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诗画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展

白百益简介 白百益,1963年生人,先后毕业于菏泽师专艺术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画学会会员,泰山当代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岱宗书画院副院长,泰山玉泉书院副院长等。 清韵恬淡 朴拙隽永 ——白
原标题:《艺展中国》白百益中国画作品展白百益简介白百益,1963年生人,先后毕业于菏泽师专艺术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画学会会员,泰山当代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岱宗书画院副院长,泰山玉泉书院副院长等。清韵恬淡朴拙隽永——白百益其人其画文/肖峻国画家白百益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和山水情怀。白百益生长在鲁西南一个乡村的农民家庭,作为弟兄姊妹中的老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一名乡村中学的高中生要实现“鲤鱼跳龙门”,摆脱农民的身份绝非易事。然而,白百益却在没有任何早期美术启蒙教育的情况下,因为一次机缘的偶遇而热爱上了绘画,并最终考取了菏泽师专美术系,后经山东师范大学的深造,终成出色的丹青妙手。《西部牧场》97x198cm作为一位国画家,白百益有着一般画家所不具备的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他自幼生活在农村,长期的劳动生活和乡土体验,使他对乡村的花草树木和昆虫鸟兽有着比一般画家更亲近的观察和认知,因而他的描绘乡村场景的小品往往妙趣横生,现场感十足,极具感染力;二是由于他大学期间成绩优秀,而非常幸运的从鲁西南被分配到泰山脚下的一所学校任职。在此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痴迷于泰山的雄浑与博大,足迹遍布于泰山的每一道山梁溪谷,倾情记录五岳独尊的伟岸风姿与四时轮转,以宠辱不惊的淡然与从容,书写自己所见、所思,经年累月的观察、写生和创造,使白百益逐渐形成恬淡平实的绘画风格,完成了从真实再现泰山风貌(形似)向描写自己胸中之山川丘壑(神似)的艺术创造过程。《三阳开泰》67x136cm沈宗鸯在《芥舟学画篇》中认为“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规模粗备,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才可几于变化”。白百益走上中国画职业道路已经三十四个春秋,岁月的磨砺和不变的坚守使他的画面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美学意象。他的以泰山雄伟山川为表现题材的山水作品,笔法老辣、风格朴拙,色调以墨色为主,画面富有层次感。构图方面,往往选取山势较开阔处的巨石或楼阁平台为中近景,远处更为峭立、悠远的山峰则高不见顶,预示画者始终处于攀登路途的自我写照,而画面整体上则给人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历史纵深感,与泰山所给予人的美学感受相得益彰。他的以飞泉、古木和奇峰为主题的画作,往往构图奇巧,出人意料。令观者无不拍掌叫绝,发出会心的惊叹。《雨后》67x136cm白百益农村题材的系列小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美学意境。这些精美的山乡画面大多通过儿童的视角来抒发,画面多掩映在参天苍劲的树木之下,几处温馨的村居、一群温顺可爱的羔羊,一条水草丰美的小溪,乡土生活的恬淡悠然跃然纸上。高大茂盛树木常占据画面的较大面积,与村居、人物、山羊、小溪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画面内容极为丰富。这类作品表达了画家对于乡村生活的怀念和浓浓的乡愁,而这些都是有着长期农村生活体验以及对于农民真挚淳朴感情的自然流露,由于发自“情真意切”的热爱,因而画面传达出感人的精神力量和朴拙隽永的意趣。尽管早已远离乡村,然而乡情、乡韵也早已变为画家艺术创作的源动力,他笔下的乡村虽较少绚丽的色彩,但是生机盎然、意境深邃,画面透出稚拙的自然之风和动人心魄的生命之美。《小溪》50x50cm作为一名在牡丹之乡长大的国画家,白百益笔下的立轴牡丹画格调高雅,画面清新婉约,笔墨层次丰富。与大多数一味追求华丽富贵的牡丹画不同,白百益的没骨牡丹画,构图简洁,布排精巧,色彩清雅,用墨讲究干湿浓淡的变化。其创作的绿、墨牡丹系列作品,一改牡丹画的俗气与匠气,表现了国色牡丹高雅飘逸、雍容大气的精神气质。《春》50x50cm《春2》50x50cm画品如人品。白百益为人神专志一,虚心静气,生性朴拙率真、淡泊名利,初识往往给人以木讷之感,然深入交谈便觉平淡中蕴含隽永,朴拙中不失风骨。其恬淡无为、至静至远的人生追求与山水、花鸟画创作实现了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从白百益近期创作的系列中国画作品看,他正在步入艺术创作的盛年,随着笔墨技法的不断纯熟以及绘画语言的日益概括凝练和个性化表达,他的国画作品正在受到业内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评价。我们期待着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画佳作。作品欣赏《山里小院》67x67cm《雨后初晴》97x97cm《坐看云起》98x198cm《雨中》136x67cm《清韵》35x69cm《山水》67x136cm《秋》67x136cm《秋山疏林淡烟幽雨》67x136cm《母子》67x136cm《童年》97x198cm《童年》50x50cm《农家》67x136cm《双栖》50x50cm《牡丹》50x×50cm《富贵吉祥》67x136cm充盈从容的笔墨风骨艺术格调——白百益先生的画作赏读文/鹿强一张宣纸挽留住了四季美景,一支画笔把人性的表达写透。最质朴,最精神就是最智慧的语言倾诉,从内心里向上升腾的丹青是大美而不俗的诗境流动。在收放自如的色彩构图间,我看到了泰山画家白百益先生对水墨的抒情方式。他在文化的“养”上,不断地开拓着新的境界。养山、养水、养丹青、养心境,在心的平淡处,走动着他拥揽春天的大美情怀;在求索的省悟中,把水墨的语言抒发为人的颂歌。他有自己的理念,不管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作品,他抓住了文与情这两条主线,向大气洒脱苍茫中追寻自我个性;把水墨的弹性与精神的自在畅想融汇为对自然及人文的理解与经营。我看到了他用笔用墨的胆,又读懂了他作品中用心用智的慧。在文化的味道上,给予了赏者以回味无穷,他的作品也如他敞开的胸襟,是把酒临风的咏叹!白百益先生的山水作品是很接地气而有内在语言把握的乡情抒怀。他生在乡下,长在儒风里,淳朴而亲切的民俗国风缭绕着他的创作心情。他说:他走不出故土的顾盼,走不出泰山之境,丹青岁月是他对美好的感恩。他的眼光放的很实在,又常回首,常放眼,他打量着宣纸上的天空,打量着自己的作品,象在读一阙宋词抑或是一首唐诗,如唔李白抑或是杜甫、东坡……白百益先生用心地养着他生命里的丹青,在岁月的水墨身影里,我读他的风骨。《艺展中国》展出全国一线艺术大家最新力作,是一线大咖与全国艺术同仁、藏家、艺术爱好者最直接最美的窗口,带最美的艺术展遍全国、走向世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aE82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