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和平山湖大峡谷哪个好那山那湖那丹霞(4)(行走攻略)

在嘉遁亭观景、拍照、吹风凉快后,我们折返向西前往细美寨。 (附) 细美寨的历史:明朝时,李闯王造反,有一家人为了逃避杀戮举家迁到这里,建了细美寨以求保全性命,因为这里地势险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军队杀不上来。后来明朝灭亡,进入
原标题:那山那湖那丹霞(4)(行走攻略)在嘉遁亭观景、拍照、吹风凉快后,我们折返向西前往细美寨。(附)细美寨的历史:明朝时,李闯王造反,有一家人为了逃避杀戮举家迁到这里,建了细美寨以求保全性命,因为这里地势险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军队杀不上来。后来明朝灭亡,进入清朝,天下趋于太平,这家人又重返家园继续生活。到了清咸丰年间,洪秀全造反,天下大乱,这家人再次回到细美寨躲避战乱......【追忆细美寨,下九九天梯】细美寨位于后山半山腰,是建于明朝的一座山寨。由于年久失修,仅存少量遗址。细美寨寨门扼守悬崖栈道之口,脚下就是九九天梯,个人感觉险如华山之西峰。一起去感受如何!沿折返之路西下,快接近细美寨时就能看到西坡山下的放鹤池以及远处的姊妹峰了。半山腰的巨石上“细美寨”三字提示我们到了。年久失修的明代细美寨上行拱门,当时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细美寨是上下阳元山的必经之路,寨子当时上下行均有拱门,是围绕着一块巨石而建的青砖围墙,带有U字形转角(现余部分),由于地势险要,成为易守难攻的军事关寨。细美寨脚下就是九九天梯了,天梯底部有一方中有圆、圆中有角的巨石,很是奇特。九九天梯、巨石和山下的放鹤池、远处的姊妹峰像一幅旖旎山水画融为一体,完美的山水画廊!这样看下去又是一幅天梯下远山的呼唤。走,下天梯之138级台阶,坡度有85°左右。瞧,小哈穿着一双宝蓝色绣花鞋站在九九天梯上憨笑。感觉不险,是吧。那再看这张呢,有点险吧,手可要撑住把稳咯,别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滑下来哦。瞧后面那位小心翼翼下天梯的是一位广东的田径运动员(国家二级)这位运动员走得多小心啊,哥们儿,把您在赛场上的勇敢机灵拿出来,大胆往前走。那就会:看见天梯、我不怕不怕啦,我神经比较大,我不怕不怕不怕啦......走近那块方不方、圆不圆的巨石——飞来石,抬头望去,巨石石缝似一线天的感觉。绕过飞来石而下就是玄机台了。所谓玄机台就是一布满深浅不一的坑凹向下倾斜的秃岩。行至玄机台看似有路,其实无路。必须回头是岸方为出路,这也许就是“玄机”的奥妙和禅意所在吧。玄机台的顶端悬崖上的铁链就像泰坦尼克号的船舷,这个好玩的地方小哈是不会放过滴,开始玩小哈版的泰坦:小哈的飞翔。运动员下天梯后累了,独自坐下观风景。听说他相机电池也没有了,索性在玄机台上躺下来歇歇,朋友,您歇着吧,我们要继续了。在玄机台上猛一回头,只见细美寨高高的挂在山间,九九天梯像两根火柴棍似的竖着搭在细美寨下,显得特别的”2“,但它和细美寨所构筑的战略意义却非同寻常。站在玄机台上从这个角度回望九九天梯和细美寨,是不是感觉特险了,我都不知是如何下来滴!反正我是不想再走一次了。从玄机台往下有一处岩洞——风车岩身洞,名字有点拗口。由于岩洞整体穿透了巨岩的下部,显得两侧通透,视线极好。洞内面积有30余平米,穿堂风非常凉爽。我开玩笑说:我有个设想,在这里建一个一室一厅带观景台的6星级洞穴酒店,生意肯定好,一晚18888元也会有人排队尝鲜的,到时就有不少的现代“山顶洞人”咯!这是在我设想的洞穴酒店内拍摄的美景,诱人吧。好了,快6点半了,还要赶路下山,就不乱想了......从九九天梯下来已傍晚6:45了,我们抓紧时间在天黑前去今天最后一个点——通泰桥,顺便沿途看看晒布崖,然后披着夜色观水墨丹霞,返回幸福楼结束第一天的游程。【通泰桥/晒布崖/水墨丹霞】从图上看通泰桥和晒布崖分别位于阳元山景区大公路的左右两侧。上下两图是下到山谷拍摄的细美寨和九九天梯山谷里没有什么风,比较闷热,6:45了,快步走出谷底前往通泰桥。在景区公路上小哈和李同学还不忘疯打搞笑......通泰桥位于阳元山西北面,站在往通泰桥的路上就能看见阳元山大石墙岩壁上的晒布崖了。所谓晒布崖就是大石墙岩壁上布满了平行的竖向浅沟槽,犹如大块布匹在岩壁上晾晒,故称“晒布崖”。这种崖壁沟槽是下雨时由山顶汇集的片状水流侵蚀和溶蚀作用而形成。晒布崖顶上为矮林灌丛,有乌饭树、乌冈砾等,崖下为阔叶林,有山合欢、鸭脚木、杉木光叶山黄皮等,崖底沟谷藤本植物发达,有中华猕猴桃、细圆藤、龙须藤、野木瓜、钩藤等,这里也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宝库。从这个狭小的地方我们要攀上通泰桥,本来有一条宽路,但较远,为节省时间,我们上。不到十分钟上到桥面,上面很平整,就像山区公路一样,在上面还真看不出是一座桥。在通泰桥上能近观晒布崖,远眺长老峰锦石岩景区。通泰桥桥面大约有6—8米宽,两辆小轿车并排通行应该没问题。通泰桥是一天生桥,是属于侵蚀石拱桥。目前,阳元山景区共发现天生桥七座,通泰桥是其中最大的。其石拱长50米,跨度38米,拱高15米,桥面最薄处仅3米。通泰桥是由于陡崖坡的岩块内往往有一些平行状的崖壁节理缝隙,坡上水流沿节理渗入岩石内,使节理外侧下部的岩石被侵蚀、溶蚀形成穿洞,再经过崩塌、风化,穿洞扩大,节理外侧上部的岩层悬空成为石拱而形成。力托通泰桥通泰桥桥面平整,造型天生优美,酷似我国的著名石桥赵州桥,被称为“岭南第一桥”!不过看过重庆武隆的天生三桥,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天逐渐暗了下来,我们返回。走出通泰桥景点,我们又看到了淡淡的彩霞。傍晚7:21分,我们出景区前,天边那最后一抹红!沿阳元桥一路返回,欣赏水墨丹霞:静静的水面,倒影清晰。暮色掩映下的丹霞山水平添了一层神秘与幽静,更似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晚上8:10分,看了一天美景,惊险、刺激、紧张、疲劳的我们,吃上了幸福楼的农家菜,虽口味不一定正宗,但我们却感受到了幸福与知足的快乐!休息、休息、明天见!【注】我们提前在幸福楼点好菜,然后在景区提前一小时告知客栈我们回来的时间,才能回来休息10分钟就吃上晚餐的,您不妨也试试。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lYjk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