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适时放手&适时放手 让孩子成为主导者

展开全文最近正值端午临近,孩子前期对端午节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活动开始环节孩子侃侃而谈自己对端午的认识。当我出示香袋图片时,孩子们纷纷被香袋形状吸引咯,本想让他们多关注图案的我,心里想,既然孩子感兴趣,那就和孩子们一起聊聊他们喜欢什么形状的香
展开全文

最近正值端午临近,孩子前期对端午节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活动开始环节孩子侃侃而谈自己对端午的认识。当我出示香袋图片时,孩子们纷纷被香袋形状吸引咯,本想让他们多关注图案的我,心里想,既然孩子感兴趣,那就和孩子们一起聊聊他们喜欢什么形状的香袋,想怎样设计香袋,孩子们个个畅所欲言。小洁说“我想设计一个爱心型的香袋”;垚垚说“香袋是端午节带的,所以我想设计一个粽子样的香袋”;轩轩说“我想设计一个有大爱心和小爱心组成的带走花边的爱心香袋”;馨馨说“我想画一个菱形的香袋”......孩子们自由表达,遵从内心说出各自对香袋造型的想法,让我心头一喜,让孩子放手去做吧。

创作过程中,孩子们还时不时的介绍自己的作品,睿睿看到乐乐的作品,“你这个香袋好特别啊,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乐乐脸上露出了笑容“等我给它图上颜色会更美。”

琪琪对馨馨说“你看我这个香袋,有花边的三角形。”馨馨也开心的介绍自己的作品“琪琪,我这个菱形的香袋是不是很特别啊,我给它们分为四块,没一块来图案都不一样的喔。”

香袋制作完成咯,孩子纷纷拿着自己的香袋相互介绍,雨菲对一菲说“我的香袋叫爱心满满,一颗大爱心长了一双翅膀,就要飞到妈妈那边咯”

一菲“我的是双心香袋,大爱心小爱心。”琪琪和馨馨相互赠送了香袋,两人开心的接过对方的香袋。

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能关注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对美的事物的自我想法和感想,同时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对美有自己的感受。《纲要》中对教师的角色是这样定位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提供了许多不同造型的香袋,从外形到图案,逐步的引导孩子们设计自己喜欢的香袋造型。孩子的兴趣点是其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需要是在孩子的个体发展中随时会表现出来的,孩子们对“香袋”造型热衷的行为,是符合孩子年龄发展水平的需要,正如《纲要》指出:孩子感兴趣或关注的对象应该随时成为我们的活教材。所以活动后看到每个孩子脸上开心的笑容,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快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BNvJ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