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谈恋爱为什么要考名校?因为可以谈恋爱啊

一个只培养精神残缺的学生的所谓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某某工程学院有个“奇葩校规”,校园内不允许肌肤之亲,严查男女交往,同居或有性关系将开除,去年该校有24人因男女交往不当受到惩罚。学校校长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我们三本学校的学生们,考试300多
一个只培养精神残缺的学生的所谓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某某工程学院有个“奇葩校规”,校园内不允许肌肤之亲,严查男女交往,同居或有性关系将开除,去年该校有24人因男女交往不当受到惩罚。学校校长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我们三本学校的学生们,考试300多分,难道做人也是300多分吗?像人家北京大学的绝对不会这样,因为人家在未名湖畔留下的是倩影。”这位大学校长,一定对北京大学有什么误解,他以为985大学就都是扎堆儿学习的,实际上人家最不缺虐狗的。世界上有三种大学,一种是正常大学,一种是low逼大学,一种是傻逼大学,而这个工程学院这种学校,就是傻逼大学。在“是否必须上名校”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家长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为了夺取教育这场军备赛的胜利,家长们拼了命地给孩子争取最优的环境,贷款买学区房,课余时间报各种补习班,花重金给老师送礼争取最优资源,身处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充满焦虑的现代社会里,唯有让孩子不停地向上爬,凡事做到最佳,家长们才会有安全感。可孩子们就不愿意了,又不是学习的机器,为什么非要承担如此超负荷的压力呢?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考名校,不仅为未来的发展,为你的人脉,为你的面子,更为了你作为人本身的尊严。不准恋爱,早上五点起来晨跑,男老师冲进女生宿舍查寝,网络上曝光的这些奇葩大学,只要去看这些新闻,几乎全是来自三本,名校一个没有,为什么要上名校,因为上不了名校,你连谈恋爱的资格都会被剥夺。明白了吗?考到奇葩学校,更多的奇葩规定会让你苦不堪言,上不了好学校,意味着你有很大概率要跟傻逼为伍。01学校的好坏,衡量的标准是自由大学的精神是什么?清华大学任教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大学的精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北大的校长蔡元培也一直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提倡“大学要民主,学术要自由”。如果说,衡量初、高中学校的好坏标准是升学率,那么衡量大学好坏的标准理应是自由,时间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人格的自由。原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在耶鲁日报公开斥责中国大学:“大学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然而中国的很多大学‘失去了重点,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一贯保持的传统’,实在难以想象,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培养出一批只会应试的机器,令人失望”。现在的大学越来越不自由了,我读大学的那会儿,是在大学城,学校之间可以互相联谊,只要有学生张罗就行,而现在,据说学校担心学生出事,影响名声,连集体外出出游、集体外出实践都不允许。这在名校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在不太好的学校,管理者们会严格按照高中的作息要求大学生,工作日禁止学生外出,整天把学生们圈养在象牙塔里,这样不自由的氛围能培养出祖国的栋梁吗?我的一位朋友,是500强企业的HR,在用人标准方面,他明确告诉我,更倾向于招聘好学校的学生。这不是名校鄙视链,而是他们能力差别真的蛮大的,普通学校的学生即使再优秀,进公司后升职率是很低的,而名校的学生,却十分受欢迎。比如,领导给一个市场调研的任务,普通学校学生一般只会默默地去完成任务,而名校的学生除了完成好任务外,还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文,一并与领导交流,谁不喜欢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呢?总有一些傻逼学校的管理层会认为,自由就是无序,无序就是混乱,所以为了绩效,为了面子一定不能给学生自由,但实际上呢,自由是有价值的。我在大学的时候,学校实行一个很奇葩的规定,大一不能带笔记本电脑,因为校方担心四级通过率,为了保证通过率,甚至定期组织大家参加英语辅导。但是在同城同级别的武汉大学,对学生实行的是放任管理,英语四级自己负责,根本懒得管你。结果呢,学校费大力气管理的结果是,两个学校的四级通过率是一样的,跟以前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后来就取消了这傻逼规定。自由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人潜在的创造力,人可以一时在管理下在约束下做好一件事,但要想在一生中热爱一个事业,做成一件长期的事,必须要有内在的驱动力,而这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靠人自己寻找。02为什么学校越差,管理越严格有句俗语:一流大学抓学术,二流大学抓教育,三流大学抓纪律,野鸡大学抓生活。为什么越是好学校,管理越自由,而不好的学校,从头到脚都会管控学生呢?因为越好的学校,学校的管理层越有水平,而越差的学校,越多的管理层靠资历就熬上去了。