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董卿哭了让人15分钟哭3次,董卿的套路升级了?

文丨谦叔 葛怡然 图丨来源于网络 从来没想到,看《朗读者》会被董卿弄哭。 不久前播出节目里,请到的嘉宾是96岁的吴孟超。 国内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是他做的,第一部中文肝脏外科入门专著是他翻译的。 现在国内的肝胆科专家,八成是吴孟超的学生
原标题:让人15分钟哭3次,董卿的套路升级了?文丨谦叔葛怡然图丨来源于网络从来没想到,看《朗读者》会被董卿弄哭。不久前播出节目里,请到的嘉宾是96岁的吴孟超。国内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是他做的,第一部中文肝脏外科入门专著是他翻译的。现在国内的肝胆科专家,八成是吴孟超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老人家快100岁了,还在以每周3台手术的频率工作,在节目里说:把生命都用来工作,不浪费时间。节目一开始是常规的访谈,高潮是董卿读信的环节。老护士长的信里,吴老做完手术,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朝上,微微颤抖。董卿读到这里,也是掌心向上,微微颤抖的。信里还引用了吴老跟护士长的对话:力气越来越少了,哪天我倒下了,记得给我擦干净。读到这里,董卿的表情,先是泪盈于睫,用力抿嘴,努力克制情绪。读到“记住给我擦干净”的时候,眼泪刷的一下夺眶而出。这种瞬间落泪的表现,几乎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的水准了。但董卿的泪,并不是训练的结果,而是情绪刚好到了那个点,她没有去掩饰,做出了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反应。网友看节目的时候,也有15分钟看哭3次的。主持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被情境带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还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这叫什么?这叫做共情。当下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更多的是靠节奏把控流程,靠机智跟嘉宾抛梗接梗,重点都是:热闹。这也是为什么看过吵吵闹闹的综艺,之后反而若有所失的缘故。热闹是一时的,但是缺少回味。回味需要时间,需要采访者跟观众一起沉浸其中。这是谈话类节目的价值所在,也是董卿的核心竞争力。之前,大家对董卿的印象是“央视一姐”、春晚主持人、刘谦的CP……真正改变印象的,都是没有那么热闹的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自己就是流动的诗词库,这比熟读台本、逗笑观众更考验积累。做《朗读者》,董卿是顶着压力上的,因为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节目请嘉宾朗读之前,会有一小段访谈,每个嘉宾的总时长大概15分钟,除去朗读环节,访谈部分只有不到10分钟。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去提炼人物,可以说是极限挑战了。舞台不像春晚那么庞大,庞大到需要主持人提高音量、做足表情。这种两人对坐、近在咫尺的距离,是最适合倾谈的距离。节目选择的嘉宾,有惠英红这样的戏骨,满满都是故事。董卿更多的时候,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不喧宾夺主,而是引导惠英红自己说出家变、要饭、吃苦的经历。王千源在她面前,也分享过自己二十多年前的“准演员”生涯。马伊琍说了年少时候父母的信任对自己的影响。故事本身就够精彩了,不需要添油加醋。但这并不是说,主持人就可有可无了。不插话的时候,董卿也是状态在线的。这边,孟非还在自我陶醉“当我老了满头白发”呢。董卿一记神补刀:你有(头发)吗?笑到见牙不见眼,这还是传统认知里的央视女主播吗?但跟着嘉宾一起哭、跟着观众一起笑,才是生动的主持啊。好看的谈话类节目,都不是机械式的一问一答,而是看两个人如何建立联系、发生化学反应。一直被吐槽暴瘦、爱问人数学成绩的鲁豫,也在转型去找属于自己的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鲁豫有约》已经改变了形式。