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旅游攻略苏州旅游攻略丨爱上苏州博物馆的10个理由

有一种博物馆,建筑已经成为艺术,游人把它作为必打卡的景点。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处地方。 喜欢这里”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紫藤,至今每年花开。每年博物馆还会收集这颗紫藤树的种子,传递文脉,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创,供游人选择。 喜欢当时85
原标题:苏州旅游攻略丨爱上苏州博物馆的10个理由有一种博物馆,建筑已经成为艺术,游人把它作为必打卡的景点。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处地方。喜欢这里”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紫藤,至今每年花开。每年博物馆还会收集这颗紫藤树的种子,传递文脉,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创,供游人选择。喜欢当时85岁的贝律铭,为苏州博物馆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想。传统和现代就像是双面绣,在这里完美融合,使得苏州博物馆独树一帜,”建筑即是艺术“。喜欢陈瑞近馆长每次为展览写下的引言,文墨飘香,意味悠长。文物与文字交相辉映。喜欢这里的镇馆之宝,瑞光塔真珠舍利宝幢,装饰珍珠4万多颗,综合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叹为观止。喜欢这里的策展,2012年至2016年的重磅系列”吴门四家“特展,堪称艺术界盛世,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穿梭历史,得以一窥古人墨宝。喜欢这里的光线设计,玻璃屋顶、石屋面、金属遮光条,让光线有了丰富的变化,在博物馆里,走走停停看看,不经意就拍出大片。喜欢这里的山水意趣,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北墙之下为独具创意的片石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充满妙趣。喜欢这里的活动,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苏扇、做木艺、做刺绣…传统文化不应该束之高阁,需要传承给更多的人。喜欢这里的文创产品,文物、文化不再是不可触摸,以另一种姿态呈现,你可以在每一处”使用“文化。每次展览,看着馆长写下的引言,都足以让人回味,摘抄一篇,从中可见一斑:《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吴中一地,山水清嘉,园林静美。曲槛回廊、水边林下,在在皆有梅竹之景。《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尝过吴中,见士大夫家有好竹,便不问主人,径造竹下,啸咏而返。又城外西郊之邓尉山多梅,花时香风十里、一望如雪,清初鉴赏家宋荦巡抚江苏时探访其地,即以“香雪海”三字镌于崖壁——其声名虽曰后起,而作为赏梅胜地,实堪与杭州孤山媲美。夫竹之为物,直幹劲节、青翠婆娑,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梅之为物,则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律吕中得阳气之先。而当众芳摇落、霜雪凛冽之时,梅竹二物亦皆能不改其操,故并称岁寒之友。盖自然卉木之中,梅竹二物尤得天地造化之清气也。唐代以后,君子比德于竹;宋室南渡,文人每好以梅颜斋。而自北宋文人画兴起以来,梅竹二物作为文人标举风韵、辨正雅俗之四君子题材而一直备得青睐。其初北宋东坡、文同尤爱画竹,开墨竹一派,至元而集其大成,元之赵孟頫、李衎、柯九思、吴镇、顾定之,明之夏昶、文衡山乃画竹之道统,其后若鲁得之、诸升、郑板桥等皆各有妙诣。又据传北宋时有华光和尚,见月光映照梅影于窗上,遂创墨梅之法,其后专门名家如南宋扬补之、汤叔雅、元之王冕皆传其法,而明之沈周、文徵明、陈继儒,清之金冬心、近代之吴昌硕等,皆是个中高手。清风生于指间,人品关乎画品。本次展览特别遴选馆藏明清以来梅竹精品凡四十余件,形制卷、轴、册皆有,风格水墨、设色、双钩兼备:或一枝横斜,绰约自好;或老笔纷披,萧瑟有声;又有高士坐卧其间,佳丽徘徊其下者…披卷展对之间,观者定当可以赏其逸趣、会其清兴焉。在游人的眼中,苏州博物馆不单单是一座博物馆,也是一座美学馆。文艺爱好者们,如果来苏州,又怎么能错过这样一处地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b32k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