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康书法赵占康|书法:行、草

本公众号管理员、编辑:悟空7宝 21158919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以及出处。 赵占康 1964年生,洛阳人。 自幼习书,遍临古今名家碑帖,尤善行草,其书法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独具风神。 龙门燎原书画院副院长兼理事 河南省书法家
原标题:赵占康|书法:行、草本公众号管理员、编辑:悟空7宝21158919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以及出处。赵占康1964年生,洛阳人。自幼习书,遍临古今名家碑帖,尤善行草,其书法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独具风神。龙门燎原书画院副院长兼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Kaywe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