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印章大千大千造佛——张大千笔下的佛菩萨

张大千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绘画成就可谓有目共睹,而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佛教题材方面的绘画作品,也代表着他的另一个艺术高度。自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了为期两年六个月的壁画临摹工作,共绘制了
原标题:大千造佛——张大千笔下的佛菩萨张大千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绘画成就可谓有目共睹,而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佛教题材方面的绘画作品,也代表着他的另一个艺术高度。自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了为期两年六个月的壁画临摹工作,共绘制了276幅作品。此次敦煌之行成为张大千艺术之路的分水岭,其画风一改之前的婉约,甜俗的清末风格,逐渐形成了以唐风为基调,雄强华丽的大千画风。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佛像绘画。中国的佛教绘画从宋元后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是工匠画,主要以职业绘画匠人为主,他们或是为寺庙绘制壁画,或是水陆卷轴画贩卖,基本组成都是一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或手工业者。他们的绘画技能主要靠师徒相传的方式学习,致使越到后来,造型能力越弱,只能靠在画面增加繁缛的纹饰以博更多的佣金。另一派是文人画家,以明末的丁云鹏为代表。文人画重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故佛像绘画成为他们抒发胸臆的方式,但造型愈发简化与变形,与宗教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种情况,致使明清以来佛教艺术愈发衰微。张大千的价值在于,他为中国佛教艺术找到了得以复活的干细胞。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巅峰时期遗存的宝库,在张大千之前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艺术家的重视。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像原来也可以画的如此生动、有力,完全看不到明清水陆画的刻板与单薄。张大千不仅学习敦煌壁画的造型,而且深入研究了壁画的色彩。作为佛教信徒,他清楚地知道,绘制佛像不仅仅是艺术品的创作,佛像的本质是宗教用品,是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故绘制佛像要具有如法庄严的特质。而壁画中的佛像因为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已斑驳漫漶,色彩氧化几不可辩。张大千通过研究,采用复原临摹的方法,令佛画恢复原有的光彩,令人见后心生恭敬。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VM2z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