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小心你的亲密关系,别死于挨得太近

作者:物道 朗诵:祝捷 来源:物道(ID:wudaoon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任何亲密关系都要有界限和分寸,给彼此喘息的空间。 ——兹心 这段时间,演员朱雨辰和妈妈引起了全民讨论。今年朱
原标题:小心你的亲密关系,别死于挨得太近作者:物道朗诵:祝捷来源:物道(ID:wudaoone)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任何亲密关系都要有界限和分寸,给彼此喘息的空间。——兹心这段时间,演员朱雨辰和妈妈引起了全民讨论。今年朱雨辰39岁了,工作上能处理好自己的大小事,生活上还能做得一手好菜,但是76岁的朱妈妈还是呆在儿子身边事无巨细照顾他。很多人看了后,都觉得感同身受,因为这不仅是朱雨辰的妈妈,也是大多数人的“中国式妈妈”。于是网上出现了诸多“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婚叫你妈要你结”......其实不仅是父母与孩子,夫妻、朋友之间,越是亲密的关系,越需要一点界限感。父母与孩子我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不是你人生的延续。朱雨辰搬来北京定居,朱妈妈就跟着来北京,朱雨辰去外地拍戏,朱妈妈就跟着去外地,用朱妈妈的话说就是:“南征北战,我都会给他一个温暖的厨房。”朱妈妈做的,远远不止这些,还会每天4点起床给朱雨辰炖养生梨汁,而且一定要炖一个半小时,十年如一日。朱雨辰上大学时,朱妈妈亲自去铺床,朱雨辰拍戏时,朱妈妈到现场去阻拦,不允许朱雨辰拍被打的戏,并且朱妈妈还干涉朱雨辰每一段恋情,因为朱妈妈要求儿媳必须在家做贤妻良母。朱雨辰妈妈还常常用苦肉计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爱,有一次,朱雨辰不想吃妈妈做的鸡毛菜,朱妈妈把手伸到朱雨辰眼前:“你看,我为了给你找鸡毛菜手都裂了这么大的口子,你吃一点吧。”与朱妈妈相似的,还有太多“中国式父母”,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几乎就能反驳孩子们的所有反抗。从小就给孩子报兴趣班,即使孩子不喜欢;孩子上大学时给孩子选专业,也是为了孩子好;让在北上广打拼的孩子回家考公务员,也是为了孩子好。朱雨辰妈妈就坦诚地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就是奉献,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自己儿子的!”“中国式妈妈”的“奉献”,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当今有太多孩子提起父母时都说厌倦,朱妈妈的这些“奉献”,也只换来朱雨辰一句:“妈!你这是要搞死我啊!”这是因为,父母的这些爱,其实是自己内心的焦虑:比如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于是焦急让孩子养生;比如工作不稳定,于是让孩子考公务员;比如自己年轻时没考上大学,于是把孩子的学业抓得非常紧,一定要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和孩子本身是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可是如果父母向孩子过分管束,过分倾倒了自己的焦虑,反而让两代人越来越疏远。我特别欣赏的诗人海桑,他成为了父亲后,写了一首诗:“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这是我的固执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作者尹建莉曾写过一段话:“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是啊,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却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龙应台曾提到,父母与孩子的缘分一定会渐行渐远,“有些爱,不必追。”确实,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爱,不是参与,而且陪伴。夫与妻亲密有间,才是最好的夫妻关系。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楼下了不下车还要在车里坐好久?回答者的人,有刚下班的父亲:“需要独处,疲惫不能被妻儿看到。”也有全职妈妈:“车里安静的15分钟,什么都不做只是放空,一口喘息,让我还能继续鼓起勇气,坚持到下一次喘息的时刻。”他们的回答,让我看到,即使走进婚姻,每个人依旧希望有些界限感。我看过一个素人采访,节目组问丈夫,有什么隐瞒妻子的事情。下班后的丈夫,满眼疲惫靠在车座上,告诉节目组,隐瞒的事情就是每天想要到家楼下时,在车里安静坐好一会。