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 封神专访导演乌尔善:我为何要拍《封神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在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化、管理化、规范化、体系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传媒内参—传媒独家受邀参与《封神三部曲》媒体探班,并联合采访了《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来一起听听他的讲述。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唐瑞峰 近日,由
原标题:专访导演乌尔善:我为何要拍《封神三部曲》?《封神三部曲》在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化、管理化、规范化、体系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传媒内参—传媒独家受邀参与《封神三部曲》媒体探班,并联合采访了《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来一起听听他的讲述。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文/唐瑞峰近日,由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首次开放媒体探班。作为华语电影史上首部采取三部连拍模式进行制作的电影作品,《封神三部曲》获赞“中国电影工业化新标杆”。《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接受传媒独家采访传媒内参—传媒独家受邀参与此次探班,并联合采访了《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来一起听听他的讲述。传媒独家:从《画皮2》、《寻龙诀》到《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这几年会特别热衷于拍幻想题材?乌尔善:首先幻想电影是非常符合电影本质的,能把想象的世界变成真实可见。其次,幻想文化是年轻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形态,也是我自己非常有发挥空间的一种类型。所以不只是近几年,未来我也会把幻想电影当作个人职业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创作内容。传媒独家:为什么对封神这个题材情有独钟?乌尔善:中国的传统故事里面是有史诗级别的故事,有神话世界的创造,有善与恶的斗争,还有英雄的成长,具备跨文化跨地区的共同心理元素。很多故事比如《西游记》很难称为神话史诗,它基本就是神话故事,缺少其他共同心理元素。我觉得《封神三部曲》是一个华语电影史上的开创性作品,它能够表达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神话、历史这些东西,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在这个方面有一个完整的表达。传媒独家:这部作品在进行影视化改编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乌尔善:《封神三部曲》在改编的时候,最经典的人物设定和关系没有改变,电影中出现的很多人物的原型依然是来自原著小说《封神演义》母本。但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剧本问题,如何把一个100回的章回体小说变成三部电影的容量,如何把每部电影的故事改编得具有完整性,同时又保持独立,且容量均匀,这对我来说挑战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花费了五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剧本的问题。传媒独家:在特效和服化道方面做过哪些创新?乌尔善:《封神三部曲》没有一件道具是复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全部都是原创的,我们从商周青铜器纹样里面提取元素重新组合创作,包括餐具、屏风,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创作的,这个也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我们绝对不是把博物馆里面的东西仿制一下。传媒独家:《封神三部曲》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之前中国的电影大部分是武侠、现实主义以及历史还原类型,幻想类型的电影跟科学结合的更紧密,需要大量跨界的人才,整个电影制作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致,但很多环节上面我们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非常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我们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从海外邀请更有经验的人帮助我们,另外就是我们年轻人要通过这个项目迅速学习和成长,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做完《封神三部曲》也积累丰富的经验,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工业最重要的推动者。专访导演乌尔善:《封神三部曲》如何助推中国电影工业化在中国电影工业化快速迭代的当下,《封神三部曲》在电影工业化的标准化、管理化、规范化、体系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演员一定要有战士的体魄《封神三部曲》选择连拍,首先意味着演员两年全部的时间要受剧组的管理,因为他们要接受24周的专业课程训练,这其中包含每天不少于12小时的封闭课程,每周持续六天涵盖表演、格斗、马术、射箭、鼓乐、传统文化、影片分析等多维度的全方位训练。我们的标准是,演员能够达到拍古装战争片所需要的素质,他们放在战场上甚至可以打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演员选择方面会有一定的限制:太红的演员不敢用,过于娇嫩的演员也不敢用。因为对每个角色的要求不一样,我们为每个演员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像饰演妲己的演员,我们给了她一年的课程专门研究狐狸的生活方式、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如何更好的与电影结合。这些演员每天的拍摄任务也很复杂,他们每个人穿的盔甲都在40斤左右,如果他们的体能不行,穿盔甲两小时就会昏倒。