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匠心仁医 守护“她”健康_患者_手术_邵清

“今天手术很顺利,这是连续作战的第8台。”11月21日晚7时,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主任邵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脸上露出疲惫的微笑。 每年1500余台两腺等颈腋胸部手术,年均门诊量4万余人次,常有外市患者慕名前来……这是江阴市人民医院乳

“今天手术很顺利,这是连续作战的第8台。”11月21日晚7时,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主任邵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脸上露出疲惫的微笑。

每年1500余台两腺等颈腋胸部手术,年均门诊量4万余人次,常有外市患者慕名前来……这是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作为一家县级三甲医院专科,这些数据足够亮眼。

“患者看病选择基层医院,要么是冲着知名医生的口碑来的,要么是冲着医院在专病方面的优势来的。”邵清说,江阴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群众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就医也很方便。在他身上,一直压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团队要把乳甲外科做成群众信任的知名专科,让乳房疾病患者不用东奔西走,在县级市就能方便地看上病,也能看好病。”

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邵清主任团队为患者进行乳房重建手术

打造多学科精准诊疗模式

造福地方百姓

“我很害怕手术,更不能接受切除乳房。”前不久,刘女士来到江阴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就诊,满脸焦虑地对邵清说。一年前,刘女士发现右侧乳房有个肿块,由于害怕手术,她便找了个“偏方”自己服用。没想到,半年后,肿块明显长大,足有鸭蛋大小。经过检查,她被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采用传统手术,只能切除乳房。考虑到刘女士的肿瘤较大,乳甲外科团队召集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对其病情进行深入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可先采用新辅助治疗。

“所谓新辅助治疗,就是先进行术前的化疗,联合靶向或免疫等药物,等肿瘤控制缩小后再进行手术等综合治疗。”邵清解释,“我们就像‘裁缝’,首先对疾病进行精准研判、系统评估,精心设计手术方案,然后根据东方女性乳房外形和病友心理需求‘量体裁衣’,开展个体化手术,比如内乳清扫、改良根治、保乳整形、自体皮瓣和假体重建、腋窝前哨活检、腔镜微创等。”目前,刘女士已接受保乳整形和腋窝前哨的“两保留—乳房和腋窝”手术,对治疗方案非常满意。

该院乳甲外科是无锡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也是医院特色多学科诊疗一体化中心之一,早在2011年就率先在无锡市成立乳房甲状腺多学科联合门诊。“以前,我在胸外科当住院医师的时候,看的往往是复杂病,做的也是大手术,常在上级医生的带领组织下,与多学科专家一起参与会诊、手术。”谈到多学科诊疗(MDT)模式,邵清坦言,“乳甲外科相比之下算是小专科。我出身胸外科,耳濡目染,也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特殊病例,尤其不少老年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因此,一定要将MDT模式引到乳甲外科中。”

邵清介绍,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已进入慢性病管理时代,需要采用MDT模式,进行全方位、全周期治疗。通过相关科室医生深入讨论,以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等为依据,全程由个案管理师参与,为患者制订精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邵清坦言,MDT模式在病情疑难复杂的患者诊疗中至关重要。最近,病房收治了两名特殊病情的患者,一名患者为乳腺癌合并房颤、慢阻肺,另一名严重高钙血症患者已经82岁了,还患有甲旁亢合并脑梗、血栓。“像这类患者,很多专科医院都不愿接手。但有了多学科专家的支撑,我们临床的底气就足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王水(左)和江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华(右)共同为江阴市乳腺癌筛查培训基地和多学科诊疗联盟揭牌

匠心仁医做好“排头兵”

助力健康中国

作为县级市的龙头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在无锡当地的“两癌”筛查工作中肩负了重要使命。

“乳腺癌的‘三早’工作,是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把诊治关口前移,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邵清介绍,2018年,该院乳甲外科主持组建了江阴市乳腺癌筛查培训基地和乳甲肿瘤多学科诊治联盟。2019年,乳甲外科牵头成立了江阴市人民医院乳腺癌MDT团队,致力于疑难复杂乳腺癌病例的诊治。2020年,该院入围全国首批国家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为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建立江阴市乳腺癌可疑病例转诊绿色通道非常重要。“我市成立了以江阴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医共体,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等纳入进来。”邵清说,“包括乳甲外科在内,专家定期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帮扶,在江阴市妇幼保健院等医共体单位常年开设乳腺病MDT门诊,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双向转诊机制,对符合转诊标准的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可进行及时转诊。”

邵清表示,“赋能专科建设 共创健康中国——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今年在该院落地以后,科室新辅助治疗率及保乳率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多患者获得了早期治愈的机会。2022年,科室还申请了中国妇幼人工智能乳腺癌三早体系建设项目,将通过数据智能化和网格化多维度协作使“两癌”筛查工作更加高效,为做好基层妇幼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乳甲外科“粉红丝带”志愿者团队在病房举办读书和抗癌心路历程分享活动

“心光同行 粉红家园 ”

医患携手点亮抗癌之路

营养师讲解科学膳食知识,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疏导,曾做过手术的乳腺癌病友“现身说法”讲述心路历程……这是在今年“世界乳腺癌防治宣传月”中 ,乳甲外科开展的第14期“心光同行 粉红家园”公益项目的一幕。

医学不仅关乎技术,还与人文密不可分。2011年,邵清筹建了江阴市癌症康复协会乳腺康复活动中心,带领志愿团队十余年如一日开展“心光同行 粉红家园”公益项目,是江苏省较早以乳腺专病为名的志愿服务团队。

团队开展的公益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服务,每月一次的知识讲座,每季度还有大型现场科普巡讲……此外,团队还定期举行线上科普巡讲和临床答疑,让患者更加方便地获取科普知识。

“不少乳腺癌患者一开始都表现出抑郁、忧愁、沮丧的情绪。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项目,她们有机会倾诉自己的情感,获得心理支持,尽快摆脱不良情绪,后来更是主动去帮助他人。”邵清说,团队秉承“让伤愈的我来抚慰病痛的你”理念,积极吸纳治愈的患者加入,实现同病互助、群防群治、共同抗癌,这种携手互助的模式让成千上万的乳腺癌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目前,团队拥有乳腺癌会员近3000人,志愿者300余人,累计服务600多小时,共计服务1万余人次。作为医院普外科党支部副书记,邵清还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专业知识走入基层社区厂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共建“暨阳红—盟红江阴”党建联盟。“现在,这一公益活动已成为我院品牌项目。每次活动时,医护人员和党员同志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踊跃参与、积极支持。”邵清说,“团队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关爱乳腺癌患者,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她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不少患者在康复后回归社会、回报社会,也为江阴市乳腺癌防治事业作出了贡献。”

江阴市癌症康复协会乳腺活动中心“粉红丝带”志愿者团队“现身说法”式的鼓励和帮助,坚定了患者抗癌的信心

文:沈大雷

编辑:刘立夏

审核:韩璐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WLJp6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