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案旁白台词汇总诗般的文案配上温柔的旁白...如果国宝会说话,来听听这些陕西国宝都说了啥~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 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 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 村落成了国 符号成了诗 呼唤成了歌 还记得这段话吗,这是来自于网红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第一季第一集。诗般的文案配上温柔的旁白,顶级的剪辑和
原标题:诗般的文案配上温柔的旁白...如果国宝会说话,来听听这些陕西国宝都说了啥~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还记得这段话吗,这是来自于网红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第一季第一集。诗般的文案配上温柔的旁白,顶级的剪辑和BGM,每一集的时间都完美的控制在05:15,偶尔一本正经地卖个萌。像听个小故事一样认识国宝,旁白既苏又萌。现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要来了!其中,就有来自陕西4家博物馆的6件文物。让我们来听听这些陕西国宝都说了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全球先导片7月2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将在央视一套、四套、九套、国际频道,以及各大视频网站同步上线。本季节目中,25件战国到秦汉时期的国宝将陆续与观众见面。其中,就有来自陕西4家博物馆的6件文物。身披铠甲、左腿曲蹲“放低自己”的跪射俑,两千年后破土而出的铜车马依然熠熠生辉,粗犷古朴的霍去病墓石刻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四神纹玉雕铺首,还有最早的石刻教科书和两千年前的“计算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亮相的这几件文物分别珍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茂陵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铜车马:当惊世界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珍藏1978年6月,一群考古人员在秦陵西侧进行钻探。在地下7米多深的土层中,钻探人员突然发现一个金光闪闪的金属圆珠,经过专家的研究,这个圆珠被定为马络,也就是牵马绳上的一个金泡。就这样,一个金属圆珠的出现,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重视,也由此揭开了发现秦陵铜车马陪葬坑的序幕。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作为古代马饰的器物被勘探出来:一个银泡、一片金块、一块金丝灯笼穗、饰有花纹的铜片……然后,铜车的车盖、铜马的马头、铜俑也一一显露出来。最后,当两乘金光灿灿、五光十色的大型彩绘铜车,以及8匹铜马、2个铜御手在7.8米深的地下被勘探出来之时,整个世界在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又一次的震惊了。铜车马曾经尘封地下两千年,破损锈蚀严重,残片多达3000多片。为了将文物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专家经过了长达八年的研究、保护、修复,1983年8月,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1987年5月,一号铜车马也修复完成,与二号铜车马一起对外联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展陈空间狭小,只能单一展示铜车马,不能全面地展示铜车马的文化内涵。加上游客人数众多,尤其是节假日人流量更大,展陈环境对铜车马的保护不利,游客参观体验也不佳。修建专题博物馆就是要解决博物院陈列展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负责人介绍,铜车马博物馆已经开建,新建成的铜车马博物馆将利用多种手段,多角度展现铜车马内涵元素,并利用数字技术,如VR体验,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国宝魅力。跪射俑:最好的保护就是“放低自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珍藏跪射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在秦兵马俑坑已出土清理的各种陶俑中,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文物专家通过仔细研究找到了答案,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l.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而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做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更不容易倾倒而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霍去病墓石刻:再现“骠骑将军”的赫赫战功茂陵博物馆珍藏霍去病墓石刻是一组纪念碑性质的大型石刻群。现存于陕西茂陵博物馆内霍去病墓冢两侧,包括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件,共计为16件,其中12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在惋惜之余,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茂陵东侧为霍去病修筑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连山一带战无不胜,威震匈奴。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种巨型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是一个仅有的特例。在这一组造型粗犷、形态逼真的大型石刻群中,卧马、跃马和“马踏匈奴”3件骏马雕像,可以看作是召唤、战斗和胜利3个阶段的象征,强烈地表现了称颂英雄击败匈奴的主题。那匹卧马虽呈卧姿,但扬颈奋首,似乎已经听到战斗的召唤,准备跃起直赴疆场。那匹跃马,前肢腾起,与其巨大的体量相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征服强敌的气势。