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要塞这里曾是我国西北边防要塞之地,现成著名景点,外国人看了都吃惊

辽阔的大西北,许是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缘由,总给人一种悲怆苍凉之意。 茫茫大漠漫漫黄沙,无穷无尽,风过而黄尘起,萧萧作响,那是一种孤寂的苍凉,是岁月无声的呐喊,更是历史年轮轧过后奏出的绝响。 大漠深处那与黄沙为伴,见证了古今中外多少历史的
原标题:这里曾是我国西北边防要塞之地,现成著名景点,外国人看了都吃惊辽阔的大西北,许是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缘由,总给人一种悲怆苍凉之意。茫茫大漠漫漫黄沙,无穷无尽,风过而黄尘起,萧萧作响,那是一种孤寂的苍凉,是岁月无声的呐喊,更是历史年轮轧过后奏出的绝响。大漠深处那与黄沙为伴,见证了古今中外多少历史的嘉峪关关城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感叹不已。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中兴建起一座孤城实属不易,换到如今来说都属于一个壮举大工程。何况是在600多年前呢?关城这座孤城以前是西北要塞的咽喉,如今更是大西北无限风光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外国友人来了看到这样壮观的风景都感到吃惊!嘉峪关,因伫立在地势颇高的嘉峪山而得名,因地处河西走廊最狭隘之处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因雄踞长城最西端又被称为“长城的主宰”。它曾是军事要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更是百余年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时至今日,那饱经沧桑的面容、那亘古不变的雄风都让人叹为观止。行走在通往关城的道路上,寂寥无垠的西北大漠总能让人不经意间就陷入沉思,踩在戈壁滩的黄沙上的每一步都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更显壮阔。不知当年保家卫国的将士们骑马踏过时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临近关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也愈加强烈,在一片黄沙之上孤零零地坐落着一座亭子,亭内有石碑。走近一瞧,果不其然,这便是“天下雄关”的石碑。相传在清嘉庆十四年,肃镇总兵李廷臣来嘉峪关视察防御体系时,被关城所处的雄伟壮阔之景而震撼,提笔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并做成石碑立于关西门外,留存至今,意义重大。仔细看石碑上镌刻的字迹,许是因为年代久远,风沙吹扬的缘故,早已模糊不清,伸手去触摸却能感受到那岁月打磨、历史变迁留下的痕迹,让人深受感触。走进关城,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层又一层高高筑起的城墙,站在城墙下仰望,城墙之高,墙体之厚,墙面之宽令人顿时肃然起敬,两边的长城更是横穿大漠,与那连绵起伏的山脉连为一体,就如诗中所言“两翼张开西域跨,漠野天然三舍”那般气势宏伟、雄浑壮阔。让人惊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当年,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以后,在这一片戈壁之中选址建关,以起到防御外敌,固守边塞的作用,于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城池在丝绸之路的要塞上悄然落坐。三重城廊,内城外墙,城壕壁垒,威武雄壮的关城就这般伫立于此,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接近。漫步在关城内,看着那铺满暖阳金光的古铜色楼阁,屋檐飞立,层层叠叠,这样构造精细的楼阁在600多年前不知耗费了冯胜大将军的多少心血才得以问世。而那古城墙壁上整齐的土砖纹路,记录下了无数将士在此保家卫国时的思乡之情,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这里历经时光沧桑的打磨,百年复一日的守护着这片西北大漠的安全,却越发变得精致起来。不管目光所及还是手之所触皆是一片壮阔。登上城楼,瞩目远眺,左边是连绵不断的祁连白雪皑皑,右边是此起彼伏的黑山威严壮阔,一望无际的戈壁内心颇有荒凉悲怆的感觉,所谓“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一定就是这样的意境了。不论是发出“东南谁比此关雄”赞叹的林则徐,还是惊呼“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的裴景福,历代登上嘉峪关城楼的文人骚客,那时的心境在这一刻仿佛都了然了,如果说高山、大漠让人感到苍凉,那天边的日出日落定是最令人迷恋的一刻了,不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落,在这一片大漠之中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关城城内各种府邸、楼台数不胜数,而其中很值得一提的便是游击将军府和戏台。游击将军府于明隆庆年间建成,是嘉峪关军事防御的指挥中心,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游击将军也是在此做出了无数个保家卫国的决策,走进游击将军府,能看到一幕幕真实生动的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塑展品,行于其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年这里的日常事务。戏台则是当年为关内士兵和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或许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身处位于荒漠的孤城之中,这是人们唯一的轻松时刻了。诺大的戏台上,演戏人生动的表演使得人们穿梭在一幅幅画面之内,感受关城士兵们的生活,感叹世事变迁的历程。关内的景色悲怆厚重,而位于关城外不远处却有着一处清新之地―九眼泉湖。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今朝都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最早之前选择将关城修建于此的一大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九眼泉百年来不曾枯竭,嘉峪关因身处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这里降水量极其稀少,而戈壁滩又因天气干燥,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的十几倍,这般特殊的环境和天气于当时驻守边疆的将士们而言无疑是有着极大的挑战和威胁性。所以九眼泉的存在,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存在。九眼泉的风景与宏伟的嘉陵关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景,一半似火焰,另一半则似海水,站在九眼泉的林间小道一眼过去,碧波荡漾,湖水被微风轻拂泛起阵阵涟漪,如果不是因为眼前还能望见壮观的关城,会产生一种身处于江南某个静溢小镇的错觉,萧瑟的树木、茂密的芦苇荡、飘零的落叶,无疑是别有一番韵味。所以说在关城,也能享受到不一样的深秋。九眼泉抚育了600多年前誓死抗争战斗的将士们,如今也将这里的片刻美好分享给过往的游客,生生不息的河水是来自于祁连雪峰和冰川所融化的雪水,如今也作为西北重要的预备水库,为周边生活的居民坚守住一片清凉。为什么会取名九眼湖呢?并不是因为真的有九片湖泊,而是在古时,九就代表了无限大的数字,这个名字也象征了这里地下湖泊的数量之多,水源在此也比较集中。眼观嘉峪关,多年之前将士们留下的呐喊声从此让这里变得波澜不惊,越过时光沧桑,任凭岁月风吹雨打,它也有着一种历经磨砺后的沉稳含蓄美。耳听九眼湖,阵阵驼铃清脆温柔而过,让所有的生命在这片干旱之地尽情漫舞,它从容淡薄的芳华亦生生世世陪伴着这片满目宽阔的戈壁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BznA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