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名师在哪,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小学教师,是中国基础教育学科教师最多的一个群体,最有资格和条件成为教师中的“名师”,或者说“名师”中的教师。目前,名师的选拔与培养上出现了误区,我们呼唤什么样的“名师”?怎样成为“名师”?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识这样的“名师”吗? 1、
中小学教师,是中国基础教育学科教师最多的一个群体,最有资格和条件成为教师中的“名师”,或者说“名师”中的教师。目前,名师的选拔与培养上出现了误区,我们呼唤什么样的“名师”?怎样成为“名师”?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认识这样的“名师”吗?1、学生不公认的教师不是真正的名师。名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时时处处都是学生的楷模,同行的榜样。没有学生,就没有名师。目前许多中小学提出“科研兴校”、“特色发展”。这个出发点很好,但“重科研”、“重活动”、“重形式”而“轻教学”、“轻过程”、“轻实效”,必然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这个是学生不满意的。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即使科研再出色,办学再特色,所谓的“名师”也会黯然失色。因为被学生公认的教师,学生有素质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学生有创新就是教师的特色发展。当然,丢了教学去追科研的老师也许会一时一地有名,但终究会是昙花一现。2、评出来的“名师”敢与自然生成的名师PK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徐特立、陶行知、叶圣陶等,哪一个是评审出来的。所谓名师理应在教育工作中,人格高尚,成绩显著,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十分自然地为同行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具有相当名气和威望的教师。看看如今某些经常不去学校管理而是横行在讲坛上做报告的所谓名师,有几人不是靠花钱发表几篇抄袭的论文、课题找几个专家一评就当上“名师”或“专家”的?3、名师是按指标培养、选拔的吗?一些“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忽视教学实际,特别是农村、落后偏远的农村现状,规定名师必须具有高学位、高职称,这也是非公平、非科学、非理性的。而真正的名师往往是那些扎根在农村包班甚至复式教学的老师。现实中,像张伟、于漪、斯霞等出类拔萃来自一线的教师成为名师者不乏其人。规定“名师”的指标,离“名师”的真实意义就相差更远了。4、说自己是名师的是名师吗?目前,好多的所谓名师大都不在自己学校或课堂上了。他们到处宣扬自己获得什么奖?出了什么书?搞了多少次演讲、报告?这些人脸不红心不跳,连一个普通教师的人格都不具备,还有何颜面标榜自己是名师?真正的名师都很应该低调,懂得谦虚;说自己是名师的一定不是名师。4、拔苗助长的“名师”能存在多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成长发展同样如此。如果违背这个规律,“拔苗助长”,往往难以服众,欲速则不达。现在许多“名师”为了一个时髦的课题,几节摩登的创新课,取了大奖,写了专著,晋了职称、提了教干,就成了那“枯死的禾苗”了。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许多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多年来他一直潜心教学,研究教学艺术、热爱学生的必然结果。他的人格魅力、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及其名声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不懈追求的结果。二、为何要呼唤名师?1、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名师是一面旗。“打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名师这面大旗一竖起来,四面八方的学子就会慕名而来,聚集其麾下。孔夫子当年是“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人称“万世师表”;名师是一盏灯。这盏灯会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名师蔡元培不拘一格聘人才,把年轻有为崭露锋芒的“落榜生”梁漱溟聘为大学教授,造就了一代鸿儒。名师是一座桥。这座桥是名师们的牺牲精神和无私胸怀凝聚而成。陶行知“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倘若我们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名师、大师,又何愁不能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我们何以不经济腾飞,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今日的名师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2、作为管理者别冷落了一般教师。课程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构建了许多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如评定各级各类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通过“上课、说课、笔试、面试、教育教学论坛”等层层选拔和筛选,确实使一批有才华、有教育教学业绩的优秀教师冒了出来。可是,名师们被评为“名人”以后,就成为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角”。一般教师成了教改舞台下的观众。于是,“名师”愈来愈“强”,而一般教师则愈来愈“弱”。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和谐”,导致了“均衡教育”的“难协调”“名师”脱离了一般教师,慢慢变得不“名”;“名师”当了管理者,离开了课堂,也便成了“伪名师”。“伪名师”办教育滋生“伪名校”。我们要呼唤“名师”在身边,不是压抑人才,而是给予他们做“名”的土壤。一般教师要当“名师”,需要耐得住“寂寞”。3、作为教师,课改能力“居低不上”。