从前都是棚内访谈,现在鲁豫会跟着嘉宾一起开工、一起上街。采访郑秀文,选的就是演唱会前夕,跑到香港看巨星是怎么完成演唱会的,还试穿了Sammi的表演服装。在后台帮忙招待亲朋好友,不管是兴高采烈的张柏芝,还是相爱多年的许志安。光靠讲述,有时候不足以诠释别人的人生,那就走进去,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比单纯告诉观众歌手有多不容易,要具体多了。陈慧琳不久前出了一首新歌,还没发表的时候,我就已经大概会唱了,也是拜鲁豫的节目所赐。这一趟探访,鲁豫跟着陈慧琳一起去录音室录歌,还去了排舞老师那里练舞。自己试过一趟,才知道看起来简单的舞蹈动作,做起来有多难。网上有句话叫: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听过郭德纲。共同经历一件事,共同体验一个过程,始终是拉近距离、建立亲密关系的不二法门。专业训练靠从书本中学方法,演播室访谈靠从资料中找线索,跟拍型访谈就是从生活中提取感受了。所以,改版以后的节目给人感觉是:鲁豫接地气多了。跟着王健林一起参观企业,一起吃饭;被董明珠拉着手,像姐妹一样,说的也都是大白话;随故宫院长单霁翔监控整个故宫。顺便揭穿了网红夜宿故宫的传闻。采访影帝张家辉,还逗人家主动讲了“渣渣辉”的梗。张家辉自己都吐槽“现在整个中国都在笑话我”……如果说这些还有带观众看名人、帮观众开拓眼界的性质,采访陈慧琳那期节目,就像是女人跟女人之间的日常了。陈慧琳走到哪里,就给她安利到哪里:这个香水好香啊,这个糖好好吃,你要不要尝一下。Kelly会跟她回顾自己当年多红:跟刘德华拍完MV,就要跟金城武拍电影。也会感叹一下不想有一天被淘汰。双方聊到酣畅的时候,敏感问题也可以拿出来说了。陈慧琳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因为产前产后身材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很快就出来工作了,外间都在质疑:生孩子就这么容易?离谱的“代孕”传闻传了好久。在鲁豫的节目里,一直与人为善的陈慧琳忍不住说:要不要我脱裤子给你们看刀疤啊?惊得鲁豫也是连连摆手:nonono。采访陈冲那一期,鲁豫还暴露了自己的缺憾:毫无运动神经。陈冲要出门打乒乓球,鲁豫开门见山:所有运动都跟我无关。不死心的陈冲念叨了半天,这个老师可好了,跟着打没什么难的。结果鲁豫上场秒怂,还是在捡球当中找到了乐趣。做些看起来“无用”的事,先让自己舒服了,也让嘉宾放松了。高龄的秦怡体力不行,鲁豫是在家采访的,秦怡对她总结自己的一生:我真是千难万难过来的,没有一点力量的话,早就死掉了。这些近似于私语的话,换个平台可能就看不到了。但就在这些瞬间,她不是非要套出料的采访者,对面坐着的也不是为了维护形象不得不说些场面话的受访者。他们都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唯一还有点以往痕迹的是,鲁豫会在节目中穿插一个“鲁豫说”的环节,给观众一份小碗鸡汤。不再简单输出,而是讲好故事。故事本身有多少意义,观众可以自己思考。以董卿和鲁豫的年龄,事业的高峰低谷早已领教过了,该拿的奖该见的场面也见得差不多了,“我想怎么做节目就怎么做”的态度,可以说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上世纪初,谈话类节目曾经红火到,几乎成了每个一线电视台的标配。现在呢?多的是歌唱选秀节目,以及“要么组CP要么拆CP”的套路。硕果仅存的谈话节目,可能也就《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几档。(《朗读者》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谈话节目)可是,热闹一时的选秀节目冠军,可能第二年就无人再提起。很多人想要了解名人,还是会把鲁豫、李静、董卿们的节目挖出来看。金星曾经在自己的节目里,自称是“娱乐圈的活化石”。照这么算,鲁豫、李静、董卿也可以列入其中。跟前两位相比,李静走的是知心大姐路线。王丽坤最近上节目,就已经是第五次了,李静言语间全是“看着你长大”的熟稔。过年期间的特别节目,把老姐妹蒋雯丽、那英、梁静聚在一起包饺子。还弄了个时光胶囊,一起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这不就是普通人也会干的事吗?要把节目做得壮观不难,难的是把节目做出人情味儿。这样的节目,更值得一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gy8m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