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红叶几月最美【济南最美红叶之一】10月20日(周六):深山·古寺·莲花山圣水禅寺红叶节+五彩山村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的颜色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绚烂,也因为秋天的颜色最为短暂。 红叶,是万千叶中,最艳丽的一叶。 重阳,是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观看红叶的最佳时间。 章丘,垛庄,山峦起伏,红叶遍布。我选择了莲华山。 莲华山圣水
原标题:【济南最美红叶之一】10月20日(周六):深山·古寺·莲花山圣水禅寺红叶节+五彩山村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的颜色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绚烂,也因为秋天的颜色最为短暂。红叶,是万千叶中,最艳丽的一叶。重阳,是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观看红叶的最佳时间。章丘,垛庄,山峦起伏,红叶遍布。我选择了莲华山。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三面环山。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对一个喜欢自然的人来说,最吸引人的却是莲华山的红叶。陈毅曾经描写北京香山的红叶:“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莲华山的红叶,绝不输香山。2018年深秋时节,相约柳泉户外探寻济南最美红叶--莲花山圣水禅寺红叶节、网红五彩山村两大景区一网打尽,敬请关注【活动时间】10月20日(周六)【线路安排】上午莲花山圣水禅寺红叶节景区;中午餐自带或者景区用餐;下午百丈崖-五彩山村景区【集合地点】张店发车:6:30大润发-6:40博物馆西门-6:50植物园东门-7:20锦绣花园淄川区医院-7:30淄川体育场-7:35颐泽花园-7:40湿地公园【费用情况】【1】车费40元;【2】莲花山圣水禅寺红叶景区:50元(团队20元);【3】百丈崖五彩山村景区:40元(团队10元左右)【强度分级】景区线路、强度较弱、老人孩子均可以报名【出行方式】柳泉户外休闲领队【报名方式】【1】论坛内跟帖报名【2】电话报名:总店0533-7892011,东关店7892022【3】发短信报名:短信平台13034514749【4】微信报名:微信公众号zblqhw;微信办公号18653349086【5】店里报名:新星超市东关影院店广场东侧“柳泉户外”报名格式(网名+人数+上车地点+联系方式)【6】线路咨询:老驴头13969355701;呐喊15964480164【地点简介】【秋韵-莲华山胜水禅寺之红叶】《章丘县志.山水考》云:“莲华山在县治之南八十里,陟山四望,如十万芙蓉直穷天际。”主峰磨二起海拔763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山体像上下两起磨而得名。此峰又名灵鹫顶,盖因深山藏古寺,佛法大昌,誉满齐鲁而得名。其下诸峰如众星捧月左右环拱,朗若翠屏,双溪发流,清泉甘洌。麓脚横波,海山水库碧水悠悠。隔水远望,岱北诸峰云烟隐隐。岭间沟壑纵横,佳木葱茏,碑碣夹道,殿阁峥嵘,历来为佛道圣地,人间仙境。胜水禅寺位于莲华山楚峪之上,丹崖映辉,松柏蔽日,灵塔矗天,石洞幽邃。《县志.楚峪》载:“楚峪在莲华山南峪,有李开先《浩贤禅师碑铭》云:‘圣泉寺,按济出为楚,圣泉即楚水也’。”乡人以峪为名又叫楚峪寺。相传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先为胜水庵,住比丘尼,明代僧人住持,曾改名圣泉寺,清代僧道轮番进住,香火不断。寺院自古为齐鲁名胜幽奥之域,地灵人杰,高僧大德在此隐栖卜居,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浏览,留下许多人文古迹,传闻佚事。