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老师都知识更强的重要性。但有部分老师,任凭窗外的东风怎样呼唤,我自岿然不动,非课本书不读,非教参书不阅,什么业务学习,什么教研活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我教学成绩下不来,你校长、家长其奈我何,像这样的油盐不浸的硬骨头,姑且不谈。学校偶尔有几位热心课改的人,或者对教改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期望短时期,高效率,这样的“豆芽菜课题”一黄,就心灰意冷,再者有少数学校中教师群体具有较强的成长欲望,却因为缺少专家的引领,而举步维艰,这也挫折了老师的课改热情。目前,远程培训有了专家的引领,所有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不再以往“听报告”、“看光盘”等低水平形式中徘徊,避免了“公开课”作成“教师作秀课”、“学生乱动课”。教师对自身价值的低估自己扼杀了自己,语文专家钱梦龙是一名草根专家,他成长的故事不得不令人深思。三、名师怎样出现?1、一切都是浮云,当名师要耐得住寂寞。许多中外名师出身贫贱,但是立志苦学,终生从教,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育人成果。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的名师还要遭遇种种磨难与不幸,但是只要有教书育人的机会,他们都能忍辱负重,尽职尽责。我国古代名师如韩愈、柳宗元等,都曾力排世俗社会对教师的非议,敢为人师,善为人师。我国当代一些名师,有的经受过错划右派长达20余年的屈辱,魏书生等教育家经受过“文化大革命”的残酷批斗,但是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坚持向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历尽磨难,矢志不改。2既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22年之久,他带领教师集体,长期坚持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和谐教育”,使帕夫雷什中学成为一所世界驰名的学校。我国上海市育才中学,自1950年起段力佩校长长期坚持教育改革以来,先后总结出国内外驰名的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为基础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使学校在80年代中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面旗帜。有的名师在经济困难时期,或者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学校任教,仍然能够吃苦耐劳,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甚至拿出自己的生活费用资助贫困学生,宁愿自己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与困苦,也要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即便是在正常的历史时代和工作环境里,任何名师也都会付出艰辛劳动,刻苦严谨地治学,尽心竭力地育人。育人的工作需要耐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尤其是对待后进的学生。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班里从来没有过留级学生,外班转来的留级生也从此不再留级,这就是依靠名师的爱心催开了后进生迟到的智慧和情感之花。3不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了元帅懂得管理才产生效益。教育行政管理名家往往是在名教师、名校长中成长起来,进入教育行政机关仍然具有较高的创造素质,在工作中卓有成效地推动教育行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员。教育行政管理名家必然具有更加集中的职业注意力、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这样才有可能促进自身成才和事业成功,在教育界产生名师效应。我国现当代一批优秀的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也大多来自学校教师和校长。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徐特立担任教育行政领导前一直在办学和任教。教育行政管理名家的创造性劳动,往往能够导致新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改进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与发展教育事业。4少一些世俗味,多一些书卷气。真正的名师是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名师的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名师的教育研究成果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超前性、综合性较强,决策指导作用较大,对于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指导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客观价值明显。当然,名师的教育研究成果也会具有社会评价的差异性、实践检验的长期性、推广应用的艰难性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特征。善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名师,在选择研究目标时坚持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结合、理论与实际统一、近期与远期兼顾、创造性与科学性一致、主客观条件融合等原则,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几点想法,难免有些以偏概全,只是想抛砖引玉,热切的希望大美新临沂这片最广大的教育沃土上,走出一群和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真正名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o8PB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