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川消融北极高温、冰川消融……除了哀叹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北极高温、冰川融化,可爱的北极熊正濒临绝境…… 最近的一条微信推送向我们揭开了严峻的现实:北极圈32℃,这个地球的空调正在瘫痪…… 北极的冰川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 一只到达浮冰的北极熊 图/ 视觉中国 还有南极洲的巨大冰山,在漂流碎裂、
原标题:北极高温、冰川消融……除了哀叹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北极高温、冰川融化,可爱的北极熊正濒临绝境……最近的一条微信推送向我们揭开了严峻的现实:北极圈32℃,这个地球的空调正在瘫痪……北极的冰川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一只到达浮冰的北极熊图/视觉中国还有南极洲的巨大冰山,在漂流碎裂、再碎裂再漂流了18年后,终究也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悲伤故事:撑了18年,这座当年最大的冰山,终于敌不过岁月...与冰川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曲哀伤挽歌,更是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序曲。因此,我们需要一本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数据来严肃讨论冰川问题的书:《最后的冰川》[英]彼得·沃德姆斯著李果译企鹅·鹈鹕丛书006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工作室2018年8月出版《最后的冰川》(企鹅·鹈鹕丛书006),正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工作室微店销售,下单可获赠价值68元的“鹈鹕”帆布袋一个。限量50本。新书简介:你敢相信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北极的冰盖就将不复存在吗?为何北极冰川的命运对世界气候至关重要?当白色的北极变成蓝色,地球未来的命运会受到怎样的威胁?在全球加速变暖的当下,那些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为何一再引起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的争论?我们还来得及拯救最后的冰川吗?在这本书中,有这些年来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拍摄的图片和数据对比:夏季海冰中的融水池,部分融水池直接形成了北冰洋中的融洞。NASA|摄图出自《最后的冰川》2003年冬季北冰洋清晨出现的裂纹。几个小时后裂缝迅速裂开并扩大。1979年以来北极冰体容量逐月变化情况。(图出自《最后的冰川》)也有鲜明的观点和充满勇气的警示:10年间,不断变化的洋流系统已迫使多数海冰漂流出北极,单年冰则代替了多年冰,这种海冰形成于一个冬季之内,最大厚度仅为1-5米,且仅有少数较浅的冰脊穿破了平坦的冰面。这种在单个冬季形成的较薄海冰会在单个夏季里由于更加温暖的空气和海洋温度而完全消融。不久之后,北极各地海冰在夏季的融化速度将超过其在冬天的形成速度,如此,现存所有的夏季冰盖都将消融。——彼得·沃德姆斯该书作者彼得·沃德姆斯是一位从事极地研究工作已47年的科学家。可以说,他用将近50年的时间,亲眼目睹了冰川的慢慢死亡,而我们大多数人至今对这一状况还混沌无觉……在47年中,彼得·沃德姆斯观察并测量了极地海冰性质的重要变化。在他的著作《最后的冰川》中,他首先简要回顾了地球的历史以及陆地、海洋上冰体的变化过程。接着,他描绘了冰川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发生的重大变化。面积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极夏季海冰减少了一半以上,沃德姆斯据此估计北极即将迎来无冰的夏季。海冰的融化并不仅仅是我们这个世界偏远地方发生的奇特现象:它会让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比例从60%骤减至10%,从而令行星地球的变暖周期加速。自上个冰期以来安然无恙的冰冻海底沉积物现在则开始向大气中释放甲烷羽流——甲烷是十分强有力的温室气体。《最后的冰川》不仅是当今北极状况的权威报告,它也及时地警醒世人北极海冰消失所带来的全球威胁。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位科学家提出的“拯救冰川”的建议吧:第十二章准备战斗(《最后的冰川》节选)我会假定本书的大部分读者都是热心且聪明的公民,而不一定是科学家。我们在个人和集体层面能做些什么拯救世界的尝试呢?自然,可做之事很多,但我会挑出少数可能真正改变局面的行动。