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中厉害人物厉害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临海取景,那些记录临海的唐诗你都会背吗?

今天下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拍摄组在临海取景。说到《中国诗词大会》,它被网友戏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屡获好评。 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更是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分享和吟诵古诗
原标题:厉害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临海取景,那些记录临海的唐诗你都会背吗?今天下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拍摄组在临海取景。说到《中国诗词大会》,它被网友戏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屡获好评。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更是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分享和吟诵古诗词,引领全民重拾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临海与唐诗有着难解的情缘。唐朝年间,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将无数文人送到了江南,临海深厚的古城文化和独特的江南风光成为了唐诗之路上璀璨的一站,吸引了诗人们不吝笔墨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那么,跟着“小临通”一起,念着古诗词,临海一游吧。1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李白《韩陵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临海,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临东海,西枕括苍,北接奉化、天台山,南连雁荡山、楠溪江,素有“江南小邹鲁”、“海上仙子国”美誉。诗中所提严光(严子陵)与谢客(谢灵运),是李白羡慕的对象,尤其是谢灵运,他将古道修到临海,游览临海山水,并留下诸多诗篇名句。2天涯非日观,地屺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骆宾王,少年怀才,后任临海县丞,在临海多年,他为百姓谋福祉,深受百姓爱戴,这座江南古城,始终留着他的痕迹。临海东湖的湖心渚中,修有一座“骆临海祠”,祠中立着骆宾王的塑像,塑像的背景镌镂的就是他的千古名篇《讨武瞾檄》。3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顾况《临海所居三首》(其三)顾况曾任职临海新亭监,他特别喜欢临海巾山的风光,曾结庐山上,并写下了《临海所居》三首。临海巾山因华胥子在此修道,成仙西去,一阵微风将它头巾吹落变成了巾山两峰而得名。巾山绝顶有双峰。双峰分东峰、西峰,相距四五十米,为全山最高标志。双峰于唐代始建双塔,宋嘉定《赤城志》记载:“两峰如帢帻,其顶双塔差肩屹立”。4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故居》台州距离京城长安东南几千里处,这座东海之滨的城市,海天茫茫,云水与岛屿作伴,每一帧风光都是纯天然。但对于当时文人而言,这里未免过于遥远和冷清。杜甫写下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郑虔。郑虔被视为台州文化启蒙者、斯文之祖,在他任职台州期间,以启蒙教化为己任,注重礼仪,推动了台州教育发展。郑虔在台州八年,后病逝于临海。唐诗中临海的诗篇远不止这些,临海的人文与风光也比文字更加丰富,《中国诗词大会》来到临海取景,念及那些与临海有关的唐诗,不仅勾起了我们对临海美景的追寻,也唤醒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最后,“小临通”友情提醒,临海元素会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里,大家到时候记得收看哦。感谢@朱韶军等友情提供照片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VzJp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