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城经典句子6遇见老延安|一座千年前的军事重镇,讲述一部金戈铁马的悲壮史诗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延安,古称肤施、延州,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原标题:遇见老延安|一座千年前的军事重镇,讲述一部金戈铁马的悲壮史诗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延安,古称肤施、延州,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在宋朝的时候,延安叫延州。原来住在甘州和凉州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仲淹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随后又引军出发,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西夏人也佩服范仲淹的治军理念,称其“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而不敢侵犯,他不负使命,终使边境转危为安。沈括:最早记录石油第一人我国最早记述石油与石油开采的记载来自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50岁。出任陕西延州府太守,在西北前线对抗强敌西夏的入侵,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间开采石油的过程,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石油的存在状态与开采过程。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在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就是过去说的高奴县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时断时续地流出来。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毛将其沾取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清漆,燃起来像火炬,冒着很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都变成了黑色。我猜测这种烟可以利用,于是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文字,叫做‘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广泛流行在世上,只是从我开始做它罢了。”根据现有的史料,他是第一个使用石油的人,他将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制成了墨,他还写过一首《延州诗》,描述了延州开采石油形成烟尘滚滚的盛景:“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他笔下的延州石油如今已形成我国著名的长庆油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蒙恬大战北方夷狄凤凰山上的古城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沿着山势而修建的古城墙经过专家的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这座城池是迄今为止在延安城防建设中能够找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城防建筑。大秦帝国建立以后,领土得到极大的扩展,东部,南部都到达了海滨,西部高山林立人迹罕至,更没有强大的力量与之抗衡,唯一有实力且实力非常强大的是来自北方的匈奴。因此秦始皇派遣当时世人美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率领30万大军,向北征讨匈奴。蒙恬不仅作战神勇,而且智慧超群,很有战略目光。他采取进攻线上稳打稳扎、防守线上步步为营的军事策略。凤凰山就处在防守线上,因此蒙恬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城池,以保证延州的安全。这样蒙恬的大军进可攻击敌人,退则有城可守,有城可依。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与北方夷狄的战火不断,因此每一朝代都很注重修整凤凰山城池,以保障国内的安全,确保这一御敌屏障不断发挥作用。在历朝修缮中,大唐王朝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大唐王朝国力强盛,在已有的城池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派遣著名将领尉迟恭镇守这里。延州-延安,穿越千年的历史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晋公子重耳曾流亡白狄12年,即居住于延安一带。战国,延安大部属魏国。秦惠文王八年(330年),魏纳河西地予秦;十年(328年),魏纳上郡15县(今陕北宜川、延安一带)予秦,延安属秦。秦汉时,延安属上郡。秦昭王时期,秦在延安一带置高奴县,县治在今延安城东尹家沟。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犹存。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统兵30万北击匈奴,后又监修长城和秦直道。汉武帝时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陕北等地农业经济空前发展,被誉为“新秦中”(意为富庶如关中)。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该城,谓之坚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利于战守,赞叹“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宋朝,升延州为延安府。延安一座由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流汇合而成的古拙、雄强的北方文化,在不知不觉间透漏着历史的沧桑,我们穿过时光的漫漫黄沙,去延安追寻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1yek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