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丽缇娜清洁三部曲护肤三部曲之清洁

清洁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的固定程序,你每天都在洗,究竟洗对了么?怎样洗才能既维护皮肤清洁又不损伤皮肤呢?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的专家们撰写了《中国皮肤清洁指南》,今年推出了解读版,专家们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再解读一遍。
每年的5月25日(吾爱吾肤)是全国护肤日,2015-2017年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在护肤日陆续发布了皮肤科学专业指南《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和《皮肤防晒专家共识》三部曲,今年第12届“5Ÿ25全国护肤日”推出了“清洁、保湿、防晒”指南的科普解读版,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科学护肤理念,科普正确的护肤方法。接下来三期,我们愿与大家逐一分享:维护皮肤清洁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清洁有利于防止细菌感染;使皮肤得到放松、休息;为下一步皮肤护理作准备。解读一:皮肤清洁相关概念一.皮肤污垢有哪些清洁是为了去掉皮肤表面的“脏东西”,也就是皮肤污垢,是附着在皮肤表面的垢着物,影响毛孔通畅,妨碍皮肤和黏膜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具体有以下几类:1.生理性污垢:由人体产生、分泌或排泄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老化脱落的细胞、皮脂、汗液、粘膜和腔道的排泄物等。2.病理性污垢:皮肤病患者的鳞屑、脓液、痂等;高热增加的汗液;呕吐物、腹泻等排泄物。3.外源性污垢:(1)微生物:微生物一方面在维持机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参与皮肤污垢的组成,一些微生物则可致病;(2)环境污物;(3)各类化妆品和外用药物的残留。 二.清洁产品如何去污垢清水是清除皮肤污垢的主要功勋,皮肤表面的尘土、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一洗了之。成膜状粘附于皮肤的油脂、脓液或污垢中的分子以静电引力或分子间的化学结合力与皮肤紧密结合的污垢,则需要使用清洁产品才能清除。清洁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神器:表面活性剂和皂基。表面活性剂:这类物质有两个臂膀: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在水中能定向排列,亲油基团拉住油性污垢,亲水基团拉住非油性物质,将污垢润湿、渗透、乳化并脱离皮肤分散于水中,再经清水反复漂洗而去除。通俗的来说亲油亲水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利用自己的结构优势把皮肤污垢连根拔起然后随着水流带走。(图片来源:果壳https://www.guokr.com/article/108343/)皂基:其实是一种最古老和常见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形成皂盐分散皮肤表面污物而发挥清洁作用。由于皂盐成分为碱性,去污力强,皮脂膜容易被清除,增高皮肤pH值,使皮肤的耐受性降低,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添加了保湿成分的改良皂基清洁产品,对皮肤的刺激较低。我们常用的清洁产品,以表面活性剂为清洁主力,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和包裹等作用清洁皮肤;为了减轻由表面活性剂过度去掉皮肤油脂而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还会加上一点保湿剂、润肤剂,在清洁皮肤的同时,起到保湿、润肤、降低皮肤敏感等作用。 三.如何选择清洁产品洗脸有洁面乳、洁面皂、洁面凝胶、洁面泡沫等,习惯化妆的人可能还有一大堆卸妆产品,洗澡有香皂、沐浴露、沐浴油、浴盐等,这么多产品摆在面前,应该如何选择清洁产品呢? 总的来说好的清洁产品应该有如下特点:外观悦目,无不良气味,结构细致,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使用时能软化皮肤、涂布均匀,无拖滞感(User-friendly用户友好);能迅速除去皮肤表面的各种污垢(有效清洁);洗浴后能保持或接近正常皮肤pH值(弱酸性),对皮肤屏障损伤少,对局部菌群影响小(温和不刺激);用后皮肤不干燥,保持皮肤光泽润滑(温和滋润)。 总之,在达到清洁皮肤的同时,尽可能的温和,不损伤皮肤。  解读二:各部位皮肤清洁要点(一)如何洗头洗头频率因人而异,每天、隔日,或间隔3~5天均可,以头发不油腻不干燥为度。洗发的水温略高于体温,但不宜过高以免损伤头皮。不宜过度搔抓头皮,也不宜直接将洗发产品涂在干的头发上按摩头皮,这样会促进产品中的各种原料渗透入皮肤,长期会造成头皮伤害。根据毛发情况和个人喜好,可以不定期地使用发乳等其他护发产品。(二)如何洗脸误区:早上用洗面奶,晚上再用洗面奶;甚至再用卸妆产品卸一遍,唯恐卸妆不到位。几月或几年后发现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了,还常常发红发烫,你身边有无这样的人? 正解:每天早晚都应洗脸。干、中性皮肤尽量清水洁面,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或粉质、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它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油性皮肤视皮肤状况每天或间天1次使用洁面产品。根据个人皮肤特点和爱好选择面部清洁产品,应以洗后皮肤不干燥为度。只有使用油彩浓妆或防水的化妆品才需要使用卸妆油。 (三)如何洗澡误区:每天洗澡,用烫水冲,洗澡至少洗半小时,还喜欢用搓澡巾使劲搓,全身搓得红彤彤觉得很舒服...... 正解:一般每2~3天洗澡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干燥的地区、寒冷的冬天5~7天1次亦可。