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症状就不治疗?小心变肝癌!_患者_传播_防治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丙肝,沉默的杀手! 丙肝(全称: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丙肝,沉默的杀手!

丙肝(全称: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急性期临床症状大多轻微,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HCV感染超过6个月则转为慢性,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全球大约有7100万人感染了HCV,有175万为新发感染者。HCV感染后慢性化倾向严重,慢性化率高于乙肝。HCV急性感染之后,约有60%-8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慢性HCV感染者中约15%-30%在20年内出现肝硬化,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细胞癌(HCC)。每年大约有39.9万人因HCV死亡,主要由于肝硬化或HCC。庞大的丙肝患者人群给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消除丙肝,我省在行动!

丙型肝炎不仅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还是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DAA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的显著改善,全面推进消除丙肝危害行动已逐渐提上日程。为配合实施消除丙肝国家战略,我省于2021年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实施方案(2021-2030年)的通知》(苏卫疾控[2021]101号),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四方责任”,坚持依法科学防治、预防为主、医防融合,注重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并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全面开展丙肝防治工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巩固当前防治成果,推进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为全面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奠定基础。

我们主要的行动目标是全面落实丙肝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愈患者,减少丙肝导致的死亡,切实减轻疾病负担,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

如何预防?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对HCV普遍易感,人感染HCV后不产生中和抗体,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于人群。

HCV感染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中,如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患者、多次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同性或异性性乱者,以及某些经常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由于具有较高的职业暴露HCV的风险,亦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预防关键是提高对丙肝的认知,对于未感染者要要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血、高危性行为、在消毒不正规场所的场所纹身、穿孔、针灸等。如已发生高危行为,应进行丙肝检测,做到早诊断、早检测、早治疗;一旦发现感染丙肝病毒,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确诊和治疗。

丙肝可以治愈!!!

丙肝感染后并不是都需要治疗,因为部分人机体免疫系统可以自发清除HCV病毒。对于慢性丙肝病例,由于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HCC,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最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对丙肝的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丙型肝炎可防可治,并且可以治愈哦。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供  稿:性艾所

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

推荐阅读

手足口高发,成人也中招!有疫苗吗?有,但不完全有

7-27

去这些地方旅游的人请注意!这个热潮网红项目直接拒绝!

7-26

警惕!传染性强,已进入高发期

7-25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8PyJ6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