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80%馆藏来自捐赠,投资艺术值得吗?

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目前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大都会博物馆中80%的艺术收藏品来自私人捐赠。为什么他们愿
原标题:大都会博物馆80%馆藏来自捐赠,投资艺术值得吗?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目前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大都会博物馆中80%的艺术收藏品来自私人捐赠。为什么他们愿意把毕生所藏捐给博物馆,这么做是否值得?10月28日,在第二届“中美文化投资论坛”上,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亚洲协会董事唐骝千先生分享了自己资助艺术文化的原因和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发展。他认为,艺术收藏并捐赠是回馈社会的礼物。而安德鲁·威廉·梅隆基金会(TheAndrewW.MellonFoundation)副总裁MariëtWestermann女士则表示,艺术投资的社会回报很难衡量,但这种投资很有意义,能够“促进社会和个人的繁荣发展”。以下分别为唐骝千和MariëtWestermann演讲全文,由腾云编辑整理发布。唐骝千OscarTang美籍华裔金融家、慈善家,纺织业巨商唐星海之子。现任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亚洲协会董事、纽约爱乐乐团董事、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和促进教育、艺术及文化的发展,曾将中国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正式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创立了唐氏中心。(图片由亚洲协会提供,摄影:ElsaRuiz)-01-在中国的艺术与文化中我找到了我的根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上世纪中叶,我父母来到香港。当时的香港跟现在很不一样,是一个挑战性很大的地方,未来发展也很不确定。所以,我父母就把我送到美国上学,当时我11岁。他们没有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做,不过我觉得我得靠自己的努力,于是我就想从商,最终取得一定成功。不过我很清楚的是,在我开始或者成功增加财富的时候,其中很大一部分财富必须重新对社会进行回馈与投资。因为是社会给了我机会,给了我基础。中国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传)五代董源作我知道,现在在美国生活工作的很多人来自中国。我们共享中国文化的艺术人文思想基础。但我怎么样才能将我创造的财富回馈给社会?我认为,艺术与文化就是要开始着重的领域。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作为一个中国男孩,当时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可以适应,也可以被同化。但是我要找到对我来说独特的东西——我的根基。在中国的艺术与文化中,我找到了我的根。我开始资助艺术文化,是因为这个领域是我有所了解并愿意支持和促进的,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可以和我的每个朋友分享。上世纪50年代没有中国当代艺术,都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随着中国和亚洲的发展,创造性人才出现了爆炸性发展。我觉得这需要大家的支持和促进,不仅要帮助这些创造者从事其工作,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向更多观众展示的机会。这就是我自己的简介。-02-他们把一生所藏回馈社会再给各位介绍一下40多年来我所看到的发展。中国正在建设成千上万的博物馆,我直接参与了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建设。45年前,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些亚洲的艺术收藏,但是没有很好地被加以组织。现在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收藏可以说是除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外最多的,也许是最全面的。所有这些都是在过去45年之间发展起来的。大都会博物馆是一个百科全书一样的博物馆,包括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当时它的主席是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他曾担任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任期内的财政部长。他发现大都会博物馆没有亚洲展厅后,便做了要建亚洲部的决定。他聘请了一个叫方闻的人来执行。他们在许多慈善家的支持下建立了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部。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馆中展览的文物。我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做法在美国很成功。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馆内80%的艺术收藏品来自很多大慈善家的捐赠,他们把一生的收藏品都捐给了这个博物馆。这是回馈社会的礼物。王季迁先生是中国绘画最早的大收藏家,他大多数的收藏品现在都在大都会博物馆。曾有两个收藏家直接向他购买收藏品,再捐给大都会博物馆,这样这些收藏品就可以向纽约和全世界开放。这就是美国的做法。实际上美国的大学也这样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这一点,我十分有幸目睹并参与其中。十分感谢能够有机会跟大家交谈,期待和大家再见。MariëtWestermann安德鲁·威廉·梅隆基金会副总裁。该基金会成立于1969年,是金融家和艺术收藏家安德鲁·威廉·梅隆的后人为纪念父亲而设立的。梅隆基金会主要为高等教育和人文学科奖学金、艺术和文化遗产、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计划、学术交流、国际性高等教育与战略工程这五大核心领域提供资助。根据梅隆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其捐赠总额已接近68亿美元。(图片由亚洲协会提供,摄影:ElsaRuiz)各位好,我是Mariët,梅隆基金会的副总裁。