“马踏匈奴”中的骏马,将敌人仰面压在马腹之下,满腮胡须的匈奴人手持弓箭,面目狰狞,扭动身体却无论如何也挣脱不了战马的重踏。“霍去病墓前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据茂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石雕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他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给我们留下了一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风格粗犷古朴、气势豪放的陵墓石雕艺术珍品。四神纹玉雕铺首:汉代最大玉雕铺首茂陵博物馆珍藏铺首,即大门扇上的衔环底盘。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则说得更明白:“门扇环谓之铺首”。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铺首多被制成虎、螭、龟、蛇等造型,寄希望于借助神灵之力,求得阻挡妖邪、安守门户的心愿。四神纹玉雕铺首是1975年在茂陵的陵园外城范围内偶然发现的。出土时方孔内尚留有经过切削的金属,推测其极有可能为汉武帝陵寝封大门上的物件,是从门扉上脱落下来的。铺首一般系金属铸成,用玉石制作的实属罕见,其装饰性已远大于实用性了。四神纹玉雕铺首呈青灰色,正面为四角弧圆、下有凸钮的长方形,图案为一尊粗眉鼓目、卷鼻龇牙的兽面轮廓;兽面上部饰卷云纹,两侧透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整个铺首表面纹饰凹凸起伏,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其形象充满神秘色彩。经科学检测,这件玉铺首的矿物成分、物理化学指标与陕西“蓝田玉”矿石的指标极为接近。考古专家表示,四神纹玉雕铺首是汉武帝茂陵陵园遗址内迄今出土的汉代最大、最精美的玉雕铺首,反映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审美情趣,极富艺术观光价值,它为研究汉代建筑史和工艺美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确为一件难得的稀世珍宝。《熹平石经》:最早石刻教科书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据记载,石经刻于46块高一丈、宽4尺的长方形石碑之上,共20多万字,因仅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所以又称‘一体石经’”。据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专家介绍,鉴于儒家经籍辗转传抄,发生不少谬误,东汉熹平四年,由议郎蔡邕主持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至光和六年告成,历时九年。然而,《熹平石经》刻立后不久,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始遭破坏。北齐高澄时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石碑却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长安,但营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1933年,于右任为抢救文物,慨然以四千银元从洛阳古董商人处买来一块略似三角形的东汉刻石,刻石为双面,一面刻《周易·家人》迄《归妹》十八卦,存二百八十六字;另一面刻《文言》和《说卦》,存二百零五字,经关中著名史学家张扶万确认此石为东汉《熹平石经》的一部分。且是数十年来出土《熹平石经》残石中字数最多一块,向来为书法界、考古界所珍视。1940年,抗日战争形势紧张,于右任为确保碑石安全,将其由上海转运至西安,后捐赠西安碑林。“《熹平石经》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是东汉时期尊崇儒学、经学发达等诸多社会历史原因所产生的文化瑰宝。”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王原茵说,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熹平石经》对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同时也对其后历朝历代以经典文献为内容的大规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象牙算筹:2000年前的“计算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说起算盘这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可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算盘之前,还有更为古老的计算工具,那就是算筹。1983年在陕西旬阳县汉墓中出土了28枚通体磨光、长短相等、粗细均匀的象牙算筹。它可以表示任何正负数,能够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解方程等复杂的计算。以“算筹”进行的计算称作“筹算”,算式有横式和纵式两种。横着的一根代表一,竖起的一根代表五,遇“0”则空,严格遵从十进位制,和现在的计数法实质是一样的。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说起古老的记事和计算方式,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用结绳来记录土地面积和谷物收货的情况。这种传统古老而神秘的记事方式至今仍被一些没有文字的文明所使用。著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也曾写过一篇科幻小说来表达这种神秘的记事方式。但结绳记事并非古埃及原创,据《易经》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到了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用楔形文字在泥板上进行计算。但是这些跟算筹比起来,就不在一个量级。前两者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和记录,而算筹则通过其特殊的摆法可以进行加减乘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计算器。www.sanqin.com.来源/记者:赵正耀本期监制/山丘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BkQrg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