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字帖王羲之《得示帖》临摹经验

《得示帖》可能是胡老师最心仪的帖吧?!每次讲到这个帖眉眼里的微笑掩饰不住,如数家珍一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读。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到“吾亦劣劣”声音都会不自觉地提高,然后舞蹈般地临几处转折的变化。还有“迟”字,老师总是止不住的赞叹,“太美了!你
原标题:王羲之《得示帖》临摹经验《得示帖》可能是胡老师最心仪的帖吧?!每次讲到这个帖眉眼里的微笑掩饰不住,如数家珍一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读。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到“吾亦劣劣”声音都会不自觉地提高,然后舞蹈般地临几处转折的变化。还有“迟”字,老师总是止不住的赞叹,“太美了!你们看这些发力点的变化,这里过来,往上走,又变方向……”还没入门呢,哪里看得懂,看到老师的兴奋劲儿,再看字帖,似懂非懂。现在总算懂点了,今天就来解读这个帖。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释文大意:受到您的来信,知道您的病情还没好转,我非常担心。我的状态也非常不好。明天日出后才能出发到您那去,因为不能接触雾气。等待(五石散)药性发散(身体恢复)。王羲之敬上。一.《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倚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作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仔细看铅笔箭头部分,第二画收笔形成三角形的原因是回锋、挑笔找竖画的动作。最后的点箭头所指处有小的收笔动作,找下一个字的笔画。1,指的竖画,为什么是饱满的圆形的呢?因为笔锋有旋转动作。2.往上挑的这个动作,和第二画衔接的地方有驻笔停留,调峰换面的动作。3.这个动作笔锋从开始的向右偃仰,行走渐渐立起来,转锋,提笔慢收。这是古法的典型动作,宋之后就变成提按,转过来转过去,啰哩啰嗦的程式化动作了。试着写写,还真不容易模仿。关于这个使转的技术,胡老师有一段视频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乍一看此帖,字眼是浓重的“雾”字,第二眼再看,是精致秀美的“迟”字。这些数字就是胡老师说的动作转换处。一个两厘米左右的字这么复杂,现代人写字太假大空了,应该反思啊!胡老师每次看到这个字简直是陶醉,说像芭蕾舞的人。老师的想象力太丰富,字能联想到小鹅,小鱼儿……在老师的眼里这些字都是活的。试着写一下“王”字。毛笔的弹跳让这个字特别灵动,这是放大写的,如果还原成一厘米高的小字,就用了笔尖一点点的毛,所以要“提的笔起”。二.《得示帖》在处理字结构方面手段丰富且精彩,总体上呈现收左放右势态,细节处理微妙多端。(不一一例举了)三.《得示帖》书风遒丽,初不欲草,草不欲放,有张有弛,有缓有急,运用之妙,自出胸臆。数字草书,流畅纵逸,发挥了字势的结构美。《得示帖》、《二谢帖》、《丧乱帖》三帖是王羲之行草书的代表作,忽简为草,忽繁成行,或连成一片,或字字独立,兴之所致,变化无穷,感情收敛自如,其字群大多是三角形结体,更能显示出王羲之思绪的跌宕起伏。​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OL2gr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