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店街角的那家音像店,你好像还欠着钱

人近三十,会不自觉怀旧,比如一家常逛的音像店。 / 01 音像店是一处避世所 以前的太原虽然没有很多音像店,但是只要有一家,就喜欢进去逛一逛。特别是开在学校附近的影音店,不仅有磁带、碟片,还有各种小零食。于是常常在放学后,一个人一边嚼
原标题:街角的那家音像店,你好像还欠着钱人近三十,会不自觉怀旧,比如一家常逛的音像店。/01音像店是一处避世所以前的太原虽然没有很多音像店,但是只要有一家,就喜欢进去逛一逛。特别是开在学校附近的影音店,不仅有磁带、碟片,还有各种小零食。于是常常在放学后,一个人一边嚼着干脆面一边随便翻翻货架,看看又能翻出什么新奇的玩意儿。记得当时那家店的光线总是不够明亮,老板似乎特别注意省电。从卷帘门到店里,货架摆放没有多整齐,店里的墙上满满地贴着各色花花绿绿的海报。其实那些出唱片的名字你未必熟悉,但是你会很羡慕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录制成片,还能卖钱。音像店对于专业的音乐人来说就是偶遇到的小花园,而对于普普通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处暂时逃离俗世的乌托邦。虽然同样都有声音,但是店里放的是梦想,店外响的是现实。/02音像店是成年人的童话从小,就总听父辈们唠叨孩子们不好管了、不比他们小时候听话了。我猜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听话,而是因为那时候还没什么音像店。20世纪末的时候,可以说正是音像行业火爆的时期,学生、青年、老人,基本都喜欢拿个“walkman”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大戏,再高级一点的则会用CD机来播放。科技发展到现在,iPod、iPhone引领出全新一代的视听模式,从hifi到十级降噪,从国货到“逼侧”,我们可以享受更高级的感官体验,卡带的时代早已凝固在了老时光的隧道里。不过当年倒腾新歌带、抄录歌词的小乐趣也一并封存了。现在我们想听什么,网络都基本都能满足,甚至你都可以给自己录歌,给自己做所谓的唱片辑,自然传统而落后的音像店也就渐渐唱衰了。但是不可否认,今天我们依旧会在新奇而陌生的新世纪里感怀当初的“蹭听往事”,不单单是磁带,连同那个一点儿都不恐怖的林正英。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jRV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