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时空网上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多少?(上林时空)

上林可不止景美 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它们是上林人的生活态度 也是上林人的智慧和信仰 渡河公 渡河公是流传在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自明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
原标题:上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多少?(上林时空)上林可不止景美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它们是上林人的生活态度也是上林人的智慧和信仰渡河公渡河公是流传在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自明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发展过程中无脸黑头的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的辫子,使“渡河公”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装束,小布人的怀中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渡河公”的制作为全手工制作,面料多为布料,“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所以闻到“渡渡河公”里香艾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人们制作“渡河公”,以此寄托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广西上林的三里镇一带,却有着另一番的热闹,家家户户齐聚清清的小河边欢度当地的民间民俗活动“渡河公”节,原叫渡渡河公,按三里话的说法又叫做“渡渡河公”。该民俗形成于明朝,至今有四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的这一个傍晚,男女老少们都自发涌向三里南边的小河--汇水河。在一东一西河溪流相交汇的汇水桥畔举行重大的“渡河公”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三里镇一带的姑娘们聚集在一起,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直到现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傍晚,在清水河畔,村里的男女老少依然一边吟咏祈祷词,一边把做好的“渡河公”用红或黄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因“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的作用,可保护孩童安康。或者把\"渡河公\"和棕子放在一艘小船上,点上红蜡烛,沿河漂流,让点点河灯带走岁月的不幸和忧伤,村民们一起祈祷:家人幸福安康、祖国繁荣昌盛。上林壮族灯酒节上林壮族灯酒节:每年农历整月十一过“灯酒节”是生活在广西沿大明山一带、以壮族为主的民众,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民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灯酒节最原始的意义落实在“灯”和“酒”上,而人们的喜庆又称“节”。因为灯酒节最初是壮族的节日,而因后来民族杂居,便成为以壮族为主不同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这表现在节日中“壮”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更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灯酒节”这个节日是一个封建迷信活动,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的“灯酒节”乙成为了兄弟团结、邻里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重要传统活动。”2009年2月5日,记者有幸走访了上林县巷贤镇苏仁村石寨庄的灯酒节,亲身感受和品味到其丰富有趣的各种民俗文化活动。节日这天,当年头胎生男孩的人家要给村社献一只羊,生女孩的户要给村社献一只鸡,各家各户也筹集物资,共同办起这一盛事。当天,全村男女老少到社坛参拜祭祀社神,并聚集树下吃“长桌宴”或“百家溢”。有些地方人们还有“散羊头”的风俗:社主将羊头及后腿退还主家,第二天主家将羊头祭祀祖先,并举办丰盛宴席,邀请亲朋好迂蟠家共欢,尽兴而散。在村里,人们通常把灯酒节说成“吃灯酒”。老人说:“每到吃灯酒之日,必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个村民都痛痛快快地闹‘灯酒’。在社坛前进行的“灯酒节”祭祀仪式,显得丰富隆重,程序讲究,包括“就位、鞠躬、三上香、三叩首、跪拜、敬酒、宣读祝文、献糖果、献财宝、平身复位、化财、鸣炮、礼毕退班”等礼仪。村里担任祭司的老人,还特意穿上了传统长袍。在社坛供奉完神灵,鸣放完鞭炮,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旁的空地上摆开酒席。餐桌上,如果添丁的家庭慷慨大方,就会捐上一个猪头或是一只肥羊,备下盛宴迎接全村乡亲。酒至深夜,方才散去。上林四六联民歌四六联民歌历史悠久,流传于上林县及周边地区,于唐朝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上林县隶南方州时,由京官、州官常到上林,带来汉文化,聪明的壮族先民将汉赋,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的骈赋的四六、四七句式吸收过来,与自古就有的壮族民歌相结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作加工,逐步形成四六联壮族民歌格式。四六联民歌的发展,自唐太宗、高宗时期已初成定格。锲于上林县澄泰乡清水河畔的唐《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唐永淳元年公元宵82年立)就有四六联民歌句。“回波所利,不耕□获之□,和之所多,未乏南山之有,若池之流……卿述短辞,用申诚曲云尔!”此后四六联民歌不断发展,便成为如今腰尾互韵的定式。四六联民歌的特点一是记以汉字,唱以壮音;二是固定曲谱,随文可唱;三是句式字数为前四后六,四六两句合十,为前半节,符合完满吉数,下半节亦为四六相对,两半节合为一小节,节数多少根据内容而定;四是尾腰共韵,错落优美;上半节首句尾字,即四六联的首句第四字起韵,押第二句,即“六”中的第四字作腰韵:第二句末,即第六字又起韵,押第三句尾字韵,即第四字韵,第三句第四字韵又押第四句第四字腰韵。四六联民歌集诗词歌赋骈于一体,形式美,韵味浓,是丰富多彩的壮族民歌中的精华之一,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渗透和影响的产物。其内容如其它民歌一样,多是吟唱生产、生活,抒发对生产生活的快乐与苦衷;歌唱生息环境,祖国山河,赞颂田园风光,城镇景色;祭祀贺喜,祭祀神灵以娱神寿晏、婚礼、喜晏贺喜;交友传情,联谊求婚;批判丑恶,揭露时弊等等。上林瑶族山歌瑶族山歌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一朵艳丽的奇花。它高亢嘹亮,委婉流畅、细腻优美、沁人心脾,深受瑶族及各族人民的喜爱,因而成为瑶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山歌,是瑶族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有的娱乐方式之一。日夜劳作间隙,瑶民放下锄头随口就能唱出心中的歌谣;瑶家的少男少女,更是喜欢用山歌来谈情说爱。上林瑶族山歌独树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唱,词曲都是根据日常生活和劳动情景自编自导自演的,例如“日头对中正午时,脚踏人影肚就困”等歌词,形象直观,富有艺术感染力。