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月球25号故障分析,早有事故征兆,曾遭遇英仙座流星雨?_航天_苏联_控制

今天本来是俄罗斯月球25号登陆月球南极的日子,可惜由于在8月19日,降轨点火指令发出后,控制中心就和着陆器失去了联系,最终在20日确认月球25号已经坠毁,出师未捷身先死,俄罗斯47年来首次探月的努力成一场空。 今天本是月球25号软着陆的日子

今天本来是俄罗斯月球25号登陆月球南极的日子,可惜由于在8月19日,降轨点火指令发出后,控制中心就和着陆器失去了联系,最终在20日确认月球25号已经坠毁,出师未捷身先死,俄罗斯47年来首次探月的努力成一场空。

今天本是月球25号软着陆的日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目前还在调查当中,只说有数据表明月球25号的降轨点火,超过了预期的1.5倍,可能是软件问题导致指令错误。不过有以下几条来自非官方的消息,值得注意:首先,根据俄罗斯卫星通信社的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伊斯蒙特表示,月球-25号在尝试进入着陆前轨道时,已出现“异常情况”,但没有人下令推迟登陆。而对于具体的异常情况究竟是什么,没说,只表示“偏差比我们预计的更大”。

俄罗斯也学会了欧美的耸肩?

由此判断月球25号的轨道控制,不比印度月船三号好多少,而它最后的着陆准备轨道,又是18公里X100公里,稍有不慎的确很容易撞上月球。而俄罗斯的深空测控能力虽然比印度强,但由于有测控弧段限制,也无法实现全时段覆盖。

更确切的说,俄罗斯其实就根本没有靠谱的深空测控能力,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主导的火星-96探测器、福布斯-土壤号火卫一采样返回探测器和月球25号,全部以失败告终。再进一步说,即使是苏联时期,月球探测成功率也只有34.1%,发射44次,只成功15次,而美国的成功率是60%,我国则是100%成功,相比之下,苏俄的深空测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苏联登月的成功率本身就不算高

其次,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表示,月球25号奔月期间,曾发生英仙座流星雨微陨石撞击月球的事情,不排除俄罗斯的登月器也受到了影响。此前俄罗斯的联盟MS-22和进步MS-21飞船,都曾因为遭遇微流星体的撞击,导致冷却剂泄漏,如果月球25号真是受流星雨的影响,俄罗斯可真够倒霉的。

真受流星雨的影响那就倒霉了

第三、有消息说在得知月球25号任务失败之后,苏联金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之一,曾经参与火星6号任务的Mikhail Marov,直接气昏住院了。无独有偶,2021年科学号实验舱主发动机故障后,依靠RCS调姿发动机慢慢抬升轨道,也累病了一位总师,这说明俄罗斯航天人才已经断层,年轻人接不住班,还在依靠老一辈硬扛,时日无多了,反观我们每次发射直播的时候,电视屏幕上清一色的年轻工程师,可谓是天差地别。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说这些并非事后诸葛亮,其实在发射之前,月球25号就已经埋下了许多问题,比如作为苏联航天的遗产,月球25号由于采用了和福布斯-土壤号相同的任务控制计算机,在后者发射失败之后,整个设计都几乎推倒重来,导致时间延迟了10年,然后又因为俄乌战争的关系,失去了欧洲的避障相机,即便19日月球25号没有撞上月球,在今天的盲降过程中,成功率也不高。

苏联登月的成功率本身就不高,俄罗斯又吃了这么多年的老本,其航天实力早已无可奈何花落去,即便是被印度赶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后的航天,主要是中美两强的竞争,俄罗斯能够保留一席之地,就算不错了。

现在压力全给印度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lBGq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