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口不就结个婚吗?结果汾口人和威坪人干上了!淳安老乡您怎么看?

文章:《婚“礼”》 来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杨茜/文 王建才/摄 一 锣鼓喧天,炮竹声声。 每逢农历带六或八的日子,淳安汾口镇上的喜事就特别多。 不是哪家闺女出嫁了,就是哪户娶了新媳妇。 75岁的郑以初,是个读书人,在村
原标题:不就结个婚吗?结果汾口人和威坪人干上了!淳安老乡您怎么看?文章:《婚“礼”》来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杨茜/文王建才/摄一锣鼓喧天,炮竹声声。每逢农历带六或八的日子,淳安汾口镇上的喜事就特别多。不是哪家闺女出嫁了,就是哪户娶了新媳妇。75岁的郑以初,是个读书人,在村子里乃至镇上都是有名气的。他总是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赶场子一样参加各式婚礼。有衣着暴露的年轻人在舞台上扭动身子的,也有新郎背着新娘满场跑的,更有新婚夫妻现场大吵大闹的。他不是一个古板的人,表面上,他一边笑着一边鼓掌,却也在心里默默叹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没人记得了。同样是喝喜酒,73岁的威坪镇汪村人徐文平,没有郑以初的那份叹息。谁家办喜事,能热闹上好几天。淳朴的农民,总是热心于帮忙张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豪华车队变成了抬着红色樟木箱子的迎亲队,新娘的白纱换成了喜庆的红色中式礼服,就连讲排场的酒席都按照过去习俗开始上菜。徐文平笑得满脸褶子,跟差不多岁数的老伙计们感叹:这日子算是越过越回去了。一条时间线,出现在了不同空间里,有些恍惚。同在淳安,汾口和威坪相距不过60多公里。别说现在,就算放在百年前,两地的风俗习惯也颇不相同。只是如今,很少有人记得罢了。二郑以初不古板,却执拗。最近,他奔波于县里的各个村子之间。他正在为编写《淳安村落》而搜集资料。他喜欢听更老的人家讲故事,尤其是解放以前的故事。他有私心,想把过去的东西给拾起来,于是从“繁文缛节”的典型——婚俗开始。他生于解放前,是家中的老大。父母结婚成礼在1943年。即使在社会动荡、物质匮乏的年代,该有的风俗规矩一个都不能少。父亲——23岁的郑立标,母亲——19岁的余新元,在媒人的撮合下,定亲了。别看郑家是贫农,但家里养着一头牛,说明这是一户勤快人家。岳丈看中了郑立标的老实本分,自然还有一点,相貌周正。算得上是中农的余家,这回是下嫁女儿了。结婚那天,清秀的姑娘穿上了红色的棉袄,还用红纸抿了红唇。这是姑娘唯一一次化妆。从娘家出门,是一段漫长的路。新娘的脚不能沾地,怕把家里的福气给带走了。幸好姑娘不重,哥哥把她背上了轿子。临近的镇,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是全靠脚力,花费的是时间。轿子里还得备着镜子、梳子、枣子和饼。吃食是为了填饱肚子,不仅仅是新娘的,还有轿夫的。吃了东西,轿夫们会抬得稳些,否则轿子会晃得让人像坐过山车一样。“长途跋涉”后,到了夫家,新娘的双脚依然不能着地。这时,一对善讲利市话的“利市人”出现了,他们手上会拿着两只系在一起的青布袋,内装五谷或只装稻谷、玉米。一个在新娘前,一个在后,传递布袋铺路。讲究的是,传布袋的一定要过新娘头顶,轮番替换,一直传到祠堂拜堂,再到洞房门口为止。当然,这利市话也不能停,“传袋传出轿,吉日大发兆”,“家有千金长万两,外有千斤长万担”……传袋,谐音“传代”,表示夫妻百年好合,子孙代代相传。花轿抬进门,合时合利好团圆。而在威坪,新娘可是“潇洒”、“自由”的,可以自己上轿、下轿,也不怕别人指指点点是个大脚姑娘。有趣的是,陪嫁的物品中,有人会准备棺材,有种“满路嫁妆”的味道在内,大户人家才会这么做,但也撇清了和娘家的关系。三红红的烛火在案头,红红的双喜映眼中。美好的画面里传出了隐隐的啜泣声。姑娘脸上两行泪,看得惹人怜。对娘家的不舍、眷恋,早已决堤。无论是汾口,还是威坪,姑娘出门前都有一场“好戏”——哭嫁。