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传授唐僧一卷&《西游记》细节赏析:观音禅院着火的那晚,黑熊怪心中恶念丛生_袈裟

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若将奸狡为活计,恰似朝云与暮霞。——《金瓶梅》 西游一书,剥离神魔之表面情节,其实能窥探到很多涉及到人性的东西,而第16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就是其中的

原标题:《西游记》细节赏析:观音禅院着火的那晚,黑熊怪心中恶念丛生

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若将奸狡为活计,恰似朝云与暮霞。——《金瓶梅》

西游一书,剥离神魔之表面情节,其实能窥探到很多涉及到人性的东西,而第16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细品原著,比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蕴含更多人生韵味。

这个故事很简单:孙悟空、唐僧西行路过观音禅院,孙悟空喜欢显摆,经不住众僧的取笑,将锦斓袈裟拿出来炫耀,结果被金池长老觊觎,夜间放火想要烧死二人,图谋袈裟,被孙悟空察觉,最后反烧了观音禅院,黑熊怪趁乱卷走袈裟,金池长老自尽身亡......

比起故事本身,原著中的诸多细节描写才是值得注意的,比如金池长老和黑熊怪的关系。

想来有些奇怪,金池长老是人,黑熊怪乃是妖怪,可他们却能成为好友,为何?这一点观音禅院的僧人曾有解释:

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爷,我师父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了我师父些养神服气之术,故以朋友相称。”——第17回

从前文来看,黑熊怪其实还算有些良心,因为观音禅院着火的那个晚上,他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来偷袈裟,而是真心想要帮助寺庙救火:

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间透亮,只道是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幌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第16回

观音禅院距离黑风山只有二十里路,用今天的交通工具,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金池长老和黑熊怪堪称是近邻。

而且从书中的情节来看,这对邻居很是相亲相爱,黑熊精传授金池长老一些养生的法子,所以他才能以区区人身活到二百七十岁,可谓高寿了;

同时,金池长老也会给黑熊怪一些物质上的报酬(详见下文黑熊怪佛衣会邀请函),两人时常你来我往地串门,讲经说法。

如果抛开妖怪、人类的阶级界限,金池、黑熊二位可算得上是好朋友了。

可吴承恩笔法一转,立刻用现实主义手法给这对所谓的“朋友”设置了一道难关——锦斓袈裟,这可谓是《西游记》中对人性试探最为深邃的一个情节。

黑熊怪本是来帮助观音禅院救火的,可他刚进入观音禅院,就看到了孙悟空站在房脊上拿着辟火罩放风,同时又看到了锦斓袈裟,他心中的恶意猛然被唤醒,且看原文:

(黑熊怪)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斓袈裟,乃佛门之异宝。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运步,径转东山而去。——第16回

注意细节,黑熊怪是唯一一个目睹了孙悟空“作案”过程的目击证人,可他没有阻止孙悟空,也没有留下来救火,恰恰相反,他通过这个景象判断后房内必有宝贝,于是抛开救火一事,进入屋内,卷起锦斓袈裟就跑了。

小说至此,吴承恩其实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手法来刻画金池长老与黑熊怪——金池长老贪图锦斓袈裟,故意放火烧杀人命;黑熊怪也是一般,为了得到袈裟,暗箱操作,不顾观音禅院的熊熊烈火,偷偷卷走了袈裟。

此两人都是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之人,难怪两人能成为所谓的“好友”!

可“火烧观音禅院”之后的情节才是重点,即金池长老之死!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将金池长老之死归结于意外,他被高处落下的房梁砸中,倒在了火堆中被烧死,而原著中金池长老并非死于意外,而是自尽:

原来这老和尚寻不见袈裟,又烧了本寺的房屋,正在万分烦恼焦燥之处,一闻此言,怎敢答应,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第16回

寺庙被烧毁,金池长老仅仅是焦躁,断然不至于自尽,可他在听说孙悟空、唐僧前来索要锦斓袈裟,而袈裟又丢了的时候,他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

金池长老终究是个人,虽然他为了袈裟干出“放火烧杀”这样的卑劣之举,可他内心深处是有人的羞耻感的,最终也是这种羞耻感迫使他无脸见人,既寻不到袈裟,又不知如何面对唐僧师徒,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这个问题。

其实把问题追究到底,其实是黑熊精害死了金池长老,没有他的偷窃,就不会有金池长老自尽这回事。

黑熊怪骨子里的妖精本性也跟着暴露出来,他趁火打劫,将锦斓袈裟据为己有后,一开始藏着掖着,因为他误以为这个袈裟是金池长老的;

直到孙悟空打上门来,问他索要袈裟后,他如梦初醒——原来袈裟的主人不是金池长老,于是他做了一件事:邀请金池长老参加佛衣大会。

帖子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慨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请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第17回

很明显,此时的黑熊怪并不知道金池长老已经因为他的偷窃,被迫自尽了,甚至他还想用这件偷来的袈裟向其炫耀。

黑熊怪之前不敢炫耀袈裟,是因为误以为这个袈裟是金池长老的,开“佛衣会”不光彩,眼下从孙悟空口中得知锦斓袈裟的真相后,他再也不避讳,直接发帖子请金池来参加。

86版《西游记》改编了黑熊精请金池长老参加佛衣会的情节,而设置了“金池长老不请自来”这样的桥段,可能编剧想当然地认为:黑熊精偷了金池长老的东西,自然要避讳他,怎么可能“窃贼请失主”?

可实际上,黑熊怪邀请金池长老,恰恰对照前后心理的变化:得知锦斓袈裟的真正主人是唐僧后,便无须避讳金池长老,毕竟袈裟不是他的,眼下谁先拿到就是谁的!所以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在邀请帖上写“生偶得佛衣一件”,可事实究竟如何,众人皆心知肚明。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西游记》李卓吾批评本10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bz5Jw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