名校的校长,不说是院士、长江学者,至少在学术届得有点地位,不然不能服众,至少也要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摸爬滚打几十年,而一个三本学校的校长,在中国这种学术官僚化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他自己的学历都是买来的,他哪里见过大学是什么样子,外行领导内行,只能乱弹琴。因为学校的硬件不行,搞学术搞不起来,那整天也不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啊,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没本事抓学术,抓教育,那就抓纪律,抓生活吧。区区一个学生,每天睡懒觉怎么可以?每天早上6:30给我起来刷卡跑步;区区一个学生,每天不学习怎么可以?每天晚上必须给我待在教室里装模作样地上晚自习;区区一个学生,每天打扮那么漂亮怎么可以?朴素是美德,全都给我剪成短发,让你再臭美!这些大学之所以差,就是因为校园当权者在教学领域的无能,在学生面前的逞能。好大学的老师会真正地把学生看做自己的朋友,毫无架子,彼此交心,探讨学术。而不好大学的老师只会对高层逢迎,对利益迎合,而对学生,除了使劲压榨免费劳动力之外,还会端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一个劲地摆谱,在这里,你会大概率地遭遇行政官僚的碾压。好学校,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差学校,学生的事狗屁不是。03没里子,才会过分关注面子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人活这一世,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学校和人的道理一样,都面临着很残酷的竞争压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逻辑永远不会变,无论是学校,还是人,里子面子总要有一样,不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那些差学校,不能把里子作为资本,只能追求面子了。我的一个助理给我讲过两个真实的案例:其一,她所就读的学校,这些年一直在没落,既没有985的头衔,也不是211名校,但每次学校总喜欢炫耀自己曾经的辉煌——百年老校,与国内某顶尖大学在历史上是齐名的等等。还总喜欢制定一些奇葩的制度,比如,扬言要创造一个美观安全的校园环境,封锁学校正门,逼的学生只能走十分不安全的侧门;宣称为了减少校园不安全隐患,禁止任何共享单车入校;在去年的本科生教学评估中,花了大笔的钱,刷了新油漆,换了系楼的门窗,换了老师们的电脑,办公桌椅,还临时种了很多大树,然而,学生真正享受到了什么利益?为了保住自己的学位证,只能配合学校撒谎,只能掩盖事实。其二,她们团队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比赛,在决赛的时候,每个团队会有自己的展位,可以选择把团队成果展现出来,前往比赛地点的时候,她们只带了展板、荣誉证书、复印材料等基本的必需品,到了现场一看,惊呆了。旁边的一个普通学校,几乎是带了整个装修队过去装扮,又是在墙上钻眼儿,又是布置花灯的,而清华、北大、北师、人大等学校的团队却很简单,一个条幅,两个展板,再加一些资料就没了。对于好学校而言,拼的是实力,比的是里子;而对于差学校而言,拼的是花哨,比的是面子。04层次越高,越会尊重人为什么我建议大家:上学要去好学校上?古话说的好,宁和聪明人打一架,也不和糊涂蛋说句话,差学校以为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就可以仿效西点军校的成功了吗?错了,监狱式的管理只会抹杀学生的独立意识,生产出一个又一个的复制品。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同样也有着逆反心理,“禁果格外甜”,越是明令禁止的东西,他们越是想去触碰戒律,本来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享受天堂般的生活,没想到和高中还是没什么区别,还要被各种限令约束着。于是,越是不许,学生就越想触犯,管理人员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惩治越轨的学生们,所失大于所得,何必呢?倒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搞搞教育,搞搞学术。很多哲学家一直在高歌自由,庄子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谢林的“绝对自由理论”;萨特的“人有绝对自由的行动选择权”;卢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等,自由一直是人类追逐的目标,所以我们才努力去挣脱学校的禁锢,家庭的羁绊,金钱的顾虑,只为了实现自由。我很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Imaginationismoreimportantthanknowledge(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想象力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从小被“不可以”、“不允许”、“不同意”包围的人,可能永远都在小心翼翼地活在外界画的可活动圆圈里,一步不敢逾越,他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的”、“为什么只有这一种可能”早已被泯灭。正如小贝诺·施密德所言: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你要相信:跪着的老师不可能教出站着的学生,同样跪着的学生也成不了站着的劳动者,那些禁止恋爱的奇葩学校,禁止的不是恋爱,而是对人精神的阉割,一个只培养精神残缺的学生的所谓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对于大多数年轻人和家长而言,在中国高校日益官僚化的时代,我们无力改变现状,但至少可以用脚投票,为一个自由人的尊严,如果在大学里还学不会做一个自由人,就太可悲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JDEdn.html

(0)

可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