这个习俗不知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做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在湘西、四川、贵州的农村,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徐文平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姑娘嫁而不哭,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传为笑柄。威坪不比四川,不需早早准备。当天梳洗准备时,母女对哭,姐姐和姑嫂陪哭,也有邻居青年媳妇陪哭的。哭和陪哭的人,都拿着手绢坐在床沿,两人一仰一俯地对哭,其他伙伴则低声饮泣。等到上花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时,不仅要大声地哭,还要边哭边“絮叨”。内容丰富多彩,大部分都是伤离别、念亲恩,也掺杂着痛骂媒人多事的。从女儿变成媳妇,罪魁祸首就是花言巧语的媒人。总之,哭一哭,代表着新娘不愿离开父母家人,“千金贵女未做饱”。据说100年前,威坪汪川有个姑娘嫁到长岭,路程有30多里,新娘从第一句“我的娘”开始,没有一句重复的话,家境、亲恩、友情、嫁娶、离别、志向一一道来,仿佛是一本长长的自传,整整四个多小时。单纯的哭,在威坪可不吉利。这个时候母亲往往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她要一边哭一边说着利市话,祝福、劝诫女儿。在新娘第三次哭嫁完毕后,唢呐响起,姑娘凤冠霞帔,蒙着红头巾,出门上轿。“缠绵悱恻哭嫁歌,一怨三叹断人肠。”这是对哭嫁最好的诠释。四有婚宴,就必有礼俗,尤其是过去,规矩特别多。在汾口,讲究圆满。酒席上的果子碟有枣碟(意为早)、花生碟(意为生)、桂花糕碟(意为贵)、葵花子碟(意为子),即“早生贵子”之意。这还要讲究顺序,果子碟从右起按逆时针摆在四角。吃好果子碟,自然是菜了。这菜是四荤四素,四荤可以说是“全猪宴”:猪肝、猪舌、猪耳、猪腰;四素则有豆腐、冬腌菜、萝卜丝、洋芋。荤素要穿插摆放。说到热菜,品种不算丰富,却也有前后顺序。煮熟的红鸡蛋打头阵,之后是炒猪蹄,汤,炒猪肚,汤,炒猪肝,汤,红烧鱼,汤,炒面。这仅仅只是午席。晚宴跟中午差不多,多道红烧蹄髈,中午不能吃的鸡也可以上桌了,鸡头向内,摆上横头,鸡头、鸡脚不能吃。鸡头向外,有送客之意,所以可不能搞错了。听说,还真有因为鸡头位置没摆对,客人跺脚离席的。相比之下,威坪人对于吃可没那么讲究。中午六碗菜,晚上九大碗,完事。九大碗的料也是实打实:大块肉、米粿、包子(没馅)、乌鲁粿(淀粉做的粿子)、四季豆干、春筒、鱼、豆腐、面条。这里的重头戏是闹洞房,利市人可以讲一个多小时的利市话,也是一门本事。徐文平吸了一口烟,“现在能讲利市话的老人,可惜很少了。”尽管烈日当头,三三两两的老人,还是喜欢拿把咯吱响的小木凳,坐在树下吹着自然的风,吸着烟,聊着往事。风俗,向来一代传一代。有些仪式感,总是让人心甘情愿去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经久不衰,就像婚嫁之礼,大喜的事,哪怕再繁琐,也心生欢喜,愿意得很。●读散文知新安淳安谷地神幽,聚族而居。长期以来,形成了“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独特乡风民俗。来说说当地的一些禁忌。汾口镇吃饭,如果桌上只有三道菜,是不能动筷子开吃的,要等到第四道菜上桌了,才能开吃。因为一般在祭祀的时候,才会上三道菜。小年轻谈恋爱结婚,年龄也要契合。“郎不大六,女不大一”,担心生肖相克。见他人煎药,忌直言“煎药”,要说“煎茶”。两人相向而行,靠右走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因古人骑马作战,为了发挥右手的威力,都尽力靠左边,即冲向对方的右边。因此,靠左走被认为是敌对的,靠右走,则是无敌意、有礼貌的。遂安地区忌夹着伞柄朝前走路,更忌到人家家门口将伞尖朝下戳放,这都是报丧的信号。20岁、30岁、40岁不庆寿,俗谚“不三不四”。寿庆通常从50岁开始,80岁寿辰多提早到上年或延至下年补做,俗称“补寿”、“添寿”。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nEj5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