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怎么样丢了“中国魂”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啥吸引力?

台海网7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 文/网络图)7月16日那天,台北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新一任院长,71岁的陈其南。他是上一任院长林正仪的老师。在林正仪任内,发生不少争议事件,导致台北故宫博物院声誉下滑,游客数骤降。正当外界期待“师父出
原标题:丢了“中国魂”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啥吸引力?台海网7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连金文/网络图)7月16日那天,台北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新一任院长,71岁的陈其南。他是上一任院长林正仪的老师。在林正仪任内,发生不少争议事件,导致台北故宫博物院声誉下滑,游客数骤降。正当外界期待“师父出马”的表现,陈其南上任第一天却“一鸣惊人”,公开喊“台独”,鼓吹“故宫台湾化”。一口荒唐言,满腹“独”心肠。早年陈其南因其“本土论述”得到李登辉器重,而此次被蔡英文当局推上台又大放厥词。对此,岛内有分析指出,其所谓“台湾化”就是“台独化”,就是“去中国化”。在这样的“独”雾笼罩之下,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往何处去,不禁令人忧。事件新任院长鼓吹“故宫台湾化”“这些东西(文物)不知道怎么样子就跑到台湾,不管你叫它什么,我们就突然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陈其南一开口就是荒唐言。坐拥满院中国文物、艺术瑰宝,却刻意避谈其历史渊源,更绝口不敢提“我们为何能拥有”,陈其南还以人文地理学中的“飞地(指在某地中有一块隶属于他地的区域)”概念形容台北故宫博物院,说“游客来看故宫,不是来了解台湾,而是来了解中国”。因此他表示,上任后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故宫台湾化、土著化”,让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和台湾文化产生连结,成为“台湾人的故宫”。陈其南匪夷所思的“故宫台湾化”言论一出,遭遇岛内舆论强烈质疑与批评。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当年跟着那些文物一起入台的摄影家庄灵表示,这些文物从大陆入台已有70年。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几十年前也已划出区域收藏台湾现当代艺术作品,“怎能说跟台湾没有连结?”研究观光与文化议题的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纪俊臣昨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故宫台湾化”就是一个政治语言,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把“故宫”除名。因为“故宫”二字就代表着中华文化,你可以充实台湾文物、加入台湾特色,但中华文化绝对不可少。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仪则对导报记者表示,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当“陈其南们”全盘否认,还如何建立内在连结?国民党民代柯志恩更直言,民进党当局骨子里就是要“去中国化”,不如清空文物还给大陆,再放进民进党所谓“与台湾有连结”的物品。探析民进党不断加码“去中国化”其实,这不是民进党当局第一次拿台北故宫博物院做文章。台湾时事评论员、专栏作家黄智贤昨日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台北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明确规定、限定故宫所有的预算都要用于搜集、保护、典藏、展出、研究中国文物,但在陈水扁时期,偷改了“故宫条例”,将条文中“加强对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之征集、研究、阐扬”改为“加强对国内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征集、研究、阐扬”。黄智贤指出,几字之差,却大大削弱、减损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定位和本质,而马英九时期也未能及时拨乱反正,因此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是花了很多时间以及预算东买西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外国文物。在民进党重新上台后,更是不断加码对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去中国化”。2016年1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拆除影星成龙捐赠的圆明园12生肖兽首复制品,理由是“拒绝文化统战”。2017年7月开展的“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展览,时任院长林正仪曾拟删“万世师表”四字,称“为免产生对立”,遭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简明勇痛批数典忘祖,干脆宣布把每年9月28日以孔子诞辰设定的教师节也废除好了。2017年5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明朝永乐皇帝瓷器”特展,但策展方却在媒体上称它为“东亚工艺美术的巅峰”。台湾联合新闻网称,“为了回避‘明朝’两字煞费苦心,大中华历史被东亚一刀断,‘去中国化’意图一目了然。”▲台北故宫博物院游客必看三宝:东坡肉形石、毛公鼎、翠玉白菜讽刺没了“中国风”“南院”变蚊子馆陈其南还扬言要把位于嘉义县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发展成博物馆群,把它定位为“东亚艺术中心”,要建琉球馆、西班牙馆、代表葡萄牙人的澳门馆、日本馆等。话音刚落,就被狠狠打脸:砸80亿元(新台币,下同)打造的“南院”,却是门庭冷清,早成为了“超级蚊子馆”。“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南院”建设从一开始,就充满政治算计。自2015年开幕后,参观人次一路直降。2016年148万,2017年降到97万,今年平均每个月不到5万人。民进党籍民代蔡培慧建议,不如开放民众到“南院”做瑜珈,加强与在地连结。究其原因,台湾退休教授薛中鼎近日在台媒撰文指出,“南院”建筑主体,在刻意“去中国化”的操弄下,剥离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根本看不出其文化含义,只会觉得肤浅粗糙,毫无美感。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纪俊臣直指,“南院”就是政治选票考量,选址不当、定位不清。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仪对导报记者表示,所谓“南院”就是挂着故宫的名字在骗钱,号称走“亚洲路线”,其实都非常的肤浅,很难看。对此,有人质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增加台湾文物或世界文物,这就能叫“台湾人的故宫”啦?质疑丢了“中国魂”用啥吸引游客?白墙绿瓦,中国传统宫殿样式;馆藏69万文物珍宝,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毛公鼎,更是游客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必看的三宝。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仪向导报记者回忆起了1960年代民众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盛况。当年岛内很多学校的学生常常是自己带着便当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呆一整天,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下,造就了如今台湾多少文化人、画家、书法家。台湾时事评论员黄智贤表示,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选在孙中山诞辰的时候开幕,代表视己为中华文化的守护神,近年来在保护、典藏、策展、文创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也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在2008年开放陆客赴台观光后,陆客助力,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访人数迅速增加,该院礼品部收入也不断攀升,2011年达到7.3亿元。2011年,与浙江博物馆联袂奉献大礼,分隔360年的《富春山居图》首次合璧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当年获评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的第7名。然而,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后加速“去中国化”,台北故宫博物院艺术声誉受损,游客锐减,2015年原有529万人次,2016年衰减成466万人次,2017年更减至443万人次,今年1-6月则只有189万人次。其中陆客人数,2015年是310万人次,到去年只剩下142万人次。虽然日、韩、东南亚参观人次有逐年增加,但仍不敌陆客参观人次大减168万的力道。因参访人数下降,台北故宫博物院也不得不暂缓扩容的“大故宫计划”。台北故宫博物院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它搜集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有媒体报道指出,现在民进党用“去中国化”思维管理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已经没有了“中国心”也没有了“中国魂”,还能凭啥吸引游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z6A8Gb2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