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穿越40年】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仅是说说而已!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黑龙江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写下了开放40年创造的“龙江奇迹”。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策划 穿越40年 小编带你走遍黑土
原标题:【穿越40年】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仅是说说而已!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黑龙江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写下了开放40年创造的“龙江奇迹”。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策划穿越40年小编带你走遍黑土地上的各家博物馆展览馆带您看这片热土的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累累硕果“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我国动车与高铁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十二五”期末的短短十年间,已建成开通高铁1.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一半,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高铁大国。哈尔滨铁路史教育馆是原一面坡机务段老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哈局史志上记者查阅到:1976年3月8日,加格达奇、塔河两个机务段内燃机车女乘务员,在老司机帮助下,驾驶国产“东风”内燃机车牵引174次“三八”旅客列车开进齐齐哈尔站。据考证,这是哈局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女乘务员开火车。改革开放以来,从实施的“大口岸大通关”工程、长大交路运输,到重点物资运输、战略装车点建设;从全局机车、车辆装备的更新换代,到客货运输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哈尔滨铁路局的整体运输能力有了长足发展,“木龙出山”“粮龙入关”“高考专列”“货运快列”等客运新产品,对拉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以来,作为地处路网末端的哈尔滨铁路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掀起了铁路工程建设的新高潮。哈尔滨枢纽工程、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中俄铁路东部大通道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为促进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强基础、当先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中欧班列”“东北货运快列”“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和“滨江快列”“循环班列”“快速班列”“点对点班列”等一大批货运新产品应运而生。新丝路,新产品,新形象,成为哈铁新亮点!继哈大高铁开通、哈西站正式运营后,2015年8月13日,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铁全线贯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哈局第一条高寒高铁。哈西站、哈大、哈齐高铁的建设填补了世界高寒高铁建设空白,为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被称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1月29日6时17分,D8501次动车从哈尔滨站出发,于8时20分抵达牡丹江。这标志着哈牡高铁开始按运行图试运行,试运行将持续20天。CRH5A型动车组的车体结构、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给水卫生、门窗设备、转向架等六个系统进行了19项高寒适应性改造,能够满足-40℃高寒环境要求,动车组抗高寒、抗风雪的能力更强,可以在风、沙、雨、雪、雾霾等天气,盐雾、酸雨、沙尘暴等恶劣环境下运行。哈牡高铁位于高寒地区,路基建设期间需要解决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冻胀问题。为此,建设部门采用了特制的路基连续压实系统,这个系统带有自动检测系统,可以自动监测路基压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路基压实质量。从时速60到如今风驰电掣从木板吊扇到空调车厢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承载着龙江人的梦想我们正急速飞驰在龙江沃野上图片来源:哈铁新闻文案:小语责编:赵寰洲审核:杨凯徐力军安菲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Bxzj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