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影鲸蓝·评|《影》:一边精湛一边丧失的张艺谋

1 张艺谋历时多年,推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影》,在去电影院之前,仅仅从有些影评的标题上,我就看出来作者的好恶。可惜的是,对这部以黑白相间为主要色调的片子,他们给出的仍然是非黑即白的评论。 这令我很失望。 电影首要的必须是视觉的艺术。讲一
原标题:鲸蓝·评|《影》:一边精湛一边丧失的张艺谋1张艺谋历时多年,推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影》,在去电影院之前,仅仅从有些影评的标题上,我就看出来作者的好恶。可惜的是,对这部以黑白相间为主要色调的片子,他们给出的仍然是非黑即白的评论。这令我很失望。电影首要的必须是视觉的艺术。讲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大胆启用水墨画色调和风格,自然是没错儿,但这实在是太大胆的举动。这样的举动,想要实现到相当的水平已是不易,要接近完美就是太不易了。在中国的导演里,能够完成这样的实现的,除了张艺谋之外,恐怕很难再挑出第二个了。《影》中的黑与白,以及介于黑白之间的灰,层次感在近乎变态的不断打磨中得以彰显——你可以说他在故弄玄虚,但这样的玄虚搞不好真的就玩砸了。张艺谋无疑是驯服颜色的大师。早在《英雄》里,那种大开大合、雄浑纯正地叙述,完全依靠了对色彩的把控。『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五种颜色错落有致,让叙事有了可以落地的根基。而《影》更加将颜色推动和渲染叙事的功能发挥至极致。此外,在视觉上,《影》极好地诠释了真身与影子之间的切换与暗喻。太极阴阳,白纸黑字,主仆尊卑,身份明暗……无一不是在说人物之间的相生相克。2我的一位网红作家朋友说,仅仅就电影来说,《影》恰如片名,只有『影』而缺乏『电』。这句评价还是很中肯的。这也是《影》的最大问题之一。因为张艺谋在《影》中太注重以形式来凸显『影』,而对核心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上,不够利落和鲜明,从而使得形象不够立体和挺拔。一句话,影子和真身必须要相像,但又不能没有界线与分别。境州对子虞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他时刻都清醒地知道,他始终是个替身,他被掳掠进大都督府,就是作为工具来存在的。如此之下,他能不恨子虞吗?而对冰雪聪明、温柔贤淑的小艾,境州对她的感情同样非常微妙。即便是琴瑟和鸣,即便是每日同宿同起居,即便是能够与她灵肉合一,但在精神上,境州的低贱与卑琐,又让他深陷痛苦。可惜的是,这样充满冲突的角色人设,在实际的电影中,我们只能在结尾部分大殿上惊心动魄的几分钟里看到一点点精彩。在那之前,影子和真身之间,只有邓超在胖瘦对决中,没有特技的辅助贡献出来的不俗演技是最大看点。但是,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的来自原始本能的恐惧和仇恨,与来自权力熏心的虚伪与嫉妒,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3《影》的另一问题在于演员的选择。从三名主演来看,他们的完成均不够到位。私以为,邓超优于孙俪,孙俪胜过郑恺。郑恺饰演的沛王,最终的事实证明他是大智若愚者,但他在处理这一略具智谋的角色时,更多地将其演成了一个庄严不足、谐趣有余的小丑。孙俪饰演的小艾,则过于扁平了一些,没能将隐忍和关键时的爆发表现出来。至于邓超,包括前两者在内,他(们)的不足很可能是被张导说戏时的角色定位误导了发挥。其他的演员,单个拎出来也许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不可谓不好,但在《影》中凑在一起,反而显得个个单薄,而且彼此的黏度不足,割裂感太强了。就这样,《影》将中国风形式上的美学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视觉的精湛让人不得不感叹这才是张艺谋。同时,在另一个维度上的顾此失彼,使得《影》缺乏血肉和真正的震撼,从而丧失了电影极其重要的艺术性。前篇文章:所思在秋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opqb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