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共识丨我国麻醉学家在JATM发表国际专家共识_患者_手术_建议

作者:米勒之声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和免疫逃逸能力。该毒株会对多器官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计划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充分了解新冠病

作者:米勒之声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和免疫逃逸能力。该毒株会对多器官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计划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充分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同时,虽然目前似乎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安全期,但如果后续有小范围感染,怎样在新的情况下对麻醉设备、麻醉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怎样对感染患者进行围术期麻醉管理及急救插管,都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Translation Medicine(JATM)杂志在2023年第一期新冠专刊在线(Early Edition)发表了三篇中外国际专家共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专家建议。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基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202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学胜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夏中元教授以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张加强教授联合国内外专家在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Translation Medicine杂志上刊文(标题:Timing of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base on current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该文针对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如何合理地选择手术时机,给出了专家意见。

该专家意见完整地提供了新冠感染患者择期手术,限期手术以及门诊手术时机选择的建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或限期手术的术前等待时间主要建议如下:

1.1 无症状或仅有轻微非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等待期建议为4周。

1.2 有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等待期建议为6周,患有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住院的患者建议8~10周的等待期。

1.3 需在ICU治疗的重型患者等待期建议为12周。

2. 可行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仍首选等待期后行手术切除以获得长期生存,肿瘤分期较晚的患者可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达到肿瘤降期后再次评估手术指征。

3. 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建议等待症状消失或者经手术团队评估后再行门诊手术。

本专家意见的发表不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需要手术的患者的手术时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更重要的是,该意见对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老年危重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的围术期感控建议

2023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王锷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School of Medicine黄佳鹏教授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张野教授联合国内外专家在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Translation Medicine上发表一篇关于Omicron变异流行期间感控的专家共识。随着新冠病原体新变体Omicron的流行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现阶段新冠感染者围术期麻醉设备管理方案和医生防护方案亟待总结和更新。Omicron感染无症状和轻症患者比例高,重症率和病死率低,但传染性强。防止麻醉机内部组件以及表面的病毒污染,对减少患者围术期Omicron交叉感染,降低围术期风险非常关键。同时麻醉医师正确的围术期防护措施是降低院内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保障充足的医务人员数量的重要手段。专家共识就Omicron为主的新冠大流行患者围术期风险、麻醉设备管理以及麻醉医务人员防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围术期新冠感染会明显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奥密克戎等新变体感染的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围术期风险不明,择期手术等待时间应个体化评估。

麻醉机防护需注意,呼吸回路应包含2个具有额定病毒过滤效率(viral filtration efficiency, VFE)的过滤器。推荐使用最高级别VFE的过滤器。

建议每位参与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手术的麻醉医师进行改良的二级防护,包括一次性手术帽和一次性防渗手术衣(隔离衣)、防护眼镜或面罩。

三、SARS-coV-2 Omicron感染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及急救插管建议

2023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向东教授、美国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刘恒意教授以及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杨建军教授联合国内外麻醉领域的专家制定了“Recommendations 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intubation for patients with Omicron”国际专家共识,该共识就Omicron大流行期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和紧急气管插管提出了最新专家建议。该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

本共识主要涵盖了“新冠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急救气管插管”两个主要方面,涉及了新冠患者的“术前访视与评估”、“麻醉实施”、“术后镇痛”、“气管插管适应症”、“气管插管前准备”、“插管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插管后气道管理”等关键临床问题。

来源:JATM麻醉与转化医学

转自:围术期医学论坛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Lu.米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4nxL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