤视为最重要的人物。1991年拍摄《新龙门客栈》时,他将剧中最难把握的角色——客栈老板娘金镶玉,交给张曼玉饰演。这一选择在当时也是备受质疑,一是张曼玉此前几乎没有演过古装电影,二是她的过往角色多是淑女,根本没办法驾驭如此复杂多变的角色。随着电影的上映,这些质疑彻底烟消云散。张曼玉的表现令人拍案叫绝,将金镶玉完全给演活了,把她的风骚、泼辣、狡猾与多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然,徐克选择角色、塑造角色时这种强烈的颠覆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反对派,当数金庸老爷子了。在监制《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时,徐克出了一记怪招:把头号反派东方不败变成了女人,还请来林青霞来饰演——这一次所有人都觉得徐克玩过界了:长发飘飘,梨花带雨的林大美女,怎么可能演好这等大魔头?听闻徐克的决定,金庸甚至亲自打电话反对他这么干。多年以后老爷子想起这事儿,还忍不住批评徐克:你不懂武侠,朋友可以做,但小说就不卖给你了!老爷子批评得对不对?我想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饮酒时潇洒从容,弹指杀敌时杀气摄人,坠崖时凄美决绝。阳刚与妩媚,狠毒与柔情,这些本是矛盾对立的气质与性格,被她完美地融为一身。二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人都演过东方不败,但无一人能够对林青霞版的地位造成哪怕一丝丝的撼动。《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这些作品足以令徐克成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代表了,但《黄飞鸿》系列却把徐克再推上一个台阶,使得他在华语电影史上都能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拍摄黄飞鸿系列,对徐克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关德兴版黄飞鸿一是因为历史上黄飞鸿确有其人,在广东香港一带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二是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数不胜数,只是关德兴一人就主演了77部,被列入吉尼斯纪录。在同行们看来,这一次留给徐克“搞怪”的空间所剩无几。但“攻无不克”的徐克,再一次解构传统,并塑造了全新的黄飞鸿:过往的黄飞鸿形象,大多以长者的形象出现,徐克把他改成了年轻帅气的小伙,并请来李连杰饰演。△徐克设计的“佛山无影脚”一开始徐克邀请刘家良这位泰斗级人物设计黄飞鸿的武打动作,老人家深得黄氏武学真传,所有动作都按照原本招式进行设计。但是徐克却觉得这样拍成电影不好看,比如说“佛山无影脚”,绝对不能抬起腿来就那么一下,要飞起来,还要在空中连踢七脚。结果老人家表示你这不是拍功夫片,是拍科幻片。最终徐克与老人家一拍两散,并请来袁家班担任武术指导。徐克对黄飞鸿最大的颠覆,则是把故事的背景从佛山的小市井搬到了清末民初的大时代,让黄飞鸿参与到近代史中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大事件,并与刘永福、李鸿章、孙中山这些历史人物对话。这么一改,《黄飞鸿》系列的格局彻底突破了之前的局限,讲述的不再是一位民间豪侠的个人故事,而是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近代史。△关之琳饰演的十三姨△黄飞鸿与十三姨在讨论是否要向西方学习一切而在黄飞鸿的人物塑造上,徐克把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把自己经历过的越战、留美生涯,都倾注其中。身处动荡年代的黄飞鸿,面对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发生的种种碰撞,思想上出现了矛盾与困惑。从一开始抵触西装,到最后拿起洋枪代替拳脚,黄飞鸿的转变表明了徐克的用意:危机重重的中国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现代化的趋势,不能逆时代潮流而行。正是因为这种思辨、自信、理性的思考,整个《黄飞鸿》系列充满热血却又不鸡血,对民族的热爱深沉真诚,令全世界华人都能从中获得共鸣。△电影的火热令“黄飞鸿”成为一个热点IP不少街机游戏中出现了黄飞鸿的身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整个90年代,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徐克的武侠电影。转眼,徐克与一众香港影人缔造的港片黄金年代已成过往。