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 香禾之旅摘禾与禾晾:黔东南独具特色一棵棵收稻谷,外人没见过更无法理解

金秋十月,又到了黔东南农民“摘禾”和晾晒禾稻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从江县占里村整个村寨都会挂满禾稻,场面很壮观,收割的禾稻要高高挂起晾晒20余天,成为独特的丰收景象。 走进占里村寨,看见一个大姐正在自家院子里打稻谷,过去询问才知道她打的其实
原标题:摘禾与禾晾:黔东南独具特色一棵棵收稻谷,外人没见过更无法理解金秋十月,又到了黔东南农民“摘禾”和晾晒禾稻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从江县占里村整个村寨都会挂满禾稻,场面很壮观,收割的禾稻要高高挂起晾晒20余天,成为独特的丰收景象。走进占里村寨,看见一个大姐正在自家院子里打稻谷,过去询问才知道她打的其实是头一年的“陈粮”,新的稻谷还没有完全收割,只有一少部分晾在吊脚楼上,而大部分还在田里长着,她要把以前的陈粮处理完,腾出库房装新粮。(书影拍摄写作)占里村是侗族村寨,自古人们种的都是水稻,现在除了一部分粮食是喂鸡鸭,绝大部分种植是自己吃为主,所以他们主要选种口感好的传统品种,还有相当一部分种的是产量更少的糯米,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好吃,属于优质稻米品种。同其他地方所不同是这里水稻收割不用机器,甚至不用镰刀,而是完全用手工,甚至是一棵棵的“摘”下来,他们管这种收割叫“摘禾”,或者叫“折禾”,所以水稻的收割自古以来都是当地最费工、费力的事。“摘禾”不仅用手,还要使用一种“摘禾刀”工具,可以单手操作,要眼到手到,虽然是一棵棵把稻穗“折”下来,但成手做起来还是挺快的。摘禾时一个手摘禾,一个手拿着折下来的稻穗,等手握不住了,就捆成一把。(书影拍摄写作)这种古老的禾稻收割方法使用了多少年?估计占里开始种水稻时就有了,但现在看该有多落后和费工时啊,怎么就不用收割机呢?镰刀割也可以快一些啊?怎么也比这一棵棵的“摘”要快和提高功效啊!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外人所不知,一是这里完全山区,沟壑纵横,水田层层相连,但每一块水田面积都不大,这里也没有道路,机器根本进不来,也施展不开;二是收割的这些本地品种稻谷不同于一般的水稻,不晾晒干也无法脱粒,打稻机也就用不上。所以他们只能把稻谷一棵棵摘下来,捆成把再挑出去,而剩下稻草大部分弃置了,远一点或深一点沟壑田稻草基本没有能力再运出去了。(书影拍摄写作)这些摘下来的稻谷先是人工挑到公路边,再用车辆运回村寨,而每一家都有自己高高的晾禾架子,有的在房前,有的在空地上,把挑回的稻谷在晾禾架上晾晒20余天,干了就放进粮仓了,而食用时再拿出来整把的脱粒,去皮,做成大米或糯米.....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91pK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