最著名的是明代永乐十年遗留的《浩贤禅师塔铭》。塔铭撰文题额者为明代永乐年间中顺大夫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此公为宣德皇帝的老师,曾书写永乐皇帝的长陵碑。书丹者为明代另一国手,时奉政大夫左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养正,他还在孔林中书写大成至圣文宣王碑。塔铭集两位明代艺术大师之大成于一身,弥足珍贵,堪称镇寺之宝。据《浩贤禅师塔铭》载:浩贤俗姓张,号聚堂,阳丘(今章丘)人,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圆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是中国佛教禅家临济宗黄龙派传人、心印相证的黄龙派开山祖师慧南大师的后世嫡传门人,明代著名的佛法宗师。铭文载其生前:“所至之处人见师如旧相识,莫不靡然心服,愿为弟子”。“自唐以来,禅宗盛行于世者,惟云门,临济两宗而已,除此之外,未有过于师者也。”可见其生前已是誉满海内。塔内瘗藏的灵骨舍利,是佛门的至宝,浩贤禅师身后能化出舍利子,足见其修行德望之高。胜水禅寺建于隋唐,盛于明清,毁败于清末民初。因年代久湮,当地百姓口语相传,又名处女寺、樗峪寺、出雨寺、初一寺等,名称繁多,莫衷一是。莲华山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区西南40公里、垛庄镇南4公里的黄沙埠村北侧,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方圆20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状如莲华,层层涌起,故名莲华山。一年一季,一季一秋,一秋三五日,红叶正当时。错过需等来年月,此刻正是好时节。垛庄,莲华山圣水禅寺山东人身边最美的秋景。静而幽深,道路多崎岖,红叶漫路,百丈红山,行之多时。着长袍,踏木屐,落秋雨而登山,采红叶归来,赏一叶而知秋最美秋于垛庄,红叶秋水,千山万壑,一叶知一秋,一山赏一季,一村居一世,一镇传千古,其名,美曰:垛庄。百丈崖水库位于垛庄镇,属于高山水库,海拔约500米。水库四周群山环绕,林木优雅,附近也有圣水禅寺等名胜古迹,尤其秋天的红叶比红叶谷更胜一筹。秋天的百丈崖,处处都透着红色,在淡淡雾霭中,远处层峦叠嶂,一山连着一山,一峰接着一峰,丛林茂密,连接成红色海洋,却是被秋风染色,像是渐变黄色、橙色、红色,煞是喜人,所以秋天到百丈崖是个不错的体验。五彩山村你听说过吗?这是章丘东车厢、西车厢、小石屋、十八盘、西里虎五个自然村以原生态的乡村和山林打造的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围绕着原来的百丈崖水库,山上遍布黄栌,进入十月中旬,红叶季进入最佳观赏期,山上还有柿子、山楂等农产品徒手可摘。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们仍匆匆错过,因为你相信命运,因为我怀疑生活。——顾城《错过》秋天,在我们济南大家纷纷去南部的红叶谷看红叶,人是那个黑压压滴多,其实,这个季节到处有红叶,只是红叶的有的分散不均,不如红叶谷集中,为了避免人多,我选择了人少的百丈崖,百丈崖的红叶依然不逊红叶谷的红叶之美丽,陶醉。金秋十月,层林尽染。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不能一睹那金秋漫山遍野的红叶或满地金黄,都是莫大的遗憾。带上愉快心情,背上行囊去大自然寻找色彩斑斓的秋色,在这个美丽如画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在红叶中相遇吧!相约14号星期天,相约驴友去百丈崖看红叶,去的速报名虎哥。让我们一起感受深秋的风景,偶遇在画中!【跺庄的山】在章丘境内,唯独垛庄的山不同于别处,从垛庄往南至齐长城岭都是一色的花岗岩,这里的花岗岩石有孔雀白、泰山青、将军红等颜色,泰山余脉就到这里终结。从海山湖往西的邵庄、下琴子村、上琴子、东西车厢、十八盘、团员沟大都是山下花岗岩山腰红页岩,山上石灰岩。