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学堂讲座理性护肤学堂在线讲座第002期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效果很好,价格便宜,刺激性很大。能不用尽量不用;如果一定要用,不要用在水乳霜产品里面;如果面膜里面出现了这类防腐剂,要坚决把它否定掉。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理性护肤学堂讲座的第二期,今天是2018年9月10号,首先要祝天下的老师们节日快乐。在今天的讲座里面,我们聊一下不太安全的防腐剂,叫做异噻唑啉酮类,这一类防腐剂主要包括有两种,一种叫做甲基异噻唑啉酮,一种叫做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实际上大家不用去记,关键是看这个名字里面有三个字很有特点,那就是噻唑啉,这三个字都是口字旁,所以你看到一个又长又难记的成分。而且中间有三个字都是口字旁的,那么就是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了。这两个防腐剂用法上稍微有一点差异,甲基异噻唑啉酮是大哥,它可以单独用,也可以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复合使用,当然也可以和其他防腐剂一起复合使用;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只能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一起用,还要加入氯化镁以及硝酸镁,混合物俗称叫做卡松或者叫做凯松,这个名字来源于这种防腐剂的发明者,罗门哈斯公司的产品代号,不过这家公司现在已经被陶氏收购了。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是非常重要的防腐剂,除了在卫生消毒和食品领域以外,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杀灭微生物的领域,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广谱,对于各种微生物都有非常优异的抗菌活性,所有的微生物在他面前都是杀杀杀,逃脱不了。第二个特点就是价格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呢?这有一个数据可以供参考,不是很准确,但是可以参考一下,如果用卡松或者用甲基异噻唑啉酮剂,大概每公斤化妆品的料体,添加防腐剂的成本是六分钱左右。如果用是苯氧乙醇,成本大概是两毛钱左右,如果用比较新的防腐替代技术,例如二醇类防腐,大概成本要去到五毛钱左右。所以异噻唑啉酮类非常受欢迎,又好用又便宜,应用范围也广,结果问题就出来了。因为这一类防腐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结果就发现它有个缺点,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对儿童的影响更加大,2013年的时候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把它选为年度接触性致敏物,这个称号,相信没有哪个防腐剂想要获得。由于它刺激性比较大,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1198号法规,禁止甲基异噻唑啉酮作为防腐剂用于驻留类的化妆品,仅能用于冲洗类的化妆品,也叫淋洗类。用了之后要洗掉的,像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这种叫做淋洗类的化妆品。不需要洗掉的,例如水乳霜,这种叫做驻留类的化妆品,欧盟规定,甲基异噻唑啉酮只能用于淋洗类,并且它的最大使用浓度是0.01%,这是2016年发布的规定。到了2017年,欧盟再度修改规定,发布第1124号条例,进一步将甲基异噻唑啉酮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从0.01%降到0.0015%。也就是说欧盟从两方面对甲基异噻唑啉酮进行限制,首先,最大允许浓度是0.0015%,其次,只能用于非驻留的化妆品里面。我们国家现行的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甲基异噻唑啉酮在化妆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是0.01%,这是照抄欧盟的规定,但是没有禁止甲基异噻唑啉酮用于驻留类化妆品。所以有一些乳,霜,面膜,里面都会看到这种防腐剂的踪影。以前我很喜欢推荐一个面霜,是上海家化出的美加净杏仁倍润霜,用的就是卡松这种防腐剂,用了之后有时候会觉得脸上有点痒痒的,原因就在于这个防腐剂的刺激性。现在新版的杏仁霜已经更换了防腐体系了。让我们高兴的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在2018年8月31号,发布一个关于公开征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拟修订内容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全盘照搬了欧盟的规定,将甲基异噻唑啉酮在化妆品里面使用的最大允许浓度,降到0.0015%,而且使用范围也是只能用在淋洗类的化妆品里面,由此可见,这种防腐剂的刺激性,比其他一些经常引起讨论的什么尼泊金酯之类的要厉害多了,这个是国家出面来亲自进行监管的。对于这一类防腐剂,我个人提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首先,这个防腐剂尽量不要用,也就是说化妆品里面如果有这个防腐剂出现的话,尽量不要用;如果一定要用,只用在淋洗类的产品里面,不要用在驻留类的产品里面。假如面膜里面有这个防腐剂的踪影,就是说有甲基异噻唑啉酮,或者甲基氯异噻唑啉酮,那么我们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为什么这样讲呢?原因有几点,第一点,面膜本身就是一个密集护理的剂型,很容易帮助面膜里面的各种成分渗透进入到皮肤里面,甲基异噻唑啉酮本身就已经刺激性很强了,再和皮肤一接触,那还了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有个成语叫做一叶知秋,如果一个面膜用的防腐剂是这么便宜的甲基异噻唑啉酮,那你觉得他会在其他成分里面给你用一些好的原料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家控制成本的努力是不会有止境的,面膜的防腐剂用的很差,其它成分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深挖这个问题,甲基异噻唑啉酮在不同的生产厂家,得到的产品品质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好的厂家,例如陶氏,他出的甲基异噻唑啉酮当然品质总体上是比较有保障的,但是如果你是找的那种不知名的18线的小工厂生产的防腐剂,你敢用吗?对于一个老板来讲,他控制成本的努力是不会有止境的,他会想,反正我已经用了刺激性这么大的这个防腐剂了,那我根本不需要做了婊子还立牌坊,所以我肯定是采购那种尽量便宜的,能便宜多少算多少。这个防腐剂里面不但会刺激皮肤,可能还会有其他一些杂质,对皮肤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如果面膜里面出现了甲基异噻唑啉酮,我们要坚决把它否定掉,千万不要用这种产品。这里还要稍微补充一个产品,那就是擦拭用的湿纸巾。湿巾在中国目前还不属于化妆品的监管范畴,它是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不属于化妆品,所以不需要标注全成分。这样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头痛的问题:这个湿巾里面到底用的是什么防腐剂呢?实际上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很多湿巾用的还是卡松类防腐剂,这点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讲的内容,今天我们讲的是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有两种,一种是甲基异噻唑啉酮,一种是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这类防腐剂有三个特点:效果很好,价格便宜,刺激性很大。所以能不用尽量不用;如果一定要用,只把它用在洗面奶这一类的淋洗类的产品里面,不要用在水乳霜这种驻留类的产品里面;如果面膜里面出现了这类防腐剂,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一票否决制,不管这个面膜的价格有多便宜,多吸引人,不管它的广告宣称有多诱人,坚决把它否定掉。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讲另外一种不太安全的防腐剂成分,那就是甲醛,同时会顺带讲一下和它相关的甲醛释放体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附录: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杀菌机理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含有活性的N-S键,该键会与细胞膜中含有-SH基的蛋白质、酶或氨基酸反应开环,进而与细胞膜或细胞内所含有的氨基、巯基,及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化合物起加成或取代反应,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或杀死细胞。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在含有上述的活性N-S键的基础上还另有毒性基团氯原子,氯位于烯键上,使N-S键上的电子缺失更大,因此反应活性更强。它能够影响皮肤的神经细胞,对酪氨酸激酶和焦点附着激酶起作用,这很可能是引起皮肤过敏性刺激的根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y0xG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