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电影人物|反派名家--周伯勋

(1911~1987) 他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庞浩公,生活、自然的表演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第一部《玉堂春》开始,直到最后的《球场风波》为止,资本家、土豪劣绅、土匪强盗、反动军官,他一共演了几十个反派角色。他就是我国影坛以善
原标题:电影人物|反派名家--周伯勋(1911~1987)他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庞浩公,生活、自然的表演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第一部《玉堂春》开始,直到最后的《球场风波》为止,资本家、土豪劣绅、土匪强盗、反动军官,他一共演了几十个反派角色。他就是我国影坛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称的演员--周伯勋。一百多年前,在古城西安南院门地段,有一家号称“西安的永安公司”的大商号。1911年3月,周伯勋就诞生在这个富商家里。父亲从自己成功的经验中,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所以在周伯勋五、六岁时,就先后请了三个学通古今的先生教儿子念书。据周伯勋回忆,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就是他的表姐夫阎甘园。此人是前清举人,金石书画、古文诗词都很有造诣。周伯勋经常到老师家里去听戏,甚至不顾父亲的反对,穿戴上大花脸的行头也跟着演。久而久之,周伯勋对戏剧艺术产生了兴趣。他在中学时期参与创办红芽社剧团,演出一些鼓吹铲除军阀、打倒列强的戏剧。1928年他来到上海,考入了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不久加入南国社,1930年又转入上海持志大学,并经郑伯奇、田汉介绍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后又参加了左翼戏剧家联盟。1931年初,周伯勋和许多进步的戏剧、电影工作者--郑君里、胡萍、许幸之等都参加大道剧社,在“九·一八”前后参加《火的跳舞》《街头人》《SOS》《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等进步戏剧的演出。《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剧照投身革命、义无反顾1931年,他第一次参加了时装无声影片《玉堂春》的拍摄。第二年,又参加了无声片《续故都春梦》的拍摄,从此,周伯勋正式踏入影坛,成为左翼进步电影、戏剧运动的战斗一员。党的电影小组为了巩固自己的阵地,决定成立电通影片公司,集中一批左翼和进步的电影工作者,尽快投入影片生产。1934年3月,周伯勋参与“电通影业公司”的创办,并和田汉、阳翰笙、司徒慧敏等成为我党领导下的“电通影业公司”的业务骨干,同时期他参加拍摄了《桃李劫》《自由神》《都市风光》《风云儿女》等进步电影,并饰演主要角色。除此以外,他还担任电通影业公司的总务、剧务、发行、宣传等部门的负责工作,还曾兼任《电通画报》的部份编辑工作。1936年,他返回西安,担任“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为抗战胜利做了大量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1947年他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庞浩公这一反派角色,并获得好评,这是他的代表作。解放后,周伯勋团结私营电影企业,积极向国营企业过渡。1952年,周伯勋受电影局局长袁牧之的委托,同私营电影公司老板协商,成立联合企业。在之后的工作中,他更多是担任制片主任,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因健康原因而退职。《桃李劫》(1934年)海报银海一生、不忘初心在近四十的电影生涯中,周伯勋一共参演了四十多部影片的拍摄和制片工作。参加了二十多个戏剧的演出、剧务、总务后勤、宣传发行工作。为我国的电影、戏剧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主张反派正演,即人物要相信自己的一切都是正当的,他所做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但又不能自我欣赏,要恰当的掌握火候。在反派人物的塑造上,他还吸收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某些技艺,融入到电影表演中去,使人物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自己喜爱的电影事业。即使到了晚年,他仍克服着病痛,把我国电影三、四十年代的优良传统的回忆录陆续写出来,供后人参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电影工作者默默为电影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真实写照。下面我们来重温并记住周伯勋在银幕上的精彩瞬间。《塞上风云》(1940年)剧照《鸡毛信》(1954年)剧照《球场风波》(1957年)剧照《红色的种子》(1958年)剧照《球迷》(1962年)剧照参考文献1、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纂,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家列传(第二集)》,1982.05;2、张骏祥、程季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电影大辞典》,1995.10;3、周治平、王岚,《我父亲周伯勋的银幕前后》,党史文苑,2011年。-END-栏目编辑|郑涵责任编辑|李婉娇陈思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zXW2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