黄沙埠、山圣圈、四麦腰、五射垛、官营、岳滋的群山都是花岗岩石。从北垛庄往北的石匣、胡枝子、东峪、南峪、乔子、西安、圣水泉、东西里虎、南明、北明、上下秋、十字口、蒲篁、南北石屋是清一色的石灰岩地貌。它与花岗岩地貌的区别是弱碱性土壤在这些山上不能种植板栗和松树。这里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谷子不同于别处,碾出的小米,黄澄澄,金灿灿,熬出的稀饭上面漂浮着一层米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粘谷子、黍子米作出的粘糕清香粘滑爽口,格外地好吃。在陡峭的山崖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有映山红、照山白、山丁香、连翘、金银花、盘龙参、沙参、黄芩、藁苯有些连名都叫不上来。在垛庄以南山上的松林里生长着蘑菇、马勃、黄花菜、在那些树干空空的老栗树上还生长着猴头,地耳菜,只要勤快到山上就能采到山珍。徜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奇石,如斧劈石、泰山石、钟乳石、上水石、百叶虫化石、响石、纹石。满山遍野种植和野生的核桃、板栗、苹果、桃、杏、梨、山里红、大枣、柿子、软枣、花椒、山桃梨果样样都有。在沟壑的地头堰边,家家都有小菜园,黄瓜、茄子、韭菜、葱一应俱全,天天都吃个新鲜。在深山的沟渠塘坝河道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鳖、虾、蟹。河里常有逮鱼摸虾抓螃蟹的孩童,最有趣的是夜晚提个灯笼在河边照螃蟹,个把时辰就能抓满一小水桶。放在油锅里一炸,吃起来特别的鲜。在大山里每到春天,就可以吃到山珍美食四鲜,薄荷芽、菊花芽、花椒芽、藿香芽,挂匀蛋糊在油锅内炸至金黄色,那薄荷芽清香爽口,菊花芽飘逸菊香,花椒芽麻香味美,藿香芽独特芳香,是四味风味独特悠香绵长的山珍美食。垛庄群山延绵,沟壑纵横,走进任何一个村落,都是群山环绕,只见巴掌大一片天,那挂在半山腰的村落,犹如“白云深处有人家”之意境。只有胡枝子、四角城坐落于山颠,视线就开阔的多了。有的村民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大山,从前有个人到垛庄赶集,鸡叫两遍就下了山,慌乱中穿上了老婆的花裤子,走了一大早才到对面的山头,发现穿的是老婆的花裤子,两手捧成喇叭状放在嘴边朝对面山头的小村喊起来,在家的老婆忽听老头子从远处传来喊声,马上穿衣服,发现自己的大花裤不见了,定是老头子穿错了裤子,老婆把狗唤到身边把老头子的裤子缠在狗脖子上,狗把裤子送到了对面的山头,老头把花裤子缠在狗脖子上再送回对面山头的村子里才避免一场尴尬,至今还成为人们传说的笑话,山里人说“对面山对山,一走大半天,隔山能说话,余音绕山间”。站在齐长城上向南北眺望,你会意外地发现齐长城以南山下的水向南流,齐长城以北山下的水迂回曲折地向北流去,这里就是齐鲁两国的分水岭。水乃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龙王把最勤快的龙分到了这里,翻云覆雨,惠泽众生。这里的村落泉水都很丰茂,岳滋是有名的百泉山庄,沟沟壑壑泉水淙淙。山里最有名的泉有,太平泉、黑龙潭泉、圣泉、琴泉、九龙泉、鱼花泉、黑牛泉、圣水泉......。每年的梅雨季节,很多人家里都有泉水外涌,有的从灶台下喷涌出来,家家涌泉,街街淌水,一派水乡泽国风貌,一直延续到秋后才停止喷涌。从七星台、岳滋、官营、流下来的水汇入百丈崖水库,从天门关鸡爪顶经麥腰、山圣圈和射垛流下来的水都流入龙王岭水库,两条水龙在海山湖交汇,东竖山子沟、南长沟也源源不断地把天来之水聚集于此。从北门关铜鼎山流下来的水经乔子、南峪、毛家庄、东峪汇入西巴漏河。正是来自垛庄的水经百石渠和胜利渠像二龙出须一样润泽着章丘的大片土地,两条渠道隐现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是勤劳智慧的章丘人民在山区修建的浩大引水工程,号称“章丘红旗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Gky1r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