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一碗面,一种人生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公里处。 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为纪念宝志和尚,建立起灵谷寺的前身,当时叫开善寺。如今在无梁殿的左侧,还有志公殿和宝志和尚的墓。 明朝时朱元璋更为重视,赐名“灵谷禅寺”,还亲笔书写
原标题:一碗面,一种人生▲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公里处。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为纪念宝志和尚,建立起灵谷寺的前身,当时叫开善寺。如今在无梁殿的左侧,还有志公殿和宝志和尚的墓。明朝时朱元璋更为重视,赐名“灵谷禅寺”,还亲笔书写“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成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在灵谷寺的对面,有一家素面馆。▲门口巨大的“素”字,引人注目。从灵谷寺检票口进入,沿着“万工池”那片小湖,从灵谷寺牌坊进去,再沿着无梁殿向右行走几十米,就到了灵谷寺。往对面一看,就是素面馆了。▲素面馆方位示意图。“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几间小屋,几把遮阳伞,伞下几套木桌椅,古色古香。▲如果在大热天来到这里,坐在院中听蝉叫,别有一番意境。素面作坊里,主人胡瑞正在煮面,他有着成熟男子的稳重气质,是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用一口流利的“南普”跟你交流,同时也有南京人的特有气质,爱笑。厨房里,只见他用长筷挑起一排细面,搭配调制好的卤汁,随着热气腾腾的汤头也倒进碗里,浓浓的香气漫溢开来。面讲究精、巧、细、雅,要品这碗灵谷寺素面,也得从汤、面以及浇头说起。▲素面作坊的主人每天清晨都会买菜回来熬制汤底,而素面的灵魂就是这一锅汤。细腻绵长的面条躺在碗底,上面铺一层新鲜时蔬、一颗卤蛋、一块素鸡,干干静静,简简单单,让人不由得心情愉悦。用筷子夹起几根面条,柔软筋道。再拿筷尖卷上几下,伴着山间清润的空气与旖旎的山景一同下肚,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顿了一下。清淡的面汤发挥出食材原本的鲜味,在舌尖交织,让人不禁啧啧称赞。▲素面重在汤头,利用全素食材调理出一锅鲜美汤底。桌子上摆放着一盆石头造型的花盆,几株绿植意趣盎然,像是这碗素面必不可少的佐料。▲整个院落被各种植物覆盖着。当初接手这家素面馆时,胡瑞就决定,全年开店365天不休息,脚踏实地为客人服务。对他来说,与其说是开面馆,不如说是一种自我修行。青年胡瑞是一个喜爱文艺,也爱四处野游的浪子。他最初做的是数码生意,在圈内也算是小有名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胡瑞信佛,接手这里的素面馆,用他的话来讲,也是一份佛缘。他要把这件事当成一桩功德来做,在寺庙门口每天用心泡好每一杯茶,下好每一碗面,会有一种踏实的幸福感。素面数量有限,每天中午时分差不多就会卖完。晚来的食客和意犹未尽者,虽不能及时品尝到美味,倒也无需遗憾,坐下来静静地喝杯清茶就好。▲每天都会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来这里歇脚、吃面。于是有人说,这里的素面其实是一碗禅面,也难怪灵谷寺的传静师傅还提笔写下:广结善缘,同修福慧。煮好一碗面,沏好一壶茶,世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要做好一件事,除了锲而不舍,更要用心。正是因为用心去做了,胡瑞才会有今天的状态。因为热爱,所以乐在其中。▲煮面也可以是一种修行,藏在古寺深处的面馆,为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添了一处清净地。胡瑞练字的那间屋子,四面都是玻璃窗,他在里面写字、喝茶,面对着周围的大片好风景,如同坐在一片树林当中,不仅能够及时领略四季的变换,还能与各种小动物朝夕相处,他甚至能认得出生活在周围的鸟儿。▲年轻时经历过浮躁生活的他,现在追求的就是慢生活,闲暇时光最爱逗逗院子里的猫。这些年,除了把素面馆打理好,胡瑞把更多时间用于研读佛经,跟书法家研习书法,以及学习古琴弹奏。▲每天卖完了面,胡瑞就练书法、抄心经、弹古琴。这份天然的简素生活让他非常享受,也让更多的人非常向往。他在这块清净之地,遇到的不仅是一碗素面,还有不一样的人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z6A2GaW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