水温以皮肤体温为准,夏季可低于体温,冬天略高于体温。沐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如每天洗澡,每次5~10分钟即可完成。年长者可适当放宽沐浴时间,但不宜超过20分钟。避免用力搓揉、或用粗糙的毛巾、尼龙球过度搓揉皮肤。洗澡禁忌:忌空腹、饱食、酒后洗澡,忌较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马上洗澡。因为上述情况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还可引发低血糖,导致晕倒等意外发生。 (四)如何洗手误区:常规用消毒类的洗手液洗手......正解:一般情况清水冲洗双手即可。接触到有机物或油腻的污垢,需使用洗手液、香皂等清洁剂。不主张常规使用含抗生素、杀菌剂的产品,以免引起微生物的耐药性或破坏皮肤的微生态平衡。仅在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或医院无菌操作时才需使用含有消毒杀菌功效的洗手液。 (五)如何洗脚误区:天天热水长时间烫脚......正解:水温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均可破坏皮肤屏障,扩张足部血管,远期可导致静脉曲张,甚至出现皮炎湿疹等。足跖皮肤无皮脂腺,汗液分泌旺盛,通常清水清洁即可。在干燥寒冷的季节或皮肤干燥的老年人,洗脚后需涂搽含油脂丰富的保湿霜。如有脚臭可用有抑菌作用的香皂。如有角化过度可用含水杨酸、尿素等促进角质软化或剥脱的产品。作为解乏保健的足浴,则可采用相应的中草药煎剂、粉剂或泡腾剂。 (六)如何清洁私密部位会阴部皮肤透气度差,是人体排泄和生殖道开口处,需每天常规清洁。此处皮肤薄嫩,又较少沾染油性污垢,一般情况用水清洗即可。  解读三:特殊人群皮肤清洁 新生儿皮肤应该如何清洁护理? 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需要从宫内水环境逐渐适应宫外含氧环境,因此的皮肤结构具有独特之处,需细心呵护: ①胎脂:新生儿的胎脂因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不必强行去除干净,尤其是早产儿的胎脂更不宜太早去除掉。可用消毒过的植物油或石蜡油局部涂擦使之自行脱落。 ②沐浴:为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在出生后第二天行首次洗澡。如母亲有体液传播高危因素时,在新生儿出生后至少4~6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后行洗浴。以后可每天或隔日清水清洗。洗浴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脐部。囟门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搔抓。 ③温度:沐浴时应关闭门窗,减少空气对流,保持室温26~28℃,水温37~38℃。 ④皮肤用品:推荐清水沐浴为主,或使用对眼睛无刺激的新生儿专用沐浴液,浴后涂搽婴儿专用的润肤剂,防止新生儿皮肤干燥。 婴幼儿皮肤应该如何清洁护理?①方式:1岁以内的小婴儿,盆浴更为合适,用手直接清洗比海绵或毛巾更好,注意清洁面颈部、皱褶部和尿布区。当婴幼儿可以独自站立行走后,应开始淋浴。 ②频率:1岁以内的小婴儿不必每日洗澡,在会爬之前,以每周2次为宜,最多隔日一次;当婴幼儿活动量增加、季节和环境变化时如夏季高温天气等,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 ③水温和时间:洗澡水温不应高于37℃,在34~36℃之间更为理想;盆浴时间在5~10分钟,淋浴最好不超过5分钟。 ④清洁用品:一般情况,清水洗即可,如出汗或皮肤污垢多可使用添加了保湿成分的弱酸性或中性沐浴液;用手将适量沐浴液涂抹到皮肤,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避免用力摩擦;新生儿或小婴儿可以用清洁身体的沐浴液洗头;较大婴幼儿可选用温和的不刺激眼睛的洗发香波。浴后5分钟内及时涂搽润肤剂,以维持角质层完整性并加强皮肤屏障功能。老年人皮肤应该如何清洁护理? 由于代谢活动低下,皮肤多干燥,洗澡频率不宜过勤,应根据气候环境做适当调整。在炎热的夏季或气候偏热的地区,可以每日或间日洗澡1次。但在寒冷又干燥的地区,活动少的老年体弱者,洗澡频率可适当延长到1~2周左右1次。水温不宜过高,建议37~39℃,否则容易将皮肤上的天然油脂过度洗脱,皮肤血管扩张,导致心脏不适。为缓解老年皮肤干燥,不论洗浴与否,每天都可涂搽保湿产品。孕、产妇皮肤应该如何清洁护理?此时皮肤代谢旺盛,应该照常洗头、洗澡,避免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临近分娩的孕妇,注意轻柔地用毛巾擦洗乳头,增强乳头皮肤的韧性以做好哺乳准备,但要避免过度摩擦诱发刺激宫缩。采用淋浴避免污水倒流阴道发生感染。产妇会阴部,应视恶露的多少,每日1次或多次以流动温水冲洗。常规清水冲洗即可,特殊情况才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 皮肤病人如何清洁皮肤?需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所处状态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性质温和的清洁产品。皮肤干燥、皮肤不耐受或皮肤过敏者建议仅以清水清洁皮肤,尽可能的少使用清洁产品,降低洗浴频率,缩短洗浴时间,温水洗浴,清洁后特别注意使用保湿产品改善皮肤干燥情况。油性皮肤者根据出油的情况,调节清洁产品使用量和清洁频率,以皮肤不油腻、不干燥为度。有明显感染的情况可使用含二硫化硒或硫磺的产品达到控油、抑菌的作用,但也不可过度使用。其他皮肤疾病还可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制定皮肤清洁计划,必要时可采用药浴。 编写人员:王宝玺,王秀丽,朱学骏,刘玮,李利,李恒进,何黎,赖维执   笔:李利参考文献:《中国皮肤清洁指南2016》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9-12.所有图片均来源自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基本忠于《中国皮肤清洁指南解读版》原文,个别文字有增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jrXVg2Xd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