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像老年人自2000年来,我们这代年轻人像做了一场梦

做書按:2018,有预言说中国即将成为时代舞台的中心,或中国经济牵一发动世界全身,这些宏大的断言砸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怎么听都像沉重的问号——我们须以此为荣?我们为何狂喜与颓丧、愤怒与懂礼貌、罗曼史与相亲、理想与买房等等为何交织在我们身上
原标题:自2000年来,我们这代年轻人像做了一场梦做書按:2018,有预言说中国即将成为时代舞台的中心,或中国经济牵一发动世界全身,这些宏大的断言砸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怎么听都像沉重的问号——我们须以此为荣?我们为何狂喜与颓丧、愤怒与懂礼貌、罗曼史与相亲、理想与买房等等为何交织在我们身上织成了一件异常健美的紧身毛衣,在喘不过气的束缚中,回望2000年划出的千禧年就像一场梦,这场梦被融进了周嘉的新小说《基本美》中,书中的叙事者穿梭在北京奥运会,郊野音乐节,城市马拉松和低像素电子游戏的场景之中,曾经的大众偶像与地下青年文化交织成时间的舱体。这个是否能听到年轻人的问题: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如何在下沉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纪念碑?我在读小说的时候,很喜欢模仿其中一些人物的行为,你也会吗?在做完《基本美》这本书之后,我就干了一些平常不太会干的事,比如:去听马三立在七十九岁时表演的关于吃饺子的相声,学习罗大佑在91年赈灾演出《皇后大道东》时录像中魔性的舞步,以及总想用“朋友,你好!”来跟人打招呼。但是我所做的最奇怪的事情,还是在看了小说其中一篇《假开心》的结尾之后中了邪,也去注册了一个婚恋网站,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在上面找到一个像小说中的小山那样可爱的男性。结果当然没有啦!还被红娘们用电话狂轰滥炸了三个月……《基本美》就是这样一本小说集,美丽的过去,年轻的世界,头顶的银河照耀着无尽的防洪堤,了不起的年轻人们在低像素的游戏地图中冒险,一同寻找灯塔或者UFO。就是那样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人忍不住想要走进去和主人公一起嬉戏畅游,或者以一种有点蠢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那样的人。作者:周嘉宁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虽然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周嘉宁和她的小说人物都越来越具有一种典型的斯多葛主义人格,他们在充满无聊的噪声的世界中,如同忠实的老狗般践行着一套属于自己的隐忍、自律,和具备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并且时刻警惕着那些貌似同盟,却从根本上是两个方向的浮躁意识。但在核心,却总是保有此类腾空的热望:不断追问何谓青年,和何谓理想的青年生活,希望大家都可以“站在一个山头,站在界限的一侧”,打破孤独、失望、颓丧,这些时代的主题曲,并最终使得年轻成为了她本人和她小说人物的一种品质。与社交网络、聊天工具和智能手机一同诞生和成长的千禧一代,面对的是一个时间更加疯狂加速向前,人人永远保持在线的时代。我经常想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小说书写出来的样貌,从未来五十年之后往回看,应该是怎样的呢?比如,“短信一代”的口语还是前互联网时代的那种口语吗?还是说,当我们通过打字所输送出去的文字慢慢多过于直接口头的交流之后,聊天工具上的那些书面文字会慢慢变成我们这一代的新的口语吗?2007年《三联生活周刊》这一期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杂志”以及,如果必须面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存在的基础不断被科技侵蚀的事实,那么,除了像后现代论者那样抱怨自己原子化和单面人的悲惨宿命,还是否有可能在这样的现实之上,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其实也不乏美妙的人类关系?我自己每次在读《基本美》同名短篇的开头时,对于一种建立在距离感上的美好关系的存在,都会因为周嘉宁的乐观,而被催生出一种愿意为之奋斗的积极情绪。前情是主人公致远听说了久未联系的朋友、乐队主唱洲去世的消息。在跟年轻的同事们打完一场篮球后,他推辞说要工作,独自回到办公室,打开信息流,重新找到那条由洲的家人发布的布告。在一系列背景信息的铺陈之后,周嘉宁的叙述进入到这样深情的段落:洲没有死在香港——不是唱过,“死也要死在我美丽的香港”吗?——而是在柏林。虽然是异国他乡,却是一个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缺乏想象力的地方。