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没有一种生气是值得的

文 | 儒风大家 · 主播 | 善尼 生气让你受制于人。 巴甫洛夫是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他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给狗喂食的同时吹哨子。
原标题:没有一种生气是值得的文|儒风大家·主播|善尼生气让你受制于人。巴甫洛夫是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他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给狗喂食的同时吹哨子。这样多次重复以后,狗一听到哨声就分泌唾液。狗和哨声之间就建立了条件反射,这是低等生物的特征。同样的道理,习惯生气的人,事实上,在事件和自己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在这个条件反射中,人被事、被情绪所控制,完全陷入被动,成为情绪的奴隶。如果有人说了你不爱听的话,你就暴跳如雷,或者郁郁寡欢,你其实就已经受制于人了。别人知道如何激怒你,如何控制你。人与狗在意识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做自我的主人,而狗只会根据外界刺激,做出简单、固定的反映。因此,生气是最糟糕的,也是最无用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用一封书信就气死曹真,当然还有之前的三气周瑜。但他却没能用这种办法摆平司马懿。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因为路途远,大军补给非常困难,最好速战速决。司马懿和诸葛亮对此都了然于胸。为了速战速决,诸葛亮百般寻找机会决战,但司马懿就是紧闭寨门,一直耗着。诸葛亮派人因此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和梳子,目的就是为了激怒他,所以司马懿没有上当,坚持不出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曹真、周瑜和司马懿不在一个等级上。司马懿是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生气是不必要的。一位老妇人习惯生气,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候就会让她勃然大怒,她甚至觉得周围的人都在有意气她。有一天,她去找一位禅师请教。禅师慢慢听完老妇人的牢骚和委屈,把她引导到一间产房,忽然落锁而去,把老妇人独自关在屋子里。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门外始终没有动静。后来,妇人开始哀求,最后,终于沉默了。禅师始终没有露面。沉默了好久,禅师来到门外,隔着门对妇人说:“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禅师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禅师又来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啊!”禅师又离开了。当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时,还没等禅师开口,妇人就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事实上,生气是于事无补的,反而只会让事情更糟糕。长此以往,怒气也必然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正如中医所主张的,生气就是生病。气是百病之源,人们心中燃起的无名怒火,都是嗔心之毒。病是气出来的。很多人生气吃不下饭,可能引发胃病;甚至坐卧不安、睡不着觉,会得心病。肝郁、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都或多或少和怒气有关。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对于社会上的是是非非,不要太过执着,要看开。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越多,看不惯的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言语和行为,但却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宽容、格局更大。到那时,你会发现,为一些事情生气,是不值得的,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可笑的。▼点击下图即可免费收听十点晚安电台背景音乐|素雨《孙雪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作者-儒风大家,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主播-何善尼,治愈系温暖男声,每晚都会讲一个故事给你听,承诺坚持十年,你会是陪我到最后的那个人吗?微信号:何善尼(ID:shannidiantai).微博:@DJ何善尼。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B9Y6O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