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后来见过师傅吗你见过这样的白娘子和孙悟空吗?

守望文化家园 传承历史文脉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从2018年1月7日起,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节目以讲座为载体,邀请省内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文化的力量为浙江大地提供精神滋
原标题:你见过这样的白娘子和孙悟空吗?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从2018年1月7日起,每周日晚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节目以讲座为载体,邀请省内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文化的力量为浙江大地提供精神滋养。声腔多样,荡气回肠,起源于金华、绍兴的婺剧、绍剧,为何会有如此多样的声腔?婺剧《断桥》,为什么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桥”?哪一出绍剧名戏,让毛泽东、郭沫若亲自作诗?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本期的《文化浙江·大讲堂》,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为您讲述《声腔多样的婺剧、绍剧》。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随着浙江城乡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的当是一些地方戏曲中的多声腔剧种。多声腔剧种在浙江形成了婺剧、绍剧、瓯剧、台州乱弹等这些古老剧种。这些剧种最大的特点,是以多声腔形式呈现出来,大多被称之为大戏。大戏不是戏本身的大和小,而是指反映的内容、题材本身,是重大题材,家国情怀、忠奸斗争就是大戏,儿女情长、男女说爱是小戏。所以越剧再怎么做,都属于小戏范畴。这个大戏中间,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婺剧和绍剧。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金华、衢州自古为东南四省通衢之地,明清以来就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繁荣。这里,诞生了李渔等许多著名文学家和戏剧家,也成为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为婺剧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金华当时是婺州,称其为婺,叫婺剧。它主要流行在金衢盆地一代,包括丽水、杭州建德、台州部分地区,主要是高腔、昆腔、乱弹、滩簧、徽戏以及时调六大声腔,以乱弹腔为主,金华戏又属于乱弹腔戏。婺剧主要是在民间,特别是在农村演出,它成为浙江第二大剧种,与金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业经济分不开。婺剧的形成,主要的特点就是商路即戏路。金华的地理位置是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四省交界,同时又是新安江流经钱塘江的重要码头。各种戏剧流派、戏剧形态,都在周边出现。比较古老的南戏在它的南边,温州出现。北边有调腔、有昆曲,西边有安徽戏剧以及福建戏剧等。所以婺剧是各种戏班独立演出以后,到了1950年前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给它定名为什么样的剧种,什么样的形态,过去叫金华戏,金华这个地方又称婺州,所以叫做婺剧。婺剧的声腔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和昆山腔,是一百年前“花雅”交融流变的结果。婺剧剧目丰富,技巧难度高,被戏曲家田汉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婺剧《断桥》,文戏武做堪称一绝,素有“唱死白蛇、做死小青、跌死许仙”的说法。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所有断桥戏里,婺剧的断桥戏是最有特点的。它是婺剧白娘子系列中著名的一个折子。这个折子经过几代艺术家演出,从最早的吴光煜,到郑兰香,到今天陈美兰,成为了经典。它主要用滩簧的声腔来演出。它的歌舞性、程式性,诙谐、幽默、风趣,呈现在观众中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观众,成为了“天下第一桥”。婺剧有六大声腔。首先是高腔,有三个类型。一个是西吴高腔,一个是侯阳高腔,一个是西安高腔,这都是在金华周边区域。像侯阳是东阳,西吴是金华地区,西安高腔,不是陕西的西安,就是浙江衢州,古称是西安。高腔又有各自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剧目。第二个是昆曲。这个昆曲和苏昆、正昆有非常大的区别。它是苏州的昆曲流传到了金华、衢州一带,与当地方言、习俗、农村演出结合以后,没有像正昆严格的格律和曲牌要求,唱也没有这么扎实,它是属于“草昆”。所谓的金华戏也好,婺剧也好,最重要的就是乱弹腔。乱弹腔主要指的是以浦江乱弹为核心的,一个是以北方的“二凡”,和西秦腔有关。一个是南方的,以诸暨、浦江一带的“三五七”为主。