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绘画课程儿童绘画的辅导

心理学家把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随意涂画”的涂鸦期到“能将物象按照自我的粗浅理解表达出来”的写实期,这时期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若能在这时期对学生进行正
心理学家把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随意涂画”的涂鸦期到“能将物象按照自我的粗浅理解表达出来”的写实期,这时期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容易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若能在这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将会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四个阶段的分析和教学中的实践,设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创设情景,诱导观察、自由想象、教师点评引导创作、师生共画、集体完成,自画自评、展览欣赏。这五个环节紧密相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课题创设一种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场面气氛。使课程、教师、学生形成一种密切的相互间平等的关系。在教学开始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背古诗、听音乐等方法的导入,激发学生的画画兴趣。二、诱导观察、,自由想象。对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先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因为要想充分认识变幻莫测的大干世界,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对学习的课程内容应有充分的观察和感受。校内的拨河比赛的、韵律操表演、小鸡小鸭的寻食、金鱼游动的形态、柳树的发芽、花儿的开放等,引导儿童认真观察,有选择地辅导儿童速写,收集素材,多向学生介绍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艺术作品。走出校门,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生活,教会儿童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地积累感性经验,成为创作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将难以言表的感觉用线条、颜色、图形来表示。这是一种有趣的训练,通过“画声音”、”画味道“,将听觉、味觉变换成可视的形象,把轻快的音乐节奏用跳跃的曲线表示,用强烈的对比色表示醋的刺鼻醋味。自由画能展现出一个纯真的心灵世界,传出小作者的心声。这是一种不依常规,不受现成知识局很不受传统方式束束缚,寻求变异的思维川练。鼓励儿童“异想天开”去想象那未知世界,大胆地画出心中所想,如怪鱼、怪石、音乐车、会说话的课桌、蓝色太阳等。大家知道儿童的自由想象画是重心的再现,世界有多大,童心也有多大,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希望我们老师能满足他们的幻想心理,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越游飞翔吧。三、教师点评,引导创作。评价儿童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儿童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能用“像”与“不像”、“对\"与*错\"作为标准来衡量作品的优劣。更不能用专业眼光或是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应以儿童个性发挥的多少而定。不求全、不求像,着重体会儿童画中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肯定儿童的作品,有利于树立儿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四、师生共画,集体完成。教师可以设置一种轻松优美的集体创作场面。同学生一起创作。如:沙地画、黑板画、大操场上的粉笔画等等,教师不仅要辅导学生作画,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诚心和孩子们一起作画,把儿童当成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兄长。借童心去描绘、去创作。五、自评自画,展览欣赏。儿童完成作品后心情是激动而高兴,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不但可以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画中听到儿童的心声,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开启心灵的窗户,使他们生动而又丰富的感知和各种潜在的能量得以释放出来。也可运用互评的方法,同伴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宽容的合作精神以及包容的审美鉴赏力。教师还应给予每位儿童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力,并可将作品布置于环境中,从而肯定儿童的劳动成果,学生通过作品欣赏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竞争意识的提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BlW5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