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黎光村上门服务观澜石岩两个黎光村

来源:观澜公共事业办、山湖石岩 黎光 深圳有两个黎光村,一个在观澜,一个在石岩。 观澜黎光村位于观澜办事处北面,距离街道办事处约 5 公里。相邻自然村有库坑、陂头吓、桂花、福城章阁、东莞塘厦大坪。 石岩黎光村位于石岩街道东南部,石岩
原标题:观澜石岩两个黎光村来源:观澜公共事业办、山湖石岩黎光深圳有两个黎光村,一个在观澜,一个在石岩。观澜黎光村位于观澜办事处北面,距离街道办事处约5公里。相邻自然村有库坑、陂头吓、桂花、福城章阁、东莞塘厦大坪。石岩黎光村位于石岩街道东南部,石岩河南岸,距离石岩街道办约1公里。相邻自然村东有塘坑村、西罗租村、北官田村。观澜黎光村村名来源黎光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始祖刘念东跟随姑姑来到陂头吓老围谋生,替人家放牛。在地名\"荒村\"这山头,看到对面起伏高低的山腰适合居住,就在那里建房,慢慢形成一个村子。因原来村子太穷,觉得原来的村名不那么好,全国解放后,好像见到了黎明的曙光,故改名为黎光。黎光村主要山岭有木沟柴(又名坳背山)海拔180米。主要河流有黎光河,在村东南面。水库有三坳水库。建村至民国年间,属东莞县塘厦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宝安县观澜乡。1958年,属宝安县观澜公社。1977年,属宝安县观澜镇。2015年,属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黎光社区管辖。2017年1月1日,属龙华区观澜街道办事处黎光社区管辖。历史上,村民传统经营种植水稻、种菜、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养鱼。现时经营工业为主、兼营商业。1992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1998年通自来水,1955年通电话,1980年通电,2001年通网络。黎光村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15座。客家碉楼特色炮楼2座,各占地50平方米,老村、新村各一个。黎光村主要姓氏为刘姓,约300年前从广东五华迁移至广东宝安,后迁移到现住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453中:男性217人,女性236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1450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114人,华人华侨有7人,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美国、苏里南。世居民族有汉族,世居民系为客家民系,本地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黎光村现存刘氏宗祠,始建于民国,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经火灾烧至坍塌,只留下遗趾,没作宗祠使用。当地居民一年中参与祭祀活动次数1次,具体时间为清明节。黎光小学黎光距离圩镇比较远,和相邻的村庄也有一定的距离。自古以来就比较独立,解放前就有私塾,培育姓刘的子孙。解放后,全民大办教育,培养人才。1952年初,相邻的库坑村联合了桔岭村、大水坑村、新塘村、章阁村等村子利用桔岭庙开办库桔小学,是一座较有规模的学校。但是,黎光村要到桔岭庙去有4公里多路程,小学生上学单程要走一个多小时,只能在自己村里办学了。黎光学校学生来自黎光村和邻近的陂头吓村,学生人数只有五、六十人。学校上不了规模。只能办一个复式学校,一个老师要教两三个班级,非常辛苦,而且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学校校址设在黎光新围,和村民的房屋相连,几间平房,就是学校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即文化革命后期,提出\"教育要革命\",在家门口办学。黎光隶属于库坑大队。库坑大队在黎光新村以北办了一个林场,这个林场是库坑大队的中心点,要办教育,就设在中心点,就设在黎光林场吧,这就是库坑附中。几年后,库坑附中搬到新圩,黎光又只办小学了。八十年代,黎光村得到上级的支持,学校搬到了一个小山头,比较独立了。学校环境逐年得到改善。到九十年代,学校规模太小,不适应当时的形势,要把学校教育办得有规模,就把黎光小学合并了。黎光村离库坑小学较近,但村民觉得现代有车辆接送学生,索性让学生到观澜二小读书吧。由此,黎光小学完成了历史任务而不复存在了。石岩黎光村村名来源黎光村始建于清中叶,其开基始廖维新祖从粤东北梅州兴宁迁来新安县乌石岩阳台山下,落籍开村,垦殖荒地。村子故名泥岗,因与“黎光”音同,后改为黎光村。现村于2005年之后在旧村西侧较为平缓地带新建和扩建而成。明清时期,黎光村属新安县乌石岩墟。中华民国时期,属宝安县乌石岩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宝安县官田乡。1962年,属宝安县石岩乡官田大队。1984年,属宝安县石岩镇官田大队。2004年,属宝安区石岩街道官田社区黎光居民小组至今。解放前,黎光村曾经开办过“聚英学校”,学生40多人。黎光村交通比较便利,沈海高速、县道石观路、乡道官田大道都经过该村。1960年代通电,1985年通自来水,1986年通电话,1995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1999年通网络。姓氏溯源黎光村主要姓氏为廖姓,其先祖宋代从福建迁移至广东梅州五华、兴宁,后来从梅州五华、兴宁迁移至东莞清溪,开基祖廖维新于清朝中期从东莞清溪迁至本地。黎光村廖氏世系:花公—昌公—敏公—三十三郎—仲远—安叔—四十六郎—德源—敬斋—思明—有诚—荣崇—文显—朝信—彗—佋—仕章—以良—言急—轩—维新。