它演出的剧目,一个是以武戏,一个是以文戏,一个是比较高亢,一个是比较清丽,形成了这样一种乱弹形式。那么之后,还有两个声腔,一个是徽戏的入浙。它是通过皖南,通过新安江,从安徽到了浙江,在兰溪、龙游、金华一带做生意。把戏班也带过来了。所谓的商路就是戏路就是这个意思。徽班进来以后,都是各自独立演出。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它们相互之间也有融合。出现了“三合班”、“二合班”,有些是高腔和徽戏结合,有些是乱弹和徽戏结合。最后一个是时调的出现。时调也就是民间的一些俗曲、明清的一些地方小戏。这类声腔主要是一些小节目,当时所谓的现代戏,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这个中间,又有一类是滩簧。滩簧主要是从苏州滩簧流传过来的,流传到了兰溪一带而形成的。滩簧有前滩和后滩,属于花鼓滩簧和南词滩簧。花鼓滩簧是以演小戏,以演地方化了的现代戏为主。南词滩簧是苏昆的,苏剧的昆曲的一些折子戏演出。在婺剧中间,主要是南词滩簧的一些戏剧,以兰溪滩簧为核心,吸收到了婺剧中间。所以婺剧六大声腔,是周边区域的戏剧的结合。与婺剧相提并论的,是另外一种兼唱“高、昆、乱”的多声腔剧种绍剧。如果不知道绍剧,那西游记中扮演美猴王的六小龄童,你肯定耳熟能详。绍剧中,有一类猴戏独树一帜,其中最著名的一出戏,名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六小龄童的父亲,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就曾扮演过孙悟空。绍剧起源和流行于萧绍平原的地方戏剧,形成于清康熙年间,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声音清越刚劲,具有浓郁生活气息。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绍剧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最主要的是它的激越高亢,它的民俗性、宗教性和仪式性,在演出中间充分地展现出来。除了有特点的,像男吊、女吊这样鲁迅先生提到的社戏、目连戏之外,最有特点的是它的猴戏。猴戏是中国戏剧舞台中间最具特点的一类戏剧。这类戏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是卓有成效。当时一些绍剧艺术家在上海演出,已经形成了猴戏的戏类。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绍剧团到了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是哪三打呢。一打打的是一个少妇,妖怪白骨精装扮成了一个少妇,来欺骗唐僧。第二个是白骨精变成了一个老妇人,来欺骗唐僧。第三个是白骨精变成了一个父亲,来寻求妻子和女儿。这三个都让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给看出来了。这个戏演出之后,郭沫若写了一首诗以后,毛泽东看了戏之后,又回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这首诗奠定了绍剧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的独特地位。因为有了猴戏,毛泽东去看了这个戏。反过来,也因为有了毛泽东这首诗,更使得浙江绍剧名气大增。这个知名度,不光是剧团本身的知名度,而且是演员的知名度。当时的演员,六龄童演的是孙悟空,七龄童演的是猪八戒,十三龄童演的是唐僧。这个经典作品后来被改编,像电影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一个几十集的作品,它的核心也是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作为一个场面来呈现出来。文化多彩,梨园多姿。茶余饭后,人们相聚于戏台之下,锣鼓响起,戏曲开演。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婺剧、绍剧虽历经沧桑,但仍扎根民间,而这正是地方戏曲生长的土壤和生命的源泉。聆听着乡音,每一出精彩的地方戏,都值得认真一看,细细一品。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蒋中崎:至今为止,浙江剧团里面,除了省属院团的几个团之外,绍兴虽然是在绍兴这个地方,但是它也冠以浙江绍剧团的名义,冠以浙江两个字。婺剧也是这样。婺剧虽然是在金华,但是它也冠以浙江婺剧团。这两个剧种剧团的生存状况,婺剧相对好一点。婺剧有七个院团。除了浙江婺剧团之外,还有义乌婺剧团、东阳婺剧团、兰溪婺剧团、江山婺剧团、建德婺剧团,另外在衢州,还有一个西安高腔,也属于婺剧团。反过来,绍剧就非常困难了,除了绍兴浙江绍剧团之外,萧山有一个萧山绍剧团,就这两个团。绍剧也好,婺剧也好,浙江的一些重要剧种,像以大戏著称的多声腔剧种,它有它独特的人文精神、艺术特色。首先是一种家国情怀,第二个是它的表演丰富、声腔众多、流派各异,形成了恢宏的气势和舞台呈现。再一个,这些大戏在观众中间留下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一些重要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好,《于谦》也好,婺剧《断桥》也好,都是以独特的表演、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全国的观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yyla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