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息贷款和生化集采并不能加速“国产替代”!_医疗_设备_厂家

作者:IVD资讯 这几天虽然没有写文章,但是有两个行业的大事还是一直在关注,一个就是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贴息贷款,一个是江西省的生化集采,出了个意见稿,不管是对股市,还是对于IVD的行情,仿佛打了鸡血一样,股票五连涨,仿佛医药的春天来了。 今

作者:IVD资讯

这几天虽然没有写文章,但是有两个行业的大事还是一直在关注,一个就是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贴息贷款,一个是江西省的生化集采,出了个意见稿,不管是对股市,还是对于IVD的行情,仿佛打了鸡血一样,股票五连涨,仿佛医药的春天来了。 今天老刘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贴息贷款和再谈生化集采

01 先来聊聊贴息贷款的事情,国家大手一挥,2000多个亿的贴息额度,厂家看到钱就眼冒金星,各个厂家立马给出了自己的贴息解决方案,国产厂家尤其为之,国产厂家真的很效率,也很能Get到点,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加速国产替代,或者能分点汤。

还是以问题的方式,来探讨这些问题?

2000亿的贴息,分到IVD的有多少?

我们来看看一些省份医疗设备采购清单

大家可以火眼金睛的瞄一眼,这个里面的需求设备中,有多少是和IVD的仪器相关的?

好的,再来看下一个省份的。

当然了,还有很多的省份在陆续的公布贴息贷款购置清单,但是我们以两个省份贷款购买的设备为例,貌似和我们IVD相关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也都是一些高端的仪器,我们常规的生免,流水线,貌似都不在其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IVD的商业模式,仪器为附加价值

IVD的商业模式,和其他的不一样,IVD的仪器可以几千万中,也可以几块钱中,没有一个厂家不想自己的仪器做进去医院,毕竟,IVD不是靠仪器赚钱,靠的是水赚钱,所以,这也就导致,检验科从来不缺机器,甚至机器还有点多,各个厂家都愿意投怀送抱,都不缺机器,还贴息买个寂寞。

二、钱要花在刀刃上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疫情影响的不仅是我们老百姓,对医院的影响也不小,轻则扣点奖金,携手度过难关,重则全扣奖金,发基本工资,代理商还款推迟,甚者还要吃官司,这些情况都有,一个贴息政策,仿佛是救命稻草,对有一些医院确实是,但是一定是刚需医院+刚需设备,双重刚需才会用这笔钱,医院之间也卷呀,所以钱要花在刀刃上,采购大型高端设备,来提高自己医院的诊疗服务!

三、推动医疗“新基建”,助力分级诊疗

注意,这个一定是新基建,设备升级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国家想通过这个政策,可以提高分级诊疗的水平,让医院可以采购大型设备,从而推动分级诊疗,大三甲医院有的,我也有,诊疗手段先提高,配套设施先跟上,才能更好的推动分级诊疗。

所以,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2000亿的贴息贷款中,我们IVD分的会很多吗?

我想答案一定是 不太多,毕竟IVD在医疗设备中的占比,本身就不高!医院资金有限的前提一下,一定会慎重花钱,IVD的商业模式,这笔钱,恐怕是不会这么容易吃到!相反的,趁着这个机会,可以走进基层,读懂国家政策的真正含义,帮助基层提高医疗水平,个中含义,厂家要读懂!

所以,贴息贷款,会成为国产替代的加速器吗?这个要看情况,在传统的医院,不太会出现这个情况,但是在“新”医院,“新”基建的前提之下,赶上医疗设备的采购浪潮,会成为一个好的契机,所以,努力的方向不就有了。

02 再来谈一下集采

我们先来谈谈安徽的发光集采,可谓快刀斩乱麻,杀人不眨眼,相应的,带来的后遗症也是有的!

