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有道 | “阳康”后咳嗽日久不愈,试试这些中医妙招_症状_患者_治疗

开栏语: 【 肺康有道】 专栏旨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胸部外科手术相关的中西医肺康复知识,教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管理等,还患者一个更畅通的呼吸。 临床案例 苏先生,45岁,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3周余,呈阵发性,时有咽痒,行胸部CT检

开栏语:

【 肺康有道】 专栏旨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胸部外科手术相关的中西医肺康复知识,教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管理等,还患者一个更畅通的呼吸。

临床案例

苏先生,45岁,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3周余,呈阵发性,时有咽痒,行胸部CT检查无明显改变,苏先生诉说乏力、咽痛、鼻塞流涕等新冠症状已消失,但咳嗽久久不愈,遂来询问中医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经久不愈有何治疗办法?

肺康解谜

一、何为感染后咳嗽,

“阳康”后为何易出现咳嗽经久不愈?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通常持续 3~8 周,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伴咽痒,常于讲话、运动、冷空气刺激时诱发或加重,胸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被认为与咳嗽受体活化、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粘膜神经末梢暴露等有关。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体内相关病毒就已经被清除,但咳嗽症状需要气道黏膜修复好才能得以缓解。西医治疗以抗组胺、镇咳药及减充血剂对症治疗,但治疗方法较为单一,对于有些患者可以减轻症状,而有些患者,则治疗效果不明显。

二、中医如何认识感染后咳嗽,

如何治疗?

中医无感染后咳嗽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的咳嗽病。

临床感染后咳嗽的主要症状是咳嗽,且以干咳为主,痰黏难以咯出、咽痒、咽干、口干等症状,与“风胜则痒”“燥胜则干”的特性相符。此类咳嗽的发生发展多因在感染初期即静脉滴注抗生素或口服大量清热解毒药物,表邪未去,而引邪入里,余邪留恋;同时,由于感染后咳嗽的迁延,致使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邪气留滞,致咳嗽迁延不愈。

因此,多数医家认为感染性咳嗽外因以外感风邪为首,夹杂燥邪多见,正气亏虚是导致慢性迁延的根本内因。感受外邪后最早期有卫表不和之症状,失治、误治以后卫表之象已不明显,病邪进一步发展可夹杂他邪,侵及他脏,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顽咳。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患者病程方面疗效显著。

1.中药内服

感染后咳嗽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疾病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多以宣肺疏风、利咽止咳为法,应用止嗽散加减;中期多以以祛邪扶正止咳为法,应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后期病久多以滋阴润肺为法,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2.穴位贴敷

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运行气血的整体作用。且穴位贴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药物首关效应,故使用广泛。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如定喘穴、大杼穴、膏肓俞、肺俞、心俞、膈俞和天突穴。

3.拔罐

拔罐疗法古称 “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腧穴,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背俞穴拔罐疗法可有效改善肺宣发肃降功能,扶正祛邪,顾护肌表,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表明,拔罐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拔罐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善过敏及气道高反应状态,这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一致。

一些临床研究证实,背部特定腧穴拔罐通过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缓解气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从而达到治愈咳嗽的目的。

4.饮食疗法

除了上述疗法外,食疗也在感染后咳嗽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根据个人体质、证候特点予相应的食物疗法,如表现为干咳少痰、口干等以燥邪为主要特点的患者,可予适量川贝、百合、雪梨、橘皮、白萝卜等养阴生津,润肺化痰的之品,如以下食疗方:

橘子梨子银耳羹

用料:橘皮50克,梨100克,银耳干15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橘皮洗净、切丝,银耳泡发;梨洗净、去核、切块,放碗中,加橘皮丝、银耳和冰糖,上蒸锅内蒸至梨块熟软即可。

功效:此饮可祛痰、止咳、润肺,适用于咳嗽、咳痰以及肺燥咳嗽者。

另外,饮食不宜肥甘厚味,或辛辣过咸,亦要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一起学中医

《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又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指出:“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云:“咳为气逆,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若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者,为熏蒸之气,清肃必伤,当与微辛微凉。”

《医宗必读·咳嗽》:“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

团队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主要开展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等)、心胸外科术后及围手术期(如肺移植术、肺减容术、肺部肿瘤手术)等的肺康复工作。

联系方式:020-39318650,020-39318654

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部3号楼6楼 。

肺康有道 | 慢性肺病排尿障碍,试试中医传统疗法--雷火灸!

肺康有道 | 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

肺康有道 | 气胸术后如何进行肺康复?

【医学指导】

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期作者简介】

蔡倩,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世中联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世中联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分会委员。

擅长:心肺康复及家庭氧疗指导,精细化运动康复指导,心肺运动试验,及运用中西医手段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宋玉迪,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广东省中医院李际强教授。

主方向:中医药治疗内科急症方向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热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

(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Rr8yxp3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