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有高字的诗句&《诗经》里那些惊艳了千年的文字,到底美在哪里?_字帖

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头都因为有美好的诗。 回首我们华夏文明的源头,那一定是从《诗经》开始。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为不学《诗经》,就不懂得如何说话。 也许它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收益,但

原标题:《诗经》里那些惊艳了千年的文字,到底美在哪里?

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头都因为有美好的诗。

回首我们华夏文明的源头,那一定是从《诗经》开始。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为不学《诗经》,就不懂得如何说话。

也许它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收益,但却能于生命蕴含轻逸悠长的深意中,改变你。

它将生活的日常、大自然里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都入了诗:有生活中静与美,生命里喜与忧,爱与青春,态度与风骨……

所以,惊艳了三千年,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读诗容易,但是要真正理解直至吸收却实属不易。

临写,不失为细读精悟的方式,亦可以做到静心习字,提升修养。

于是,国馆团队耗时1年,决定以现代方式重返经典,打造了这套集 “习字、赏画、闻音”于一体的——“至雅诗经.有声字帖”。

不仅完整收录了 203幅诗经名物图,图解了世间万物的灵动,让每个翻阅的人都能了解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

内文中精准的生僻字注音,以及诗篇赏析,而且每篇诗词都附有 独家定制的配乐朗诵,在抄写、阅读、赏画、闻音之中轻松地领略诗经的美。

不禁让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读诗”!流传了三千多年的浪漫,竟然可以这样完整地 “声”情并茂演绎出来。

世界上最迷人的文字-诗经

以书法走进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愫之美“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季节之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些我们熟悉的:瓜果蔬菜、花木鸟兽鱼虫、男女之情、家国情怀、农耕生活、军旅情愫……

《诗经》一直为我们收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那份最质朴、最真挚的情与美, 堪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字帖的内容为诗经全本, 完整收录了305篇诗歌。选 用王汉宗硬笔书法字体,险劲的笔力,让你在习字时,感受到大师真迹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如大师亲临指导。

每天抄写一页诗词,不仅有助我们对抗浮躁,修心养性。长久坚持,我们都能写出一手好字,提升气质和修养。

过日子,总要有一点积蓄和储备,这是我们过日子的底气。

203幅诗经名画插图完整呈现

图解千古绝唱的美

《至雅诗经.有声字帖》完整收录了, 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撰绘的《诗经名物图》。

全 203 幅——也是公认的描绘《诗经》名物最为完整和精美的名物图。

随文彩插,附诗经名物简介,草木、野兽、飞鸟、游鱼直观展现,让我们习字读诗时,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此外,每个篇章都有专属的扉图,帮我们还原古时候的天地风貌,各国风土人情。

▲(风)钱汞的兰亭序图、(风)明 唐寅 山水人物纸本图等、(雅)赵佶 溪⼭秋⾊图轴、(雅)武元直 ⾚ 壁图、 (颂)马和之 周颂清庙之什图

一本会“吟诗”的字帖

独家定制配乐朗诵

令人吸引的地方在于它是本“会吟诗”的字帖。

当你翻开每一篇章,扫一扫扉页的二维码,便传来古典音乐伴随着感情充沛的朗诵,仿佛一下子穿越千年。

边写,边读,边听,在字里行间,在音频之间, 让人保持宁静平和的内心,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视自己的灵魂和世界的真相。

从中获得 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是这本诗经字帖的美妙之处!可见创造者的匠心和创新,如此巧妙地将古老用现代的方式结合,令人欢喜。

生僻字注音,简明注释

一眼领略“诗经”的美

大家都知《诗经》中生僻字、假解字多,读通、读顺实在不易。

此套解决了这些难题,每诗通过 精准解析+注释,让你明白诗篇的大致含义,在抄写时也能无障碍诵读。

同时 不再直译,以免破坏原诗意境。深入浅出,保留重要的注释,助你领略原味诗经。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解析: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所以,这也是一套 连小孩都适合读写的字帖,在习字静心的同时,还有配音指导。有人曾说过被诗经“喂养”的孩子注定气质不凡。

装帧优雅,美如诗经本身

值得收藏馈赠

清新的素雅封套,为著名国画画家居廉所绘——《花卉四屏》之四,画风高雅,美如诗经本身。

每一册的封面都采用压凹⼯艺 质感很好。

《诗经》作为中华民族首部民歌词集 故封面设计与五线谱 烫金工艺结合 自带高级感。

侧面装帧,左开本还原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

一套含有:《风》《雅》《颂》三册函套装

精美的《至雅诗经.有声字帖》,值得收藏馈赠,也是一份精致而有内涵的文化之礼,自用送礼皆宜。

诗经,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底蕴最精炼的语言。这般临写熟读,也是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便捷的方法。

至雅诗经·有声字帖

--

一本“会吟诗”的字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5kpY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