白天上班他是经理,面对上司下属,忙碌一整天;下班时他又成了丈夫,面对妻子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催回家,所以每天只有这短短十五分,让他能够摘下面具,还原那个真实的自己。当节目组给妻子看了丈夫的自述后,妻子没有心疼,反而皱着眉头着急地解释:“我希望我是可以依附在他身上的。”是啊,妻子希望丈夫像超人一样为自己挡风遮雨,一手撑起整个家,而不是“躲”在车里喘息。对于妻子而言,婚姻大概就是“自己的包袱从此有人分担,自己的苦水从此有地倾倒”。其实无论性别与家庭角色,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渴望幸福,喜欢和乐观开朗的人相处,没有人能拒绝快乐。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没法整日接受对方的苦水,这就需要一点界限,一点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既能消化自己的情绪,也能给对方一点理解。刘若英和丈夫在婚前,一年见不到几次面,结果感情有增无减,最后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两人工作也经常几个月见不到一次面,但是刘若英却感觉这样的距离刚刚好,既有了依靠,也能独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常听人这样形容夫妻之爱:“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是啊,“亲密有间”,才是最好的夫妻关系。给伴侣一些空间,不仅是给自己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也是给一点空间让自己独立。朋与友我们各自忙碌,又互相牵挂。在我们日常生活,往往能看到一种神奇的关系叫“闺蜜”,她们要好时无话不谈,每时每刻都在一起,可是当两人摩擦不断升级,观点不断相悖时,双方就会出现不满和诋毁。千年前的孔子大概预知了未来世界有这么一种关系,于是写下一句告诫:“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政坛上想法完全相悖,可是当君主私下单独问对方的看法时,两人却异常一致地赞赏对方的才华和人品。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和而不同”,允许对方有不同想法,却不会忘记当初是因为对方的优点才走到一起。我同事老李曾跟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上高中他有三个好哥们,同住一个寝室,打架、喝酒、逃课都玩在一起,后来老李越来越用功学习,但是同时也害怕失去这几个朋友,所以依旧天天跟他们一起玩。高三的一个晚上,他们决定逃掉晚自习去上网,老李也说跟着去。结果他们阻止了老李:“小李,你是能考上大学的人,这个学期你得认真学习,我们不带你玩了。”三十年过去了,如今他们依旧是好哥们,无论天南海北,过年一定要约在一块,在烧烤摊聊到天亮。真正的朋友从来不是事无巨细地参与你的生活,更不会担心和顾虑你的“分道扬镳”,而是在惺惺相惜中真诚祝愿你。最好的朋友,大概就是:我们各自忙碌,又互相牵挂,不用刻意想起,因为从未忘记。去年,我在写黄永玉先生时,看到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上画了两只刺猬,并在一旁写下:“在这孤独的世界里,人与人的相处,就像冬天里取暖刺猬一样,太远了会抵御不了寒冷,太近则会互相扎到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最好的距离。”这让我想起我同学,刚毕业那会她一心想要在广州发展,可她妈妈非要让她回家考公务员,甚至叫上三姑六婆、奶奶姥姥来劝说她。她忍无可忍,铁了心节假日不回家,甚至过年都是自己去泰国玩。但是过了一两年后,他妈似乎看开了,不再催她回家考公务员,而是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几年我常常看到她节假日都回家,昨天我看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与妈妈的合影,她靠在妈妈肩头,阳光洒在她们发梢上,母女两都笑弯了眼。而她们母女俩,就像画中那两只刺猬,保持了一点距离,却更亲近。*作者:物道,使物有悦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朗诵:祝捷,河南省太康县电视台播音员,喜欢读书、音乐、旅游、酷爱朗诵。喜欢将喜爱的文字用声音表达出来,以自己的声音,深情演绎您的故事与心情。微信号:zhujie2866#兹心推荐#21个心理学效应,3大板块,层层递进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是知道更是让你做到,打破固有思维活出新的自己,升级你的人生特别推荐:这可能是最好的读书方式!碎片化时代,你迫切需要深度阅读!!慈怀共读微课是慈怀读书会为书友们打造的深度阅读空间是300万书友的选择每月6节微课,30篇解读文章带你深度解读3本经典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z6AG7y2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