徐克也曾一度陷入低谷。进入新千年后,《蜀山传》《黑侠2》《七剑下天山》等作品均未能获得成功。很多人认为当年那个无所不能的“老怪”,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但一旦进入电影片场,这个被人怀疑已经老了的“老怪”依然充满活力,仿佛还是五十年前那个坚信自己“攻无不克”的少年。△徐克在雪中双膝跪地为演员做示范在拍摄《智取威虎山》时,64岁的徐克带着剧组深入东北林海雪原。外景的地理条件恶劣,剧组每天都需要长途跋涉。但徐克却一次次地在雪地中为演员们亲自示范动作。△即便是拍红色经典,徐克也能凭借“怪”来驾驭,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都不知道座山雕是梁家辉演的最终,面对革命样板戏这种从未接触过的题材,徐克拍出了浓烈的个人风格,看爽了观众,赢得了市场。《智取威虎山》的票房超过8.8亿票房,徐克也再次拿到了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四大天王》已是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从2010年开启的《狄仁杰》系列,至今已完成了3部。在此前的《通天帝国》与《神都龙王》中,六十多岁的徐克仍旧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带有强烈东方美学风格的魔幻世界,并制造出鳌皇、蛊虫、赤焰金龟等“神奇生物”。在最新的《四大天王》中,徐克制造的“神奇生物”数量还将翻倍,同时他还要求编剧把狄仁杰破案的难度加大,甚至大到连他自己也解决不了的程度:“设计的案件一定要比以往都难,我们要新增一个很厉害的高手。”△徐克绘制的分镜手稿徐克为《狄仁杰》剧组工作人员亲自绘制的分镜手稿也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调侃“做导演是徐克的兼职,他的主业是漫画家。”△实际上徐克还监制过动画电影《小倩》,并担任编剧有不少人认为《千与千寻》在创作过程中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借鉴相比《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狄仁杰虽非江湖中人,但可以说是朝堂之上的侠客,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一如现在的徐克,眼下的电影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压力,而已成为华语电影象征的他,肩负的责任或许比二十多年前更重。二十八年前,在徐克拍摄《笑傲江湖》时,大师黄霑为这部电影写下一曲《沧海一声笑》,并与徐克、罗大佑合唱了这首豪情万丈的经典之作。回首再听这首歌,它何尝不是徐克电影与港片黄金年代的缩影?在那个风流万千的岁月,徐克与诸多影人一起携手缔造了港片的黄金时代,他的作品侠情澎湃,气势磅礴,曾“滔滔两岸潮”————那里有空灵绝艳的聂小倩;那里有风流倜傥的宁采臣;那里有桀骜不驯的东方不败;那里有风情万种的金镶玉;那里有智武双绝的黄飞鸿;如今大浪东去一片平静,唯有徐克还在毅然独行,让人感慨“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我们怀念那个远去的旧江湖,尽管它从未在现实中存在过;我们怀念那些已经淡出银幕的演员,他们塑造的角色是如此令人难忘,以至于我们始终无法拥抱这个被流量明星所统治的新时代。也正因如此,曾为我们编织江湖梦、如今依然没有止步的徐克,更让我们心怀敬畏。《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已经上映,更年轻的一代,曾经痴迷武侠的一代,纷纷走进影院,为徐克的新故事一起欢笑、一起心跳。有人觉得这是旧江湖的结束,也有人觉得这是新故事的开始。不论如何,创作的低谷、岁月的侵蚀、时代的冲击,都没能把徐克向前的脚步拦住,他真正做到了“攻无不克”。江湖虽已不在,侠客仍在前行。此致,敬礼。采访:蹦迪班长助理:莽山烙铁头参考资料:《香港新浪潮电影》卓伯棠《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何思颖、何慧玲《香港电影夜与雾》汤祯兆《徐克说“侠”》中国周刊杨洋论徐克武侠电影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王禾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试论徐克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黄飞鸿形象;邱飞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GDYn6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