整个演员的训练过程其实是为了实现最后的拍摄效果,因为我们要求所有的动作戏包括马术动作、格斗动作、威亚动作都不能有替身。演员一定要有战士的体魄,这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智者的知识结构,真正的演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才能塑造一个高标准的角色。我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观念,演员并不只是出席一些发布会、走走红毯那么简单,他们只有知道真正完成了角色带给他们的荣誉,才有资格站在闪光灯下面展现自己,因为他们要通过作品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演员,《封神三部曲》里面主要角色全部出自演员训练营,这些年轻的演员愿意付出两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我也愿意用我所有的精力和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样子。寻找文化表达的心理学共性神话是有情节的心理分析,无论是西方的神话还是东方的神话都有跨时代、跨民族、跨文化的共同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神话传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都有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重新理解神话传说,可能会是一个新的角度,也能够跟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从当代的角度重新去把神话和史诗变成当代作品,最重要的是找到它的心理学共性,这是我研究神话学比较重要的启发,也是坎贝尔的理论。比如,《星球大战》这个特别典型的太空神话史诗,它整个的叙事逻辑跟古希腊神话非常接近,只不过是把它放在星球宇宙的背景里面。所以,无论讲科幻还是传说,从心理学结构上来讲都是一致的。《封神三部曲》概念海报《封神三部曲》的心理学共性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挑战时,如何进行超越和战胜,我们选择年轻的角色进入叙事,这也是所有观众最容易进入故事的角度。《封神三部曲》是一部神话史诗电影,并不是历史电影,客观写实并不是神话史诗电影的创作手法,我们还要考虑到美学形态的独立性、幻想世界建立的独特性。《封神三部曲》基本上把中国的古典世界做了一个整理和浓缩,尤其是元明时期的道教艺术、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和宋代的山水三个中国美术史上最代表中国文化经典的美学形态。构建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电影工业主要强调三点,第一是规范,第二是规模,第三个是新科技的应用。我认为中国电影工业化也是三个角度,从创作角度来讲,电影工业化强调类型化的创作,不论是科幻动作、神话史诗、喜剧或是文艺片,这都是类型化的创作,类型化的创作本身就有一定的创作标准和规范。第二就是管理,无论是中型剧组还是大型剧组,在管理方面涉及方方面面科学化的流程和规范化的流程。通过看通告单,就可以看出一个剧组有没有管理能力。第三就是新技术的应用问题,像《封神三部曲》这样的幻想型电影,科技的应用非常超前,比如说要创造一些诸如雷震子这样的虚拟角色,一定是用电脑视效才能完成,但电脑视效流程如何设计,涉及到概念设计、动态捕捉、真人演员扮演和数字生成等一系列环节。电影工业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新科技的进入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封神三部曲》在节能、安全、可调控方面有巨大的进步,比如大规模的使用LED光源、8K摄像机拍摄、大量的挖掘机组成的移动蓝幕,这些也给予我们启发:可以调用建筑行业的力量帮助电影行业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之前的工作方法,也更新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从而实现了更好的结果表达。像《封神三部曲》这样复杂的制作,应该是所有类型电影里面制作难度最大的类型,牵涉到的技术部门非常多,剧组开机的时候,工作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管理本身是极具有挑战性的,你所看到的现场有条不紊,是因为我们背后做了巨大的准备工作,以致现场不会失控。把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年轻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从票房的维度马上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但中国电影缺乏接近这个市场体量该有的作品规模和作品质量,中国电影也理应生产出一些比较宏大的,呈现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不能只停留在博物馆里面变成灰尘,不能只在唐人街上被庸俗的消费,重要的是如何把有价值的文化变成当代的东西,变成年轻人可以不断吸取力量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们电影人的使命。神话史诗这种电影类型代表着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反思、确认和提炼,代表着民族精神的自我寻找,是民族文化相对通俗的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并不把《封神三部曲》当做一个IP,我觉得更需要的是一种使命感,我们同样做一部电影,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文化变得年轻,变得跟当代观众有关联,让我们的年轻人觉得中国文化有生命力,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未来十年,如果要做一个不断赚钱的电影,我可以拍《画皮3》和《寻龙诀2》,但我觉得做《封神三部曲》更适合,我愿意花十年的时间做这个项目,而且我的年龄也可以拼一下,一天24小时一周7天持续十年,我觉得我可以坚持下来。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努力可能带着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我在40岁到50岁这十年间冒了巨大的时间风险,能不能把中国的经典故事变成当代电影的形态,能不能让年轻的观众对自己的文化有自豪感,让他们觉得我们的文化很有青春活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故事,这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8BJk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