首先,我们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所能反对气候变化否定者和那些希望我们无所作为,并期盼所有异议消失的人所鼓吹的卑劣谎言和谣言。但谣言并不会消失。我们还尤其要警惕上至总理在内的所有政客的花言巧语,并注意他们言行间的明显异常。他们在巴黎签署完庄严的国际协议准备大幅削减碳排放,随后便撤销太阳能电力的上网电价补贴,也不再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工作,并通过水力压裂法扩大化石燃料的使用,至此,你们就知道他们都是些伪君子了,你可以指出议员是自己选出的,如果他们不恪尽职守就会失去你们的选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应该首先站出来发言并准备好学术生涯受到影响和无法获得荣誉的风险。至少科学家们不用再像异教徒一样受到火刑的惩罚,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的现实开始让人清醒,有勇气说真话的科学家们就应该受到尊重而非遭受糟糕的对待和威胁。其次,在你自己的生活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使用,特别是化石燃料。为何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隔热?这是你为你的房子能做的最有能源效率的事情,而不情愿的政府也会不时为你提供资助。驾驶经济型汽车或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也能有效解决城镇或市区的多数通勤或其他出行任务。即便没有补贴,你也可以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坚持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发电方式。英国在这方面尤为落后。直到2015年,我们所用能源的82%仍来自化石燃料。英国是波浪能和洋流发电的世界级领导者,也有应用这些新观念的海洋环境,比如波涛汹涌的西海岸,奥克尼郡的快速洋流以及塞文孔洞等。然而,正如我在《水下技术》杂志中指出的那样,政府仅提供少量资金支持开发这些新能源系统的先驱者。直到最近,值得称赞的创新型波浪能公司还因为缺乏支持而关张。英国有大量风力资源但却从未试图制造风力发电机,丹麦因此抢占先机。太阳能光伏发电正变得越来越便宜,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家庭以及太阳能农场,甚至对灰蒙蒙的英国也适用。能量储存是这项技术面临的真正问题(晚上没有阳光),但这个问题也快解决了,比如使用容量更大的电池和电流转换系统,这种系统会在外部燃料箱中以化学液体的形式储存能量,它的工作原理类似油箱,后者储存能量的多少仅受其尺寸限制。迈克尔·阿齐兹教授率领的哈佛实验室于2014年成功推出一款使用醌类物质(一种有机化合物)作为流体的电流转换系统。将这些创新方案付诸实施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任何因财政紧缩而哭穷(正如英国一样)的做法都不符合实际,因为可再生能源是——实际上也必须是——未来的能量来源,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并引领这种改变,如此,我们本国的行业才能发展新技术。再者,举国上下都不要害怕核电。它实际上是基础能源的强大源头,它能照亮世界却没有碳排放。要警惕英国式畏缩不前的做法,这导致我们从法国(或者中国?)购买了过时而危险的水冷反应堆,其建造时间需要10年。过去40年中发生的所有可怕的核事故——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都源于水缓和反应堆中复杂的冷却系统。还有两个更好的机会摆在我们眼前。一是一家德国财团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球床反应堆,它大体上就是一个塔,其顶部放置燃料元件融合成惰性球状物。核反应发生在塔内,惰性气体则充当冷却剂,使用过的球从底部排出。这种反应堆很简单而不太可能发生故障,它的建造尺度从大型发电站到小型局部能源系统不等。南非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反应系统,但随后又放弃了,而中国正在继续研发。另一个机会则是以钍-232作为裂变材料的钍反应堆。钍在核电发展初期是铀的强大竞争对手。铀反应堆仅仅因为最初以军用潜艇反应堆为基础设计而来才变得普遍,潜艇必须使用铀来获取电力设施的迅速灵活性。钍比铀便宜,其优点在于它的裂变产物没有军事用途,因此,这些反应堆被那些令我们担忧的政权使用也没问题。鹈鹕丛书,创始于1937年,企鹅图书的经典非虚构丛书品牌,用当代一流学者的晓畅文字,为人们感兴趣但无从入手的专业领域作导读。企鹅·鹈鹕丛书第1辑《为纯粹的求知:开端》001《人类的演化》002《古典文学》003《如何观看世界》004《政治的起源》005《科学的意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RjWR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