瑶族没有文字,瑶族山歌便成为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因此,它的传承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上林瑶族山歌中保存了有关上林瑶族的生活习俗、生产劳动及民间文化的许多珍贵史料,是瑶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目前,瑶族山歌传承基地位于上林县镇圩乡镇马街。2012年5月30日,上林瑶族山歌被列入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卢成是瑶族山歌第四代传承人,于2013年获得第四批南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舞上林瑶族猴鼓上林瑶族猴鼓舞以镇圩瑶族乡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上林县与马山县交界一带。它是布努瑶所在山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古时候,为了抗击人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卜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亏得到老猴王帮助,不仅走出了困境,还抓住战机击败了金兵。弄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大获全胜。为感激猴王的帮忙,英雄卜努带头敲起皮鼓狂歌欢跳,用歌舞赞颂猴王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的雏形。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族为反抗金人的统治,在迁徙逃亡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加工、创作而成的。这是种内容丰富、形式完整的传统舞蹈,集中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淳朴真诚,豪放的性格。上林瑶族猴鼓舞活泼多变,将击鼓和跳舞、伴奏和伴唱糅合在一起,具有热烈欢快,简朴雄健、气质浑厚的特点,是布努瑶逢年过节必跳的、最重要的祭祀舞蹈。上林瑶族猴鼓舞生动地记载和呈现了瑶族的历史和生活风俗,是瑶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也是岭南骆越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藏之一。2012年5月30日,上林瑶族猴鼓舞被列入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罗延武是上林瑶族猴鼓舞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上林壮族八音壮族八音,源于敲击“壮族三音”发展而成。三音乐器门类多,敲击起来气氛不够热烈,一些艺人便在敲击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乐器,并由一人同时操作三种到由七八件乐器,逐步发展成为八音,乐器的规格也由小变大,由响声“车车”的小钹到用响声“车车“的大钹。壮族八音的乐曲由于使用地域不同,传授艺人掌握的水平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乐器种类也因人因事而异。八音队人手少时,少奏一两样乐器,但最少要保持有锣、鼓、钹、唢呐、绕五种乐器。在较大型的演奏场面并要演跑龙套粤剧折子戏时,还要增加长筒、木鱼、梆、琴、萧、二胡等乐器。壮族群众在嫁娶婚庆、新居寿诞之时,喜欢请八音吹奏助庆。除了在八仙桌旁坐着吹奏《大开门》开场乐之外,不同的喜庆场面还有不同的规矩:新居进宅,主人家要备上新鲜柚果叶数片和银针红线给八音队作“煞四门”之用,认为这样经八音队吹奏之后,宅主便兴旺发达,如意吉祥。男女结婚,家境寛裕德,多请八音队去迎亲,以显体面光彩,表示是明媒正娶,倍感自豪,显示自身尊贵贞洁、德行为男方敬重。因此,在迎娶路上,经过村落时均要吹奏一番,以此昭示路人婚礼过程中,分别吹奏《迎亲曲》《接驾曲》《拜堂曲》。经济更宽裕者,还请八音留宿吹奏至午夜,演唱《花好月圆》之类的粤剧折子戏以示婚礼隆重。老人寿诞,由子孙或族人请八音队奏祝寿,女寿星有时还由娘家请八音队前来贺寿,吹奏《贺寿曲》。若主人有求,还可加奏《大贺寿》。除了红事之外,壮族同胞在“白喜”(高龄逝者的葬礼)时也请八音来送殡,以此表示对逝者的孝敬与缅怀之情,女逝者的娘家有时也请八音对前来吊孝,以示葬礼的隆重。乐曲以欢快为主,民族调式。多是徵调式。上林壮族师公舞壮族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师公舞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2008年正式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壮族师公舞起源,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诸葛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广东、广西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壮族师公舞虽源于古代巫舞,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互为影响,互相吸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娱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娱乐性。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指引下,大批师公艺人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将师公舞从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运用师公舞的语汇,改编、创造了《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全区或全国会演获得好评。上林壮族万寿节万寿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唐武德七年(625年),韦厥从京城不远万里来到豹狼出没、人烟稀少澄洲(现环大明山地区),将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与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做了大量造福于民的实事,使上林由一个蛮荒之地变成一个讲礼节、积德行善、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礼仪之邦。韦厥被唐皇封为“万寿公王”。后人为纪念韦厥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举行万寿节以祭拜。2012年起,万寿节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林县委县政府计划今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就是让上林人民进一步弘扬万寿公王行善积德、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申报“非遗”,能让老百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利用申报“非遗”的契机,进一步挖掘上林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今,上林更给万寿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万寿节也成为壮族同胞祈求健康长寿、传递尊老爱幼美德的重要民俗节庆。2006年智城遗址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上林县白圩镇每年都在智城庙前举办万寿节庆祝活动。来源:上林旅游(版权归原著所有)编辑:上林时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klWZ6P.html

(0)

相关推荐