结果媒体的报道也千篇一律地乏味和恶意,仿佛在暗示着故意隐藏起来的真相。毒品。抑郁症。桃色新闻。财产和版权纠纷。不是这样的!致远感觉到心中的哀鸣。即便人们借口说他人的内心世界是幽深到不可被探知的黑暗,致远也清晰地知道,不是这样的!一想到自己曾经是这个行业链条的一部分,即便是一颗从未被拧紧的螺帽,他也感觉自己不能被原谅。连同对无能为力和不遂心愿的维护和辩解都不能被原谅。致远这样一种挂念着洲而无法原谅自己的深切的友谊,与《白鲸》中以实玛利和魁魁格之间的伟大友谊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周嘉宁在此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当代生活的距离感,消除掉了人类关系中的那些过度挤压和过度沉重的部分,但同类之间的彼此呼唤,却如同星星之间的引力般一直存在着。当代大城市里愈加快速的生活,很可能再也无法自然孕育出19世纪小说那样宏伟壮丽的叙事了。那些本该辉煌的英雄主义时刻,一次大都市机能系统的混乱就可以轻易打散。但是幸好有周嘉宁这样的作者,把那些看起来最普通、最分散、最碎片化,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至为重要的时刻挑选、整理、组合起来。让这仅属于我们的此时此地,短暂地有了些许意义。最后还有一个可以分享的小故事是,在正式开始做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我好像亲身经历过一个典型的“周嘉宁时刻”。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跟周嘉宁还有一个来自过去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外国年轻人,在一个位于二楼的居酒屋里吃饭。各种东西都很好吃,大号啤酒也都喝了两三扎。我们共同使用着英语这毫不亲切的第二语言,试图讨论乌托邦、核试验、资本主义和戴着红领巾的童年等乱七八糟的话题。但其实一方面我并不知道我蹩脚的英语是否能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也在试图用这一缺陷作为借口,隐藏起我并非通盘认同对方的事实。后来那个餐厅里的人渐渐都走空了,就剩下我们这桌和旁边桌的四个上海老阿姨。她们好像在彼此鼓劲,在衷心鼓舞着对方:“你最近越来越年轻了”,“你儿子对你很好”,“你可以四处旅游”等等,最后的结论是:“我们都很成功,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总之是非常温馨而豪迈的场面。周嘉宁给我们翻译了这俨然上海话高龄版的SexandCity的一幕,我们一起大笑了起来,之后大家陷入了一种似乎可以通向永恒的静默。但是在这静默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对他们的强烈的友爱和理解,我甚至相信这种友爱和理解是可以反过来的。多么陌生而珍贵的情感啊。而且我觉得更为奇妙的是,这不正是典型的周嘉宁小说时刻吗?新世纪中国的超大型城市里,彼此坐得很近,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们,因为交流的不通畅和交融的文化所产生的微妙卡顿,在一种距离感之下,却很奇怪地转变成为对彼此的善意。窗外,那种上海才有的好看的街心小花园闪着金色的光,店里放着90年代的日语流行金曲。当时好希望这一刻能永远停留下来喔。可能《基本美》就是很多很多个这样的现实中的时刻,被精心组合搭建之后的一个实体存在吧。我真的很高兴有这本书的存在。/新书推荐/《基本美》周嘉宁著出版年:2018-4页数:256定价:42.00周嘉宁短篇小说集《基本美》,理想国4月出版,其中收录的短篇小说《了不起的夏天》,首发于《收获》2017年4月,被青年学者杨庆祥称为“这个时代不可绕过的短篇小说,讲述21世纪青年的精神生活”。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如何在下沉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纪念碑?周嘉宁短篇小说转型力作,不可复制地书写八〇后青年一代的心灵与漫游。一场世纪初的漫游,介于即将失去的时代与正要开始的时代之间。从上海,北京到香港,可爱平凡的年轻人在规则的缝隙间呼吸,嬉戏,仿佛青春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比从未被命名的巨型动物出现在眼前的震撼和迷惘,或者站在林间空地时,头顶的银河。在《基本美》中,周嘉宁于千禧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尚未被定义的状态,以一种轻盈,逆流的语言,标记出他人与自我,意义与美学的崭新边界。作者|张诗扬,理想国编辑,编辑的图书有:《基本美》《郊游》《第一个坏人》《时光列车》《只是孩子》等。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jyp6N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