很有意思的是,主办方请我谈谈如何来衡量艺术投资的社会回报,也就是对文化的投资是否值得?-01-艺术投资回报难衡量但重要先介绍下梅隆基金会的使命。这是一个私营的基金会,其存在目的就是支持艺术或文学的繁荣,以及在社会福祉上做出贡献。我们每年花3.5亿美元资助艺术文化以助于社会福祉,包括对美国艺术机构、图书馆、大学、博物馆等的资助。基金会能从中得到什么?人们通过基金可以获得什么?这些很难衡量,但很重要。在由梅隆基金会资助的“公民计划:通过艺术发现美国历史”项目中,纽约历史学会教育家CamiloGodoy带领学员参观画廊。(图片来自纽约历史学会)对于许多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来说,文化方面的投资通常都从经济方面来衡量,比如我们的回报率是多少。美国博物馆业界关于回报方面的事讲得很少,做得也较差。所以去年我们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跟美国博物馆联盟(AAM)等各种联盟合作,探讨如何争取把它量化:就全国的博物馆来说,看看有什么回报。在2018年5月发布的“面对变革”报告中,美国博物馆联盟DEAI(Diversity,Equity,Accessibility,Inclusion)工作组的21位博物馆专业人士分享了最前沿的见解。研究结果很不错。整体来说,博物馆界的工作为美国GDP贡献了5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都是非营利机构对GDP的贡献。每个州都做出了贡献。全国共创造了72.6万个就业机会,很多就业都跟博物馆有密切联系。而且这些非营利机构还交税,尽管它们是非营利性的,但没有大声呼吁要求减税。它们的纳税总额约120亿美元。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回报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我们在基金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再看看美国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创造的社会福祉。我们对自己和全世界社区的贡献如何?这很难衡量。除了个别故事以外,我们对此也不是太了解。以纽约市为例,这是两年前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的一个研究:他们搞了一个热点图,也就是整个纽约社区的文化资产分布图。非营利机构、营利机构、制片人和艺术家等都集中在(热点图中的)绿色区域,这体现了纽约市多元文化的集中性。这些研究人员把社会福祉分成十个类别,从和经济有关的方面到住房、健康、学校、环境等方面——这十个方面确实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基石。他们衡量具体文化的聚集性和密度,并把结果绘成曲线,最后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把文化密度跟社会福祉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到某个地方文化指数高的话,这个地区在个人安全、学校质量和健康这三个方面的指数也会更高。所以这种衡量办法可以普及至全国。大都会博物馆内部展厅-02-带着孩子去找他们想也没有想过的地方这些衡量结果或许并没有让你太了解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对促进社会和个人的繁荣发展做了什么贡献。所以,我们看看表明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比如博物馆)如何对个人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定性案例。唐先生刚才也谈到了大都会博物馆做了很大改变,把馆内百科全书般的藏品向人们开放,尤其是那些没有想到要去博物馆的人。如果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想了解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话,我们考虑到的就是把访客看成用户。博物馆要改变自我定位,不仅认为自己拥有知识,更要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机构,去发展全球各地的潜在用户。大都会博物馆是十分传统、伟大的博物馆,它在这方面的改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也就是把自己的资源和个人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有的放矢。正在参加博物馆互动节目的父母和孩子。(图片来自大都会博物馆官网)将博物馆资源和年轻人联系起来的关键不是馆长,教育部门更为重要。礼拜一到礼拜五的每个上午,大都会博物馆都有面向父母和孩子的文学艺术活动,馆内还为他们设有小图书馆,让他们不仅能在这里谈艺术,更能把艺术作为可以玩和探讨的东西,父母和孩子能够共情,孩子们之间也可以相互交往。他们看到博物馆的老师写的东西、画的东西,不像他们父母建议的那样,就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而博物馆也可以向其他图书馆学习,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因为图书馆系统长期以来在跟用户打交道方面做得更好。不管怎么样,这也许是最有意思的。学生计划是大都会博物馆吸引青年到访的项目之一。这里每年会有定期的几次活动,向青年学生免费开放。你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在这些活动期间的五点到十点,大约5000名13-18岁的年轻人突然进入、占据博物馆,他们可以到馆内的任何地方,比如咖啡馆、展馆等;他们可以去创造艺术、看展、创作音乐、和人交往。馆内的食物也很美味,而且食物在社交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是学艺术史学的,但是从来没想过可以被允许在展品周围跳舞,而在这里可以。你不用花钱,可以参观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有些人再次参观时,会投入地参加其他教育项目。参观博物馆的学生。(图片来自大都会博物馆官网)更重要的是,博物馆跟美国40多个州进行接触,包括那些相当穷的或者文化十分贫瘠的地区,他们跟社区组织进行联系,包括被社会排斥的少数人群,到很多地方邀请当地的孩子们来参加活动。有些孩子离博物馆太远,但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到当地去做项目,在当地组织设计可以让当地孩子参加的活动。所以,他们不光是吸引孩子到他们那儿,他们更是带着孩子伸出手去找十年前他们想也没有想过的地方。#来源:腾云(ID:tenyun700)【合作】【其他】liangkegang2018私洽“一本书看懂方力钧”历时3年,严虹新书《方力钧》上下册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mpZk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