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探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探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隆重的欢迎仪式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可邑村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是到云南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外宾客最应该去的地方。这里有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著名的阿细跳月的故乡
原标题:探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探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隆重的欢迎仪式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可邑村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是到云南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外宾客最应该去的地方。这里有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著名的阿细跳月的故乡。很多中国人都知道或听说过“阿细跳月”这个词儿。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民最传统的古老民间舞蹈,用来庆祝丰收或胜利时表达喜悦之情的,是阿细人最喜爱、最普及的集体舞蹈之一.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月,白在世上走\"、\"大三弦一响,心动脚底氧\"等谚语.阿细跳月原称\"跳乐\",\"跳月\"来历传说颇多,但都与火相关;一说源于劳动,在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灌木桩容易刺伤脚掌,橇窝播种时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二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哦\"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流弹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动作。阿细跳月节奏欢快鲜明,动作粗旷豪放,随之而歌,随之而舞,极富感染力。阿细跳月像清爽的山风,像欢快的山溪,像燃烧的火把,把阿细人豪迈的性格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之人们无不称赞其艺术魅力。一进寨门就看到跳跃的阿细姑娘欢迎来宾小伙子跳起大三弦迎宾舞蹈进寨门就有姑娘们的迎宾酒,不喝不放进门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的女镇长阿细跳月舞蹈舞蹈\"霸王鞭\"同上欢乐的阿细小伙子和姑娘老外也在跳月老外也挎上了大三弦在可邑村来宾会看到下面的表演,它是一个关于\"钻木取火\"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彝族阿细人祖先深受自然环境的迫害,特别是难以忍受严寒的折磨,人们被冻得浑身发抖,手脚麻木,无法正常生活,只好背靠背拥挤在老树下取暖。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无法抵御严寒。有个叫\"木邓\"的人冻得无奈,干脆独自一人骑在大朽木上,用一根木棍使劲地、不停地在大朽木上钻动,想以钻木这种简单的活动让身体暖和。他一钻就钻了三天三夜,不料钻起了火花,燃着了蔓草,于是彝族人从此就有了火。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温暖、希望和勇气。人们喜欢无比,围着火堆跳跃纵歌,通宵达旦。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彝族用古老的方式\"钻木取火\"。我在可邑村有幸目睹了\"钻木取火\"的全过程。取火前要举行祭祀仪式,领队的巫师手拿铃铛祭祀舞蹈祭祀领舞人祭祀的小孩祭祀的一队小孩用于祭祀的公鸡取火过程在钻木有烟了有火苗了巫师拿到火种参观后高兴而归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yMB8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