我在直播的时候和学员聊过,我们的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检验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何谓服务,就是把我们的上帝伺候好,上帝是谁,其实是病患,现在反了,是医保,因为给医院发工资的是医保,但是给医保钱的,还是老百姓,医院不管,伺候好发工资的老板,年年有钱拿就好,所以这个就导致了,我们的医疗服务,其实并没有服务好我们真正的客户,一方面医学是专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患者需要专业的指导,所以对于医疗服务,患者虽然是上帝,但是到了医院,角色就转变了。

检验,作为医疗服务之一,服务的是谁?其实更多的是临床医生,检验指标作为临床医生的左膀右臂,相当于临床医生的放大镜,帮助临床医生准确的对病人做出诊断,集采牺牲的直接受惠方是谁?同样是临床医生,因为产品的好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的判断,药品有一致性评价,国产和进口的疗效,差的不大,检验试剂和平台本身就参差不齐,上游原料也有差异,而且绝大多数项目都没有标准化,如何界定集采试剂的好与坏,只能依靠临床医生评价和行业口碑,集采确实把价格打了下来,相应的,我们可能需要面临牺牲试剂的稳定性。

再来聊聊安徽发光市场的变化,在会员群里我已经讲过了,再来分享一下。

市场应该是自由的,而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安徽发光的集采,首先对于罗氏和贝克曼打击是最大的,罗氏整整快3个亿的蛋糕,被中标厂家直接瓜分,贝克曼也有1-2个亿生意,同样被瓜分,集采后,罗氏的生意直接缩水90%,还剩下接近3000万的生意,基本退出了格局,当我们都觉得罗氏的生意会慢慢的从3000万,慢慢下跌的时候,我们发现安徽市场情况貌似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罗氏发光逆势上涨,快达到了6-7千万,当我在群里分享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很不可思议,这不是瞎扯淡,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经过老刘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检验科老师,实在是受不了临床的投诉,假阳性太多,医生投诉,医生需要和病人解释,厂家又要和检验科解释,医院不得不重新选择罗氏,可能只是复测,但是也足以看出,集采后,临床医生对检验科的挑战是巨大的,检验不是PDD和JD,东西将就下就可以,所以这个我想也是江西肝功生化集采相对于温和的原因之一。

再来说一下江西肝功生化集采,最高限价的8折,即可入围,相较于安徽发光集采价格下降30%-50%,貌似此次生化集采的幅度比较小。

先简单分析下,后面想出一篇更详细的解读报告。

先来看看我们在此次集采生化的意见稿中发现的医保局需求有哪些?

一、最高限价的原则如何界定?

这个是个大学问,没人知道这个最高限价的依据是什么,有可能是阳光采购的最低挂网价格,有可能是各大医院采购价格的均价,有可能是收集全国生化的最低价等等,都有可能,这个就考验厂家的渠道管理水平了,所以,是不是降价20%,这个就说不准了。

二、AB分组,优胜劣汰

AB分组最大的作用,防止恶意低价冲标,牺牲质量保销量,刚刚也说了,安徽集采应该给生化集采打了板,有不成功的经验,会在生化集采中,尽力避免,保障头部企业的销量,防止小厂家恶意低价冲标,破坏市场情况,从而也看出医保真正的寓意:我不想把你全部搞掉,我要的是你给我放点水。

三、封闭试剂VS开放试剂

关于集采中,其实对于封闭试剂和开放试剂,没有明确说很多,只有在采购协议中说明,专机专用的试剂,第一步分配中,比例下调5%,意味着,对于封闭试剂而言,我可能要么就要把排名往前靠一靠,稀释掉因为封闭试剂导致的分配比例下降,相对应的,降价的幅度,就要比开放试剂要大一点,才能保障名次靠前,当然,整体的大盘子就是这么大,我最多保障你95%的意向分配量(即医院上报的意向采购量),所以,对于封闭试剂,既要降得比封闭的多,拿不到高名次还会被其他的所瓜分。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医保局并不想动生化仪器的打算,你们医院该用啥用啥,除非你们医院的厂家,不愿意降价,哪怕打个8折都不肯,那不好意思,你医院倒霉,但是,我想没有这么愚蠢的厂家吧。

03回归我们本次讨论的话题:贴息贷款的目的是什么:

答:医疗“新”基建,基建干嘛→提高“新”医院医疗水平→推动分级诊疗

贴息贷款IVD国产替代机会有吗?

答案是有的,机会大嘛,不大,因为IVD从来不缺设备。

生化集采的目的是什么?

答:要求厂家降价,缓解医保负担,挤压中间水分,让利给医保办。

生化集采IVD国产替代的机会有吗?

答:没有,想什么呢!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Pevb6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