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脸适合的发型图片摧毁一个中年妇女有多容易?让娃哭就够了!

朋友最近崩溃了。 昨天打电话和我说: “莲子妈,我女儿好爱哭怎么办?特别特别爱哭的那种,一哭就吵着要我,爸爸抱不行,爷爷奶奶哄也不行。” 朋友二胎刚出月子,全程母乳,睡眠质量很差,整天还腰酸背痛。虽然家务有孩子爷爷奶奶帮忙,但她最糟心就是她
朋友最近崩溃了。昨天打电话和我说:“莲子妈,我女儿好爱哭怎么办?特别特别爱哭的那种,一哭就吵着要我,爸爸抱不行,爷爷奶奶哄也不行。”朋友二胎刚出月子,全程母乳,睡眠质量很差,整天还腰酸背痛。虽然家务有孩子爷爷奶奶帮忙,但她最糟心就是她两岁多的女儿,完全换了一个人。以前非常独立自主的一个孩子,现在动不动就要她抱。她现在特别害怕听到女儿说:“妈妈,抱我。”“妈妈,我饿了。”“我不要你,我要妈妈!”“妈妈~~~”她又担心又惊恐地问我:“莲子妈,我是不是不爱她了。”“不爱孩子”从妈妈嘴里说出来,其实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往往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适应过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尤其是还要照顾婴儿,很多妈妈也确实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的爱,在逐步的消退!当然,莲子妈也不另外。小鹿出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也有这样的感觉,很容易对莲子发脾气,也会在孩子们都睡着后的凌晨两三点来后悔,自己吃错药了要生两个。当一个孩子处于婴儿期离不开妈妈,另一个孩子又常常闹情绪,大哭大闹要妈妈,这时孩子们哭得越频繁,妈妈就越想远离。妈妈是人,不是神。应该适当地允许她做一个“不合格”的妈妈,让她有点时间和头绪梳理自己,重新整装待发。最近天气开始转凉,早中晚温差有点大。今天小鹿起床,因为先穿袜子,后穿衣服这件事,他哭闹了大半个小时,非得脱掉已穿好的衣服、裤子、袜子重新穿过。然后,我和他去吃早餐,他要自己来倒牛奶,奶汁撒了一身。本想着他衣服已经这个样子了,就任他去吧。结果,他哭吵着要换干净衣服。我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他:“吃完饭,我们再换。”但还是刺激了他的情绪,他哭得更厉害,叫妈妈也叫得更厉害。不得不感叹:孩子有时候真的太能哭了!哭着左一句妈妈,又一句妈妈,真的很折腾我们这些中年妇女。很多妈妈其实都有这种无奈夹杂着疲倦感,这感觉就像是自己身上捆了无数条绳索,被孩子的哭声“拖着”不情愿地往前走。心特别累!当妈以后才知道,孩子虽小,脾气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个孩子需要照顾,另一个孩子哭闹着也要妈妈,真恨不得一个巴掌打晕自己,不管不理不问。孩子哭,对于母亲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哭闹不止就是养育孩子遇到的灾难中的灾难。有时候真的就芝麻大的一点小事,都会让他大哭不止,导致妈妈情绪正能量急速损耗。比如吃饼干,不小心掉了一点;玩具被其他小朋友碰了一下;有时候他吃饭,好心给他夹一点菜,都能引起他嚎啕大哭。不间断,不停歇,边哭边叫:“妈妈,妈妈,妈妈~~~~”伺候情绪崩溃到大哭的孩子,很耗妈妈的内力。所以有妈妈说:看到孩子大哭大闹着找妈妈,不想安慰孩子,只想转身离去。甚至有妈妈还说:只要孩子每天早上大哭一次,她接下来一天的精力就被榨干了。“妈妈,我不会。”“妈妈,抱抱。”“妈妈,饿了。”“妈妈,尿了。”“妈妈,快来帮我。”“妈妈,怎么还不来帮我?”总有一句妈妈,会让你崩溃到完全失去风度。有人说二胎妈妈是九死一生,莲子妈更觉得二胎妈妈很多时候是死里逃生。面对孩子哭闹情况,妈妈该怎么处理呢?第一: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处境。情绪给人百万种不同的感觉,科学家把人类情绪归类成数个基本情绪,以方便人们辨认,比如:快乐、接受、恐惧、惊讶、悲痛、厌恶、愤怒和期待。孩子大哭不止时,要觉察自己到底出现了哪几种情绪?以便分析自己是否会做出下意识伤害孩子的行为。更要提醒自己:哭闹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委屈了,需要帮助;我难过了,需要安慰;我心情不好,需要被引导!当然孩子哭闹,妈妈不能忘记做两件事:一是告诉孩子,妈妈在;二是告诉孩子怎么做!第二:分析自己会不会在孩子哭闹过程中失控,重点是愤怒失控,注意自己的感受。在这里,莲子妈要重点说明的是:厌恶也是愤怒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情绪常出现在孩子不听自己指挥,孩子表现让人失望,不够“自理”或不是“最好”而被自己反感。管理情绪时,妈妈重点要意识到自己情绪形成的那一刻,意识到它的出现,而非让其累积而逐渐变得激烈,并在随后爆发。当妈妈试图责怪孩子的时,马上给出自己的意图,孩子哭如果让自己心情变得很不好,就看着他哭一会,等孩子声音小一点了,伸出双手,让孩子主动“投怀送抱”。在调整自己的时候,可以什么话也不说,就轻轻地拍打孩子后背。第三:在空闲时间写下孩子哭证引发某种情绪的想法。这一点对于妈妈来说有点难,但也是控制情绪最关键点所在,因为当妈妈开始思考,就会遏制住情绪进一步向愤怒方面发展。第四:反省“我可以用另一个更理智、平衡的方法来看待此状况吗?”比如:对孩子不回应,不做任何事,有冲突的时候,默默的看着。比如:放松。发脾气前深呼吸,在心里从一数到十,或者是数到二十。比如:反其道而行。孩子哭闹,你比他哭得更厉害,冷静自己然后以平静镇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你期待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你将会十分感激孩子给与的配合。只有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来得很正常,他才不会纠结于当前,而是往前看;只有妈妈给与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他才会从中获取经验,知道下一次该怎么做!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只有当儿童面临毫无准备、又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只有他独自挣扎着去应付的时候,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所以,孩子越难搞的时,父母越要换位思考。唯有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感受,才能把他和自己从坏情绪中引导出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n9EV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