相传,黎光的廖氏先辈们在此开村居住若干年之后,没有遇上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份,经常遇到荒年,人丁又不能兴旺。长老们于是请来观澜马坜村的风水先生廖台水,在村前村后、山岗河边四周认真地查看,说:“难怪你们在这里发展不顺当,你们村整体形状属于鲤鱼形,对面官田村如同包公撒网,鲤鱼只能在网中挣扎。”问风水先生如何化之,风水先生说,办法就是在村西对着官田方向的那张大网处,修筑一条泥土岗,并种上簕竹,高二丈宽二丈,挡住大网就能发展了。那条泥土山岗就叫“泥岗”,该村就是“泥岗村”。黎光世居民族为汉族,客家民系,讲客家方言。2015年末,有户籍人口451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1000人。古迹遗存传统民居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保存有黎光老围40余间,位于石岩河南岸,南依羊台山而建,坐南向北,呈北低南高地势。房屋建筑为砖、三合土、木、石结构,多数墙体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少数使用清水砖墙,硬山顶两面坡,灰瓦覆面。黎光民居建筑深受本地广府文化影响,建筑式样及艺术装饰融合了许多广府文化的因素。如黎光老围43号民居,正面装饰门楣彩色灰塑,华丽繁缛而又写实,与广府民居完全相同,建筑式样、布局也与广府民居相同。永庆门永庆门位于黎光老村河滨南路31号右侧,曾是进出黎光的老围主门。坐南向北,始建于清代中期,1997年重修时外墙使用红瓷片贴面,现建筑仍保留清代建筑风格。为单开间单进深。面阔3.95米,进深5.73米。砖木结构,清水砖墙,木构屋檩架。围门正面前出廊,开凹斗式石质趟拢门,门额石匾上阴刻“永慶門”三字。石匾两侧各有一圆形风水孔。廊下门左侧有一石碑,上刻“水口大王”四字。围门内左侧有神龛。人字硬山顶,琉璃脊饰,绿琉璃瓦覆面。元贵家祠元贵家祠位于黎光老村河滨南路55号,为清代晚期建筑。坐南朝北,偏东25°。门厅平面呈凹字形,三开间二进深一天井两廊布局。总面阔9.48米,总进深10.44米。土砖木石结构,主体墙为三合土夯筑,正立面使用部分青砖,墙角、正立面墙裙处基础砌麻石,木结构梁架。门厅开凹斗式门,门额石匾书“元贵家祠”。檐壁有彩绘。门楼较小,硬山两面坡顶,平脊两端加博古饰,辘筒灰瓦覆顶。天井两侧各有一廊房,开门通后堂。廊房单面坡顶,覆盖灰瓦。前檐上部砌女儿墙,灰塑山水、花草、瑞兽等吉祥图案。后堂三开间,硬山顶,两面坡,平脊,辘筒灰瓦覆顶。前檐板雕刻花草。现为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廖氏宗祠廖氏宗祠位于黎光老村中部,始建于清朝年间,重建于1998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布局为三开间两进深一天井,砖混结构,仿古建筑,外墙贴红色瓷片,硬山顶,平直屋脊,两面坡,绿琉璃瓦覆面,仍作宗祠使用。黎光碉楼碉楼位于黎光老村河滨南路47号,建于中华民国辛未年(1931年),由一栋民居与一座碉楼组成,坐南朝北。民居单开间单进,面阔4.45米,总进深10.14米。正立面为清水砖墙,麻石砌墙裙、墙角。山墙为夯土墙。开凹斗式门,门上檐壁有花草、山水人物、诗词彩绘。檐板雕刻花草。硬山顶,两面坡,素脊,灰瓦覆面。博风处灰塑海草纹图案。碉楼位于民居后,有通道与民居相连。主体墙为三合土夯筑。面阔4.45米,进深5.08米。高四层。内部木板隔层,木梯相连。西面墙上开有排水口。顶部有女儿墙,外饰黑、红彩绘装饰带。护墙四面各设一“燕子窝”(瞭望及射击台)。顶上天台后半部建一两面坡房屋,硬山顶,平脊,覆盖小灰瓦。为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点。文化撷英麒麟舞麒麟舞是黎光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黎光麒麟舞从麒麟的制作、开光、参拜到出场、武术表演等,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套路。麒麟舞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表演,增添隆重热烈气氛;武术表演更是一项强身健体的活动,很有凝聚力和号召力。黎光麒麟舞具有岭南浓厚的民间喜庆民俗特征和崇尚礼仪谦让的优秀文化传统。黎光舞麒麟现已经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人传说1928年,羊台山脚下黎光村有一客家妇女名唤“白人”,全身皮肤雪白粉红。白人的丈夫出国到印尼三宝隆,她没有儿女,丈夫出洋多年,一直想与夫君团聚。为了祈求丈夫在外平安,她决定在羊台山顶建一座庙宇,可以经常站在山顶遥望印尼的方向,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于是,她每天挑块大方砖从黎光村后山出发,在半山休息时,就唱着动听的山歌:“阿哥出洋漂大海,三年五载不回来;线纱打结吞落肚,无人解得崖心开;崖在高山松树下,眼泪汗水落泪花;崖向苍天问句话,崖郎几时转屋家。”到了山顶又唱:“无瘾唔食这支烟,无秧唔莳这块田;阿妹敢登这条路,阿妹敢看这重天。”日落西山,白人十分忧伤。据说,白人的歌声深情抑郁,山谷回响,令人潸然泪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挑大瓦、石灰、河沙,几平方米的庙宇终于建成。庙宇置上香炉和神位,每逢初一、十五,她都会来到庙里,风雨无阻,拜佛时喃喃许愿:“十五十六月光圆,崖同情郎心相连;崖求天公来保佑,保佑阿哥赚大钱。”白人的事迹传开后,她的精神与毅力感动了周围许多村民,人们纷纷登山参观烧香,香火曾经旺盛一时。后来,白人决心前往印尼,数月过后,传说她在船上晕浪,最终遭遇恶徒杀害。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修建的这座庙称为“白人庙”。如今,庙已不